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我国光伏业征高额反倾销税 欧洲政策尚不明确

由于美国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采用不合理的‘替代国’价格进行不公平比较,近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对中国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31.14%—249.96%不等的临时反倾销税率。

据前瞻网了解,继美反补贴中国光伏产品之后,5月1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华光伏电池及组件的反倾销税初裁结果,反倾销税率达31.14%至249.96%,加上之前的反补贴税率,双反税率累积达34%以上。如此高的复合税率下出口的中国光伏制造产品成本优势将丧失殆尽。如果该初裁在三至六个月后最终实行,中国光伏产业将在美国遭遇前所未有的政策性寒冬。

税率高于预期

此次反倾销税率与之前反补贴的轻重大相径庭,不予应诉的企业反倾销税率甚至高达249.96%。对于这一初裁结果, 众多厂家表示,该反倾销税率对于市场影响太大:“之前3月份裁定的反补贴税率还是较为温和,但这次的反倾销税率实在不合理,甚至可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据前瞻网了解,今年3月,美国公商务部公布了对中国光伏企业初步征收的反补贴税率,整体范围在2.9%至4.73%,该税率低于普遍预期,也令很多国内业主对反倾销税抱有幻想。但结果却大失所望。如按此税率征收,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的竞争优势将丧失。

欧洲政策尚不明确

在对美国反倾销税初裁结果失望之外,另一令人揪心的当属欧盟的态度。一位在美上市的光伏企业法务人员表示:“目前来看,欧盟估计短期内不会提出(反倾销),因为不想引起贸易冲突。”

目前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市场是中国光伏产品的最大目标市场。此前,德国保守派提议的从4月开始削减上网电价补贴高达20%到近40%的计划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可能推迟数月。

据前瞻网了解,在得知初裁结果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17日连同国内14家企业已经开始抱团应诉,在其17日发表公开声明中提到:“(1)中国产品的竞争优势和倾销无关,(2)中国相关应诉企业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3)征收反倾销税的初裁结果损人不利己。”

如同许多制造业产品一样,中国输往美国的光伏产品不完全都是“中国制造”,其中往往还附带了高附加值的“美国制造”痕迹。光伏产业也如此,上述声明称,为了生产晶硅光伏电池,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20多亿美元的多晶硅、EVA、浆料等原材料。中美市场相互关联,如果中国相关产业在美被完全隔离,美国企业在中国利益也必受影响。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