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出台轮胎标签法 中国轮胎出口面临危机

毫无疑问,中国已成为世界轮胎的制造大国,年产量达4.2亿套,占全球轮胎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到2015年,这一数字预计将提高到5.7亿套,然而,中国轮胎产业正面临着一次新的挑战。

根据欧盟委员会近日出台的轮胎标签法规——EC1222/2009,自2012年11月1日起,在欧盟销售的轿车胎、轻卡胎、卡车胎及公共汽车轮胎必须加贴标签,标示出轮胎的燃油效率、滚动噪声和湿抓着力的等级。

这是继欧盟REACH法规对轮胎中使用的多环芳烃含量进行限制后的再次严格设限。

现身标签法覆盖所有的车用轮胎。具体而言,这一法规对轮胎三大性能进行了标准化规定:燃油经济性即轮胎滚动阻力要求,潮湿路面抓地力等级,道路噪声等级,根据不同的级别用黑色标签来表示。欧盟委员会称,实施新的轮胎标签法可以实现到2020年欧洲能源消耗减少20%。

在环保节能的诉求下,轮胎标签法对轮胎的制造工艺尤其是高性能橡胶生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这却是许多国内轮胎生产企业的软肋。

欧盟已成为我国出口轮胎的重要市场。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江苏作为国内轮胎生产重要基地,2010年出口欧盟的轮胎占出口额的26.9%,居国内第一位。欧盟这一连串针对轮胎行业的法规的施行,将会对出口欧盟的轮胎造成极大影响。

新的轮胎标签法开辟的是一个巨大的细分市场,而缺乏新技术和工艺的产品却无缘参与分一杯羹。

据了解,中国制造商生产的36%轮胎达不到欧盟第一阶段标准,50%达不到欧盟第二阶段的要求。从全球市场的角度来看,中国轮胎行业面临着巨大挑战。但业内人士认为,这同时也给中国轮胎行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会。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