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2015年现代建筑产业产值将达3500亿

近年来,辽宁沈阳大力打造现代建筑产业化城市。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2011年1月31日,国家住建部批复沈阳市为全国首个国家现代建筑产业化试点城市。2012年4月,沈阳市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国际现代建筑产业博览会,大大提升了沈阳作为国家现代建筑产业化试点城市的先发优势和集聚效应。

2012年,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实现产值1042亿元,成为沈阳市重要支柱产业。按照沈阳市的规划,到2015年,将实现现代建筑产业产值3500亿元,到2020年实现6000亿元。沈阳正全力打造现代建筑产业之都。

依托既有制造优势,推进产业园区建设

沈阳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中心城市,产业、产品配套齐全,建筑产业区位优势明显,技术人才资源丰富,建筑市需求巨大,这些独特优势都对沈阳做强做大现代建筑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发展条件。

正是对自身优势的重新审视,2009年,沈阳市在铁西区规划一座占地50平方公里的现代建筑产业园,分三期建设,将研发、设计、建设融为一体,引进了多个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落户建厂,经过近年来的建设,产业园呈现出规划科学清晰、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的态势。目前,产业园区一期2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已经被国内外现代建筑产业化优势企业填满,这座蒸蒸日上、日新月益的新型产业园区,正在被打造成为一座“全球建筑工业超市”。在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的动下,东陵(浑南)现代建筑产业园、沈北亚泰现代建筑产业园、法库陶瓷产业园等现代建筑产业园区也纷纷落成,在产业园区布局上未来将逐步形成以沈阳为核心、辐射周边沈阳经济区各城市的现代建筑产业发展格局。

示范工程引领市场,带动企业转型升级

在国家住建部、辽宁省住建厅等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先后有《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装配整体式建筑技术规程》等十部地方技术标准发布实施,涵盖构件制作生产、设计、施工、竣工验收、设备安装、全装修等装配式建筑各个环节,有力地保障了沈阳现代建筑产业化工程建设。

有了企业和标准,市场如何开拓?沈阳的做法是,前期靠政府引导来推广建筑产业化,不仅面向沈阳,而且将逐步扩大到整个沈阳经济区,攥紧拳头打开市场通道。根据沈阳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保障性住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政府投资项目中优先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开工建设了300多万平方的现代建筑产业化工程项目。

目前,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已经由试点示范发展到规模化应用阶段,全运会安保中心、铁西区市民服务中心、东陵区(浑南新区)南科大厦、和平区满融蓝海创造中心等政府投资项目已开工建设,万科金域蓝湾、中南世纪城、亚泰城等房地产开发项目也都采用装配式技术进行开发建设。沈阳市的开发、建筑、生产企业主动对接市场新形势,北方建设集团、辽宁建工集团等企业积极扩展构件(部品)生产能力或施工能力,向生产、施工一体化方向转型。

辐射带动大发展,打造现代建筑产业之都

当前,沈阳现代建筑产业发展进展迅速、势头良好。如今,新一轮的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热潮已经在全国掀起,面对重大的市场机遇,沈阳市将进一步加强引导,不断扩大市场规模,推动装配式建筑向房地产领域发展,推进商品住宅全装修模式,沈阳市二环内新开工的开发项目要强制推行装配式建筑模式和全装修模式。在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中推动装配式检查井、装配式地下管廊等部品应用,推广过街通道和地下空间新技术应用。推进叠合楼板、预制楼梯等现代建筑产业化通用性预制构件和部品在全市工程中规模化应用,鼓励工厂化生产的大型模板、钢筋深加工技术等产业化配套技术的规模化应用。通过规模化生产和工程建设,推动现代建筑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引导沈阳装备制造企业向现代建筑产业化高端设备制造的方向延伸,抢占全国现代建筑产业技术和市场制高点。同时,充分利用国家现代建筑产业化试点城市的先发优势,把现代建筑产业作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强化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整个沈阳经济区现代建筑产业发展。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