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半年报:光伏钢铁面临全行业危机

前瞻经济学人

光伏、钢铁行业在今年上半年面临全行业亏损状态

今年来,国外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在此复杂严峻背景下,浙江企业的生存状况到底如何?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截至8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全部披露。这其中,200多家浙江上市公司也交出了各自的上半年经营报告。

虽然,200多家企业,相对于浙江数十万家企业来说只是极少数,但从某种程度来说,透过这些公司的半年报,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当下浙江企业的生存状态。

浙江上市公司半年报盘点

宁波企业最能赚钱

周期性行业很惨淡

相对于表现良好的浙江上市公司,那些处于周期性行业的浙江企业则未能独善其身,他们所交出的半年报比较惨淡。

首先是面临全行业危机的光伏企业。浙江上市公司中,亿晶光电和向日葵是曾经的“光伏双雄”,然而在行业进入冬天之后,它们则成了“光伏双熊”。这两家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分别亏损2.79亿元和1.68亿元,在浙股亏损额排名中分列二三位。

除了亿晶光电和向日葵,另外一家从事光伏设备生产的企业精功科技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其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亏损740万元,净利同比减少103.34%。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的一年间,其股价从13元多一直涨到近80元,成为超级大牛股,而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整个行业的低迷,它的股价也一路下滑。

跟光伏产业类似,钢铁行业在今年上半年也面临全行业亏损的状态。正是这种行业的不景气,让杭钢股份的半年报在所有浙企中显得有些扎眼。

其半年报显示,上市13年从没有亏损过的杭钢股份,今年上半年则遭遇了A股史上首次亏损,亏损额达1.07亿元,而去年公司净利还有近3亿元。作为杭州的一家大型老国企,此前,杭钢股份一直是杭州的盈利大户,然而受行业低迷影响,如今步入亏损企业的行列,不禁让许多老杭州人有颇多感慨。

杭钢股份的半年报在分析亏损原因时表示,主要是国内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同质化竞争加剧、资源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日益突出,外需不足与内需乏力双重叠加,需求减弱与成本上升两头挤压,造成钢铁企业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盈利能力进一步降低。

此外,机械制造等制造业的表现也不是很好。这其中,晋亿实业公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营收11.34亿元,同比下降了26.24%。同时,公司还首次巨亏7300万元,同比下降170.65%,排名浙企亏损额第五。可见机械制造行业的严峻形势。

虽然上半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低迷,但浙江上市公司的表现相对还不错。前瞻网获悉,今年上半年,有243家浙江上市公司处于盈利状态,占所有271家浙江上市公司的近9成。这其中,有122家的净利润同比增长。

虽然浙江上市公司块头不大,以民营企业为主,很少有大型国企,但小块头有大能量,他们的盈利能力并不弱。上半年净利超过亿元的达70家,占比超过四分之一。而在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这一比例还不到四分之一。

翻看浙江上市公司半年报,不难发现,宁波的企业最能赚钱。宁波银行、宁波港和雅戈尔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21.58亿元、15.34亿元和8.83亿元。这3家企业不但逆市实现了净利的增长,同时还包揽了浙江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前三甲。

何以宁波的企业能够在宏观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保持如此的盈利能力?这或许跟宁波商人的特性有关。因为,宁波人敢冒敢闯,但聪明的宁波商人并不作无谓的冒险,他们是勇者,也是智者,在事业有了一定根基后,多采取稳妥的经营作风,先谋后断,步步为营。

宁波商人奉行的经商法则是稳健经营。他们宁可少赚钱,也不会去冒险,他们也很少去碰投机性生意,每笔业务都力求稳妥可靠。经营中不可预测的风险除外,凡是可以预测到的,甚至仅是有可能出现的风险,他们都坚决避免。

周期性行业陷泥潭

杭钢股份13年来现首亏

近9成上市公司盈利

宁波企业最能赚钱

一直以来,房地产都是A股市场一个重要的板块。然而,受连续楼市调控的影响,房地产板块要想像昔日那般影响整个A股,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浙江上市公司中,房地产企业的半年报也同样很少有表现好的。相反,浙江上市房企板块中的嘉凯城以3.28亿元的亏损成了上半年上市浙企的“亏损王”,另一家房企京投银泰以1.28亿元的亏损额位居浙企亏损榜第四。

报告显示,嘉凯城2012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5.1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8亿元,同比减少4600.95%。

对于业绩下降原因,嘉凯城在半年报中称,主要原因是公司本年度大部分可结算的项目在下半年竣工,上半年可结算项目很少,由于房地产行业结算的特殊性,这些项目未结算前,销售出去的项目都无法结转利润。同时,由于公司目前能推的项目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城市圈,这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区域,受影响较大。

除了这两家“房产双熊”,杭州人最为熟悉的A股上市公司滨江集团的半年报也不太好看。其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同比减少24.17%;实现净利润8513万元,同比减少43.15%。

对于半年报成绩,滨江集团解释称,公司以房产的交付、发票的开具等作为收入确认的标准,因此难免存在季度之间收入与利润的不均衡性。由于去年同期仅阳光海岸、金色蓝庭、千岛湖别墅部分尾盘交付,而2012年1-9月公司万家星城二期交付,确认收入较大,因此2012年1-9月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将有大幅上升。

雅戈尔等一些有房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其整体业绩也都因房地产拖了后腿。

楼市调控不见松动

嘉凯城成浙企“亏损王”

安防行业成亮点

海康威视利己又利人

相对于那些周期性行业的低迷,安防、影视等行业景气度较高,行业内个股普遍实现了增长,成了浙江上市公司半年报的亮点。

据前瞻网了解,受益于平安城市和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安防行业在近几年中一直保持高景气。这使得龙头企业获得了快速的成长,2012上半年,大华股份、大立科技、海康威视、中威电子的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过三成,同比分别增长75.17%、39.57%、38.45%和36.56%。

这其中,从事安防视频监控产品研发、生产的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成了“安防双雄”,他们表现出了突出的成长能力。大华股份上半年净利2.26亿,净利增幅75.17%。海康威视近几年盈利稳定增长,今年上半年净利增幅38.45%,7.3亿元的净利润在所有浙股中居第四。

突出的成长性使得两家公司股价今年以来迭创历史新高,根据昨天的收盘价,海康威视以540.2亿元的总市值遥居浙股第一;大华股份也以217.6亿元的总市值位居第五,仅次于宁波港、宁波银行和新湖中宝。

而海康威视在让自己成为浙股市值王、盈利能力第四之外,还让另一家浙江上市公司浙江东方的半年报受益匪浅。浙江东方的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4亿元,同比下降22.89%。不过其净利润却达到了2.5亿元,同比大增151.55%。

为何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来是浙江东方出售了其持有的海康威视的股权,获得了2.68亿元的收益。正是海康威视良好的表现,让浙江东方一改上半年的亏损局面。

此外,自去年文化产业被确定为支柱产业后,电影行业获得了巨大的政策红利,行业前景广阔。省内上市公司中的龙头企业华谊兄弟和华策影视在2012上半年净利润双双突破亿元大关,分别以65.75%、32.36%的同比增幅稳居龙头地位。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