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田德兵卫:我们的家族企业何以延续340年
增田德兵卫时常回想,若是平日里父亲经常跟他说做企业不容易,他可能没有勇气成为家族企业的接班人。
作为株式会社增田德兵卫商店(以下简称增田家)第14代继承人,他手中接管的,是家族从1675年就创办的日本清酒企业,至今已有340年历史。
日本是世界上拥有百年企业最多的国家,超过200年的企业全球共五千多家,日本就有三千多家。
父亲接手时,进行了划时代的创新
即使在日本,提起增田德兵卫商店,知道的人也不多。但如果提起“月之桂”,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尤其是下班后喜欢去小酒馆喝上几杯的白领们。著名导演黑泽明对增田家的酒也非常喜爱。
在江户时代,增田家在京都伏见区最早做的是大米生意,后来一边酿酒,一边经营旅店。因为极讲信用,对店铺的财政情况管理得当,祖辈前三代,生意慢慢就发展起来了。
一开始,增田家用的名号为“增德”,后来,祖上从中国唐代小说集《酉阳杂俎》所述“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得来灵感,遂为家酿的清酒取名“月之桂”。
日本酒常被称为“清酒”,因酒体清澈透明得名。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晚上,增田家第13代接班人,也就是增田德兵卫的父亲,与日本酿造学权威、东京大学的坂口谨一郎教授喝酒聊天。喝到兴头上,坂口谨一郎突发奇想:“世间的日本酒都是清酒,为什么没有人做浊酒呢?日本酒也可以是浊酒啊。”
说者无心,增田的父亲却把这句话放进心里。他找来酿酒师傅研发,不料遭到师傅们的一致反对。在师傅们看来,浊酒没有经过过滤工序,属于半成品,况且当时日本法律明确规定,禁止销售没有经过过滤的酒水产品。
几番思索,增田的父亲找到了新思路。他要造的并非“半成品”的浊酒,而是一种装瓶之后仍持续发酵的酒。由于酿酒过程中生成微生物,酒体看上去浑浊,实际上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并且比单纯过滤出透明清澈的清酒技术难度更大。
经过数月实验,月之桂终于成功酿出第一桶生机勃勃的“浊酒”。为了说服税务署官员,获准在市场上合法销售,增田的父亲不但仔细研究了法律条文,还对新产品的创新性及对消费者身体的益处都做了详细分析。经过数十次交涉,税务署最终认定月之桂的浊酒符合上市销售标准。
1966年,月之桂的浊酒亮相市场,很快风靡全日本。尽管很多日本清酒企业纷纷效仿推出同类产品,但都难以撼动月之桂的市场领先地位。增田父亲的开拓与创新精神,不仅让月之桂在日本清酒市场上一举成名,扩大了家族企业的影响力,也为日本酒新增了一个种类。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清酒制造商约有4500家,到今天只剩下1500家左右,30年间每三家清酒企业中就有一家倒闭,市场竞争十分残酷。推出“浊酒”系列后,增田家又首创了“古酒”系列。依靠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出他人无法模仿的独特产品,增田家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得以延续。
“时代要求我们一定要时刻创新,在创新时也要知道,如果不追求极致是不会产生新事物的。”增田德兵卫在一次和中国企业家们的交流中,回想了父亲当年的教导。
“方向要靠自己摸索”
接受《中国慈善家》杂志采访拍摄时,增田德兵卫希望自家的酒可以一起出现在镜头中。此次来中国,他特地带了一整箱月之桂产品。
到增田德兵卫这一代,他不仅使月之桂延续了在日本的人气,也将产品远销中国、欧洲等地,企业销售额保持着每年150%的增长。
即使品牌在国际上打开了知名度,增田仍记得交班时父亲曾很感慨地说,自己的成就没有超过父亲,也就是增田的爷爷。“我觉得自己也没超过父亲。”增田对《中国慈善家》坦言。
在常年研究日本家族企业、跟增田有着密切交往的学者窦少杰看来,“这里有谦虚的成分,但是时代也不一样,做日本清酒,在日本也是一个不断缩小的行业,越做越难。”
增田德兵卫正式接班是在1991年。那一年他36岁,正值日本经济泡沫最严重时期。当时很多企业涉足与其本行业完全不相关的领域,把本应用于技术研发的资金改投房地产,短时间内赚到了钱,但泡沫经济破灭时纷纷陷入困境而倒闭。接班同一年,增田结了婚,成家立业的压力接踵而至。接班后没几年,日本又发生了阪神大地震。
“我当时觉得很难,如果父亲能给我指一个方向,我会知道朝那个方向努力。但实际上,方向是要靠自己摸索的。”
接任当天,父亲把增田叫到办公室谈话,“现在已经不是我的时代,是你的时代了。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虽然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创新,但增田家对于涉足不熟悉的领域非常谨慎。增田德兵卫初接手企业的几年,没有盲目跟风,“企业没有很高的成长,也没有很大的跌落,一直都很平稳。”经济泡沫破裂和自然灾害,最终没有对增田家产生过多影响。
增田承认父亲的创新与远见。50年前,父亲开始把当年产的酒部分贮藏起来。2016年,第一批50年陈酿即将面世,这批酒增田打算分装成每瓶500毫升,定价100万日元。因为产量少,有钱恐怕也买不到。增田期待借此产品的推出,再次提升家族企业的品牌力。
虽然在国内外拥有较高知名度,也发明了划时代产品,但一直以来,增田家的规模非常小,父亲掌管时最多有20人,增田接手后裁掉了一些行政人员。由于酿酒师傅冬天才会工作,目前维持正常运转的工作人员只有5人,包括增田本人。
时常有人劝增田把公司规模做大,很多投资者也希望与增田合作,他都拒绝了。“一升瓶子只能装一升的酒,再装就会溢出来。不要做与自己的能力不相适应的事情。”增田谨记着父亲的教导。在增田家族的家训里,赌博绝对不允许。祖父辈曾涉足期货市场,结果损失惨重,后来赌博性质的事件都列入了家族禁规。
在新的时代变革中,增田也在思考企业如何有更好的出路。他计划明年在日本东京与英国伦敦与人合伙开日本料理店,店里出售自家的酒水。另外,他也考虑在海外投资建一个酒店,酒店里开设日本料理店,可以住宿、吃饭、喝酒。
相比企业,更重要的是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增田的爷爷信仰基督教,对文化也很感兴趣。他非常强调酒与周围事物的关联性,认为酒不仅仅是酒,也承载着喝法、酒杯、温度、喝酒时周围的景色、对饮的对象、下酒菜、房间里的插花、墙上的挂画等东西,这一切都与酒相呼应,最终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
因为坚持“学习还是要从读书开始”的观念,目前增田家的藏书已经超过了两万册。父亲常常告诉增田要读原典,“不要引用别人的引用,要查原著的内容,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在引用时都会为文字赋予自己的思考。”
文人气质浓郁的父亲喜欢写文章,认为文章不宜冗长,一定要精炼,抓住要点。他告诉增田,做产品也是一样,一定要做到最简单,最俭朴,坚决避免浪费。要找到自己的精髓,并传递给下一代。如果有了灵感,一定要说出来,不要浪费掉。
父亲喜欢和文化人交往,对于“月之桂”的喜爱也让很多文化人聚集在增田家。导演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作品《小早川家的秋天》,主要场景就是在增田家拍摄的。曾有一位在日本很有名气的书法家,在增田家喝了酒,索性就在他家住下,留下不少笔墨作品。
上大学时,父亲开始带增田拜访各路朋友。有一次,父亲带他去见一位90多岁的文坛长者。增田对当时的情景印象深刻:隔着70多岁的年纪,老爷子说的话他听不懂,他说的话老爷子也听不懂,两人只好相视而笑,举杯喝酒。
父辈对文化的重视也影响到了增田。他在这方面的兴趣非常浓厚,尤其喜欢收集跟酒文化有关的器物,先秦的酒杯、宋代的酒器、明朝的酒坛……至今家里已经收藏了五百余件古玩。
在男人们承担家族企业的同时,增田家的女人们也在背后给予了很多支持。增田的奶奶在战争时期,为家族企业付出了很多辛劳。他的母亲也很能干,做事周全,会亲自准备工人的伙食,以及酒的出货工作。
如今,60岁的增田德兵卫也在考虑下一代的接班问题。父亲曾告诉他,不要老想着自己是第14代传人,那将带给自己很大压力,只要想着自己是第二代接班人就好。增田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三个孩子中只要有一个人接班,他希望另外两个孩子就不要留在家族企业中。
尽管延续着数百年的家族企业使命,但增田坦言并不知道自己百年之后,儿孙将会怎么做。他也学着父亲的做法,尽量让儿子觉得做酒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并像当年父亲教他的那样,带儿子认识一些朋友,了解一些酒文化。“父亲当时很少直接跟我标榜自己,现在我也是这样,很少直接对孩子表达自己。自己做,通过周围的人让孩子了解。”
如果时光可以倒回,增田德兵卫认为自己在36岁时,仍然会选择接班。如果当年把企业给关了,“与其说父亲会生气,不如说周围的客人会生气。”多年来,喝增田家的酒已经成为很多日本人的生活习惯。
为了客人们“喝一口我家的酒,感受到的小小幸福”,增田德兵卫说自己会一直坚持下去。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