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动干戈” 国内不锈钢产业“中招”

前瞻经济学人

国内不锈钢产业遭遇美国贸易大棒

3月22日,美国再次对我国挥舞起贸易大棒,美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不锈钢拉制水槽发起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这也是三天之内美国针对中国输美产品发起的第五起贸易救济案。

该案由美国Elkay公司代表美国内产业于3月1日提出立案申请,接受调查的具体产品为使用拉伸方法加工的不锈钢水槽,这种产品是现代厨房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我国商务部公平贸易局表示,据美方统计,2011年我国向美出口涉案产品金额约为1.18亿美元。根据美国有关法律规定,美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2012年4月16日前后做出本案损害调查的初裁。

3月19至20日,美国先后作出四次反倾销或反补贴裁决,认定中国输美钢制车轮、太阳能电池、镀锌钢丝及荧光增白剂存在倾销或补贴行为。此外,近一个月内,美国先后对中国输美木质卧室家具和铸造焦炭发起反倾销行政复审调查,以及反倾销快速日落复审,并于2月28日正式成立跨部门贸易执法中心,明确表示将对别国不公平贸易做法加强调查。

继商务部昨天开始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进口相纸产品征收16.2%-28.8%的反倾销税后,昨天,商务部再次发布两起公告,决定即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甲苯二异氰酸酯和原产于日本和美国的进口间苯二酚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专家指出,基于美国的“再工业化”和大选年的政治利益考量,短期内贸易保护主义的升温渐成趋势。除了继续表示反对外,我国企业亦要通过“借美制美”“绕道出口”等方式加强应对。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宋国友说,美国对中国制造采取“双反”措施,固然会使生产同类商品的美国企业获益,但使用这类商品的下游企业不一定赞同。因为中国商品较高的性价比,维持了这类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我们要善于和美国的下游用户进行沟通,通过他们的游说,影响甚至改变美国贸易管理机构的裁决结果。”宋国友说。

此外,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宋泓建议,可以采用“绕道出口”的方式躲开贸易壁垒。比如,企业在东南亚国家设一个加工中心,将国内制造的商品送去简单加工后,再出口至美国。或者,将部分产能转移至当地,这也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部分,也会大大减轻源于美国贸易壁垒的压力。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