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反弹不会长久? 外媒:要跌到2500点
今日(11月23日)的小跌之后,沪指仍坚挺地站在3600点之上,“技术牛市”似乎已经企稳。而著名财经媒体巴伦周刊的专访却指出,上证综指可能要回落至2500-2800点才是比较合理的估值水平。
沪市反弹不会长久?外媒:要跌到2500点
《巴伦周刊》的专访中,根据交银国际(BOCOM International)研究部门主管洪灏的理论,这波牛市行情不会持久,他称最近沪市的活跃是熊市的反弹,上证综指要下跌30%才能达到公允价值水平。之前洪灏曾准确断言股市的走向:2014年9月份他预言股市将上扬,2015年6月份他又正确的判断牛市行情结束。
从大趋势和一般规律来看,股市是经济发展情况的“晴雨表”,然而从2014年底开始,2015年7月暂停的这波牛市来看,似乎背离了这一规律——这一时期是中国经济增速创近十几年来新低且外汇占款、CPI等关键经济指标也下行的时期。
中国股市反“常规”而暴涨,又顺应“常规”而暴跌,8月份以来在宏观经济面并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重新累计上涨20%重返“牛市”,这的确有些让人费解。股市似乎忘却了自己“晴雨表”的角色,而闷头“兴风作浪”,自己玩自己的。
其实,这可以看作偏离与回归。股市的支撑的确是实体经济的真实运行状况,但其资本品市场的性质又让它对市场预期(影响资产价格走势和变动幅度)与利率(影响投资成本)极其敏感,因而常常表现出偏离的状态。去年年底的上涨很大程度上是央行突如其来的宽松政策,让熊了很久的干涸市场尝到了“liquid(水和流动性)”的滋味,由此也产生了类似于“汲水效应”的作用——释放的流动性带动的股市行情吸引了更多的流动性,牛市由此开始。但疯涨所积累的泡沫和经济并没有真正改善使得暴跌最终降临。投资者在之前的快速上涨过程中积累的乐观情绪和高风险偏好,以及股市泡沫破灭并未给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的事实,都支撑了八月份以来的上涨。在发达国家的经验中,股市泡沫破裂和楼市狂跌常常相伴相随,这种连环灾难没有在中国发生一定程度上也与中国经济结构(特别是债务链条和杠杆率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有关。大涨的确不太可能,不过要像这位专家说的那样再“暴跌”到2500点,似乎也并没有实实在在的依据。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