吉林实施多项措施扩大就业
吉林省在“十一五”时期扩大就业行动取得佳绩,省内失业率明显下降。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吉林省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247.5万人,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5.7万人,均达到历史最高值。“十二五”开局之年,吉林省把积极扩大就业作为重要民生实事,提出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免费就业培训80万人,在稳定10万个公益性岗位基础上新开发1万个,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新的就业目标,将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期待。
政策更积极,拓宽就业路
积极的就业政策是扩大和稳定就业的助推器。近几年,吉林省就业专项资金累计支出超过91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累计有711万人次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吉林省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公益性岗位和“就业援助月”活动已发展为常规性援助措施,受到群众普遍欢迎。“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就业困难人员“即时帮扶就业”机制形成,累计援助城镇“零就业”家庭5.24万户次、6.96万人次,援助率为100%.政府出资开发公益性岗位的创新措施走在全国前列,全省公益性岗位在岗人数11.26万人,成为托底援助困难群体就业的重要保障措施。
今年53岁的长春市下岗职工王伟是就业援助政策的受益者,也是政策的传递者。几年前,他从单位下岗后正赶上社区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他被录取后担任劳动保障服务站站长。在王伟工作的长春市朝阳区红旗街道集安路社区,18名工作人员中有14名都是公益性岗位,他们所从事的都是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工作,前几天,刚刚为社区3位下岗人员找到了工作。居民们对他们的服务非常满意。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吉林省近两年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就业工程”、“大学生见习计划”、“大学生充实社区服务计划”等项目,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和农村就业,共安置1.45万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2万名大学生到企业见习。贾广欣就是一名到社区工作的大学生,2009年,他通过公益性岗位考试进入了长春市朝阳区某社区担任主任助理。他说,两年来在基层工作得到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了许多。
创业促就业,倍增效应强
随着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主创业。“全民创业促就业”活动,在吉林省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从最初的8个部门参与、开展11项活动,发展到目前23个部门参与、开展39项活动,累计带动150多万名城乡劳动者实现就业再就业,形成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吉林模式”。
全省累计创业培训25.4万人次,成功创业11.4万人。吉林省还创建3个国家级和11个省级创业型城市,创业氛围明显增强。小额担保贷款累计发放突破33亿元,2010年新发放突破10亿元,共带动38万人实现创业就业。
各地竞相鼓励创业、引导创业,创业园区蓬勃兴起,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全省共建立省级大学生创业园区21个,吸纳1600多大学生创办企业879户,带动就业1.7万人。吉林市大学生创业园瞄准高科技,2008年成立以来,得到了税收、小额贷款和创业基金的扶持,已培育企业23家,吸纳300多名大学生就业,年产值达到七八千万元。
今年,吉林省继续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好全民创业带动就业系列活动,并抓好大学生创业园区建设,争取全省总量达到50个,形成大学生创业园集群。
转移促就业,城乡一盘棋
外出务工,如今已成为吉林省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增收致富的首选。为了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吉林省加快了就业工作统筹城乡步伐,劳务经济发展新机制初步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步增长,有组织输出占50%以上。
农民工就业技能不断提升,累计为60万名农村劳动力提供技能培训,培训后就业率达到85%.德惠市毛家村的崔超是一名高中生,缀学后在家务农,通过基层劳动保障部门的介绍,他参加了计算机专业的免费技能培训,之后到了开发区的一家药厂工作,现在是一名电脑操作员,月收入1800多元。
随着吉林省很多地方经济实力的增强,吸纳就业能力扩大,满足了农民工日益强烈的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愿望。29岁的刘丽是德惠市农民,以前经常打零工,去年开始和爱人到本地一家农牧公司肉制品加工车间工作,工资2000元左右。像刘丽这样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当地农民工还有很多。
今年,吉林省将针对农民工省外迁移、省内转移等做好安顿工作,并建设返乡创业基地,将对12万农民开展知识培训。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