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涨超3% 中国股市何时能企稳反弹?

塔西佗

沪指周二总算争了一口气,重新走出了一条较为平稳的上升的分时线。不过,按照近来股市的波动幅度来看,这波上升显然并不能表示中国股市已经进入较为平稳的“慢牛”期。那么,股市何时才能企稳反弹呢?

沪指涨超3% 中国股市何时能企稳反弹?

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为阻止股市的暴跌几乎已经穷其所能,具体举措包括禁止大股东减持股票、要求券商买入蓝筹股、允许公司股票停牌以及动用巨额国有资金买入股票等。然而上证综指目前仍较6月份的高点低逾30%,并且正再次逼近和考验7月初的低点。

所有这些不禁让投资者困惑:要采取何种措施才能让中国股市企稳呢?在中国股市的暴涨暴跌中,估值从来不是那么重要的诱因。上证综合指数2007年触及6092点历史高位时的市盈率接近47倍,而目前市盈率只不过接近19倍。既然和估值这种因素并无关系,那为何救市成果还不稳定。也许,只有投资者再次相信政府已恢复对市场的掌控,大面积的抛售才能得以缓解。

那么,又要如何恢复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呢?

这个问题本身就值得商榷,因为,只要是以市场经济为目标,那么“政府控制市场”就不应该纳入政策目标。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已经船至江心,如今因为做空力量的一阵大风浪就往回退,其实有些可惜。不得不承认,中国股市从来带有助力国家政策目标实现的性质。此轮牛市同样始于央行的降息,同样也体现着政策目标:国企改革需要资金,对冲外资撤回,减少财政政策压力等等。政策轻易地将股市带入了牛市,紧接着,股民以“跟着国家不会错”的心态纷纷参与到股市之中来,新股民更是没有风险意识可言。

在成熟的市场中,这种局面并不会发生,原因在于做空机制会让行政力量根本无法“捧出”一个牛市,做空机制让投资者在涨市和跌市中都能获益,只要股票估值高得不合理或者存在潜在风险,市场力量早就可以见缝插针地进行做空获利。早日市场化,让股民不一定非要是牛市行情才能获益,让国家也不再因为股市下跌而背负民意压力。一个更加成熟的股票市场才能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顶梁柱。将欲弱之,必先强之,市场也许能更有效地做到自身调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