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物质主义全球第一 盘点全球各国的现实程度

企查猫

近来,李银河老师评论了下中国人物质主义全球第一。那么其他国家的人们就不现实么?在这里,小编只能说,这么想就too young too simple啊。

全球平均34%的人以物质来衡量是否成功,而在我们的近邻,印度有58%的人也赞成物质成功论。而已经迈入发达国家的韩国,也有45%的人并不是沉迷于韩剧的小情小爱中,而为了物质而奋斗。

而在美国和日本,分别只有21%和22%的人认为金钱上的成功衡量着人生。最少负荷物质成功论的是英国和西班牙,比例仅为16%和15%。

附:李银河老师的《怎样看待中国人物质主义全球第一》

怎样看待中国人物质主义全球第一?

2013年末,法国市场调查公司(Ipsos)发布了一项名为“全球物质主义、理财和家庭态度”的调查,在20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人对于物质的热衷程度远高于其他国家,位居榜首。有71%的中国人表示,将根据自己拥有东西的多少衡量个人成功。从全球来看,仅34%人同意这一观点。在美国和日本,近八成人反对将物质等同于成功。而在瑞典,高达93%的民众对这一看法嗤之以鼻。

为什么会这样?我想原因首先来自中国文化的无神论传统,人们早已深知,

人死如灯灭,只有现世,并无来世,天堂地狱纯属虚构,子不语怪力乱神。既然只有现世生活,人们的生活重心就很容易指向物质。衣食住行的质量成为生活目的,现世生活的档次成为衡量个人成功的标准。

其次,绝对贫困还在困扰着国人,物质还处于匮乏状态,大多数人刚够糊口,略有盈余,与人均财富远高于中国的那些国家相比,国人会显得更看重物质的追求。因为那些国家中人,物质生活已经没有问题,所以可以看淡。据《2013中国婚恋观报告》,52%的女性认为房子是结婚的必要条件。而一份来自美国华人社团“百人会”的民调则显示,与把“家庭幸福”作为人生追求的美国人相比,更多的中国人将“变得更有钱”作为人生目标。这个差异反映出来的不一定是美国人更高尚,而是中国人更缺钱;在美国结婚,房子不是问题;在中国结婚,房子是个问题。

再次,相对贫困也在困扰着国人。社会贫富差异过大,而且在几年几十年间(人的有生之年),由于努力和机遇的缘故,人们在物质生活上就可以拉开很大距离,成为人上人或者沦为人下人。人们因此会用物质的拥有量来衡量成功与否。老牌发达国家社会贫富分布状况往往是几十年一贯制,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中国的基尼系数从0.2飙升至0.5仅仅用了20年时间。所有超出了生活必需的物质追求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炫耀,要用奢侈品去炫耀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成功。一份来自贝恩咨询公司的最新报告显示,当前,中国消费者是全球奢侈品的最大买家,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奢侈品都销往中国。即使在中国政府加大力度打击腐败的时期,中国国内对于奢侈品的购买量也只增不减。这种现象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社会贫富分化程度过高,相对贫困的压力过大,稍微有点钱的人就要用奢侈品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在社会贫富分化程度降低之后,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欲望才会淡漠下来,对奢侈品的炫耀性消费也才能降下来。

在我看来,对于绝对贫困造成的重物质轻精神,没有什么可羞愧的;对于相对贫困造成的重物质轻精神,也无可厚非;对于无神论传统造成的看重现世生活,更不必妄自菲薄,自惭形秽。但是,话说回来,国人还是应当反省,人生在世,除了物质生活,需不需要一点精神生活?人如果仅仅为物质活着,为挣钱活着,为追求物质享受活着,把做成人上人当作自己人生的唯一目标,是不是生活质量比较低,活得比较猥琐无趣?

除了物质生活之外,人还应当追求美与爱,享用和创造人类的精神产品,例如文学艺术音乐美术科学哲学等等;应当有时沉思冥想,想想人生的意义;应当关注社会的改良,帮助比自己弱势的人群,追求社会正义,除暴安良,保卫社会。虽然对于普通人来说,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利他主义和英雄主义或许是太高的要求,但是一个社会中人除了物质之外什么追求也没有,毕竟不是什么高尚其辞值得夸耀的事情。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