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担保公司盈利微博 行业处境艰难何以为继?

中小企业作为市场民营经济的一大组成,但其常年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却依然没有得到缓解的迹象。按说,作为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的担保公司,理应得到公共资源的特别关照。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卢绍基是浙江省信用与担保协会的秘书长,此前长期在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工作。多年来,他一直为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奔走呼号。他表示,尽管这几年浙江各担保公司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矛盾所起的独特作用有目共睹,但由于缺少强有力的政策扶持,绝大多数担保公司步履维艰,处境艰难。

据介绍,浙江现有600多家担保公司,2011年共为全省11万家小微企业担保了1100亿元的贷款,占浙江中小企业贷款余额的6%—7%左右。当然,也不可否认,有少数担保公司违规担保,超规定收费,但这毕竟不是主流。

目前,浙江担保公司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竞争不公平,收费标准过低,盈利空间狭小,导致不少担保公司难以为继。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浙江约85%的担保公司是民营担保公司,其余15%是国有及国有参股的担保公司,后者往往实力较大,容易得到有利可图的业务。目前,不少银行对担保公司存在“身份”歧视。像工商银行,只接受市级以上国有或国有参股的担保公司担保;而建行规定,国有或国有参股的担保公司注册资金与担保额之比可达1∶5,而民营担保公司只能控制在1∶3之内。为降低担保公司的风险,去年浙江财政出资10亿元人民币,组建了浙江省首个再担保公司,而目前能进入这一平台的18家担保公司,也大多数是国有或国有参股的公司,面广量大的中小型民营担保公司鲜有享受公共资源恩泽的。

盈利空间狭小是浙江多数担保公司难以为继的直接原因。前瞻网了解到,目前,民营担保行业的收费标准是年2%—3.5%。据业内专家测算,根据这一标准,担保公司注册资金与担保额之比1∶5才能达到盈利点,而眼下大多数民营担保公司只能做到1∶3,因此,即使做成了业务,也往往无利可图。

浙江是小微企业集中的省份,信用担保公司为破解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矛盾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因此,无论是银行、小微企业还是担保公司,迫切希望担保公司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这几年,国家和浙江省尽管出台了一批促进担保公司发展的政策文件,但这些政策重在规范与约束上,缺乏财政手段上的扶持和激励力度。关注担保行业发展的有识之士普遍认为,要保障担保公司健康发展,发挥最大的作用,关键是要做好顶层设计,既要规范约束担保公司依法经营,防范银行的风险,又要使它有利可图。同时,公共财政应该加大对担保公司的扶持力度,承担起四两拨千斤的重任,推动担保公司的健康运营。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