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山西过度“溺爱”煤炭 煤电互保终难救市
煤炭已经告别黄金时期,但对于多地地方政府来说,这个事实显然仍难以被接受。分析人士表示,对煤炭市场来说,过度的“溺爱”其实是种伤害。
5月28日,一位煤炭业内人士表示了他对当下煤炭市场的看法,他所谓的过度“溺爱”,是指近来河南、山西等多地政府对煤炭行业采取的“煤电互保”救市措施。
尽管业内有很多不同声音,但对地方政府而言,当其曾经赖以依靠的支柱产业受到冲击时,祭出救市大旗成为各地不约而同的选择。由此,踟蹰前行了20多年的电煤市场化改革,或因“煤电互保”再次却步。
多地政府急救市
“煤电互保”最早始自河南。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今年4月,河南省内的多家煤企召开专门会议商定向政府提出“煤电互保”救市方案。据公开信息,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建议政府敦促省内电厂优先使用省内煤企生产的电煤,消除外省煤炭的冲击,稳定省内电煤价格等。
5月,河南省政府“煤电互保”政策出炉,实行发电机组采购本省电煤量和发电量挂钩制度,外省煤进入河南省的渠道被堵住。具体内容为,根据发电单位基础电量占全省比例分摊确定基数,超基数采购1万吨省内原煤奖励1000万千瓦时基础电量,少采购1万吨省内原煤扣罚1200万千瓦时基础电量。
河南上述限制省内电力企业采购外地煤炭的做法,或将被山西省效仿。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山西也决定启动地方保护政策,限制外煤进入。
此前在山西大同调查得知,当地煤企对于电企使用外煤颇有微词,认为这样不利于当地的煤炭产能释放。
但电企也有自己的 “账本”,“当地的动力煤价格高,我们从内蒙古等地拉煤过来,算上路费都比本地的煤炭价格低。”一位电企负责人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共有2900万吨来自陕西、内蒙古等地的煤炭进入山西市场,按此计算,全年将有8700万吨外省煤炭挤占当地煤企市场份额。在此形势下,山西步河南后尘推出“煤电互保”似乎显得合情合理。
此外,山东等多个省份也纷纷采取措施,意欲将煤企拖出“泥淖”。济南铁路局已限制电煤装运,并已停装外省煤炭进入山东,要求省内电企和煤企签订供应合同,其价格高出市场煤价每吨50元以上。
电煤市场化再遇阻
2012年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坚持市场化取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形成合理的电煤运行机制。
2012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 做好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各地政府对煤炭交易“少干预”。
对此,有专家解读认为,“政府不再当婆婆,过多干预电煤交易,让煤电双方自由恋爱,这样买卖双方才能真正自主,其交易才能真正实现市场化。”
但在煤企主动性“施压”下,多地政府出台的上述 “煤电互保”措施,让踟蹰前行了20多年的电煤市场化改革再次遇阻,还可能令本已处于“寒冬”的煤炭行业更加艰难。
据前瞻网了解,河南实施“煤电互保”之后,山西向郑州铁路局发送煤炭的数量急剧下降,河南省内煤价应声上扬。这对山西而言,形成了一种倒逼,使其不得不采取同样的手段进行自救。至此,各地煤炭市场进入各自为阵的局面。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林伯强表示,这样的自救措施不是一个市场化的做法,会严重影响到煤炭市场的合理竞争,降低煤企的效率,对于煤炭产业整合发展有着不利影响。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