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蓄电池行业须警惕产能过剩风险

 

7月1日,我国将对铅蓄电池的准入条件进行严格限制,部分落后企业将被淘汰,而行业内的领头企业正乘势待发。蓄电池行业上市公司正在迎来集体扩张的狂欢。

6月28日,骆驼股份公告称,公司将与广西丰业投资共同投资2亿元,在梧州投资建设新厂。此外,力帆股份、风帆股份亦相继发布公告,拟斥巨资扩充产能。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准入条件》的发布与实施,会淘汰许多不合规的小企业,将利好整个行业结构调整,有助于相关上市公司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做大做强。

不过,业内人士亦提醒,新一轮的扩张,有可能导致蓄电池行业新的产能过剩。

扩张抢跑

“这是个机遇,每个规模企业都会有扩张考虑。”6月28日,骆驼股份董秘王从强坦承。

当日,骆驼股份宣布将与广西丰业投资联手在梧州市进口再生工业园区新建工厂,一期工程约2年,投产后年产蓄电池可达350万KVAH。其中骆驼股份出资1.4亿,占比70%。

王从强介绍,此次合作是战略布局的考虑,丰业投资的全资子公司广西天鹅蓄电池有限公司,是一家老国企,为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等车企提供配套,双方强强联合可做大做强。

4月25日,骆驼股份与丰业投资签订合作备忘录;2个月后,便签订合作协议。合作推动颇为高效,公司某内部人士直言,这与《准入条件》发布有一定关系。

前瞻网记者发现,《准入条件》在布局、产能等多方面制定准则,以规范铅蓄电池行业发展,终结行业乱象。

业内人士近期指出,准入条件的实施,将有利于铅酸蓄电池集中度的提升,中小规模企业将逐步退出,龙头企业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马不停蹄的并非只有骆驼股份一家。3月1日,《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甫一公布,各家上市公司就已闻风而动。

4月18日,超威动力(00951.HK)拟在河北新河投资约19亿元从事铅酸动力电池生产,第一阶段投资3亿,预计该阶段完成后,铅酸动力电池的年产能将达1200万个。

6月16日,丰帆股份提出拟定增募资5.6亿,投资新建年产500万只高性能密封型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和年产400万只AGM电池项目。

6月26日,力帆股份宣布拟投资6.7亿,用于建设蓄电池、锂电池生产车间及相关设备,实现年产200万只摩托车蓄电池、165万只汽车蓄电池、200万只电动助力车蓄电池和1万组锂电池。

产能过剩?

扩张产能的另一边却是尴尬的产能过剩。

“铅蓄电池产能过剩的迹象在今年3、4月份就已有所显现,特别表现在电动自行车电池上。”一家中型券商的行业分析师指出。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表明,2012年1-5月,我国铅酸蓄电池产量为6746万千伏安时,同比增长17.57%;其中,5月份增速更是突出,同比增长29.95%,环比增长8.8%。

上述券商人士解释,去年7月的环保风暴以后,大部分铅蓄电池企业停产,导致下游严重吃紧,因此行业龙头相继扩产,并一发不可收。另外,有些地方放松环保监管亦有推波助澜。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身处下游的电动自行车行业,也开始行业整顿。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电动自行车产量2600万辆,但2010年仅为2954万辆,同比下滑12%。

今年3月,产能过剩恶果显现,主营电动自行车电池的超威动力主动降价。同样占据该市场份额30%~40%的天能动力,与之率先打起价格战,“产品售价下调15%左右”。

王从强对此表示:“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汽车启动电池,在这个领域,目前还没有产能过剩的说法。”

但即将实施的《准入条件》,还是让业内人士担忧,当下各大巨头的快速扩张是否会带来新一轮的产能过剩?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准入限制,落后企业最终退出市场,至少需要一两年的时间,且有些企业会继续打擦边球,产能过剩风险仍然存在。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