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土地成交额创4年新低

在楼市的铜九铁十滞后,土地市场日子也不好过,成交渐入“寒冬”。中原地产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全国13个主要一二线城市累计成交居住用地同比缩减28%,十大标杆房企购地支出974亿元,同比减少55.8%,购地支出仅占前10月销售金额的21%,这一数字比远低于2008年楼市低谷时的31%。

日前,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通告显示,11月挂牌的“平谷区马坊镇B05-01、B05-02地块居住、社会停车场库项目用地”等2宗地挂牌起始价格也分别从原始挂牌价5.25亿元、3.71亿元下调至4.7846亿元、3.1535亿元,下调幅度分别接近9%和15%。

对此,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张大伟告诉记者,随着调控持续发威,土地市场亦转入淡市,低价成交将成为北京土地市场的常态,调低起价,有利于加快出让,同时,降低土地起价的门槛也有利于低价土地入市,在保证基本土地收益的同时也可增加市场供应量。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截止11月20日, 全国主要15个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全面下滑,其中仅上海达到了1151的千亿以上出让,但同比也下调了16%,15个城市合计土地出让金为6897亿,同比减少1034亿,下降幅度为13%。其中15个城市中年内流标地块达到了211宗,其中住宅地块为85块,52%的住宅类地块均以接近底价成交,城市土地市场已经入冬。

按照住宅地块出让面积只70%为出让的住宅面积,30%为配套面积,平均每套房100平米计算,去年同期15个城市供应的住宅地块可见住宅为147万套,而今年供应的住宅地块只能建设107万套住宅。

在张大伟看来,本轮以增建保障房、限购、限贷为特征的楼市调控将持续到2012年,甚至有可能延续到十八大以后,即未来2012-2014年依然有可能维持一定的调控政策力度。

面对住宅地块市场冷清,很多房企也启动“冬天”模式。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北京土地储备中心网站数据统计显示:截止上周,北京住宅类土地成交额为360.1亿,是最近4年以来的最低值,其中住宅销售额为1661亿,超过2008年同期,但是购入土地占比仅为21.7%,创造最近4年来的最低值,现金为王、减少购地,加快清理库存成为最近6-12个月内大部分开发商的主要经营策略。

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张大伟认为,国家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银根收缩对企业预收资金监管等政策,增加了企业融资的难度,在目前市场情况下,现金流比利润更为重要,新政过后,土地市场较为理性和谨慎,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开发企业拿地的针对性较强,品质较差的地块出现流拍,这种情况下,房企“博价”的风险日益加大,“博量”成为当前环境下最好的选择。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