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平板玻璃产业效益下滑

水泥、平板玻璃行业产能过剩,部分行业经济效益的持续下滑,建材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以及产业集中度低等诸多问题突出。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3季度,福建省出口平板玻璃221.8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9.8%;价值1118万美元,下降13.4%。

国内平板玻璃盲目扩张,产能过剩导致出口量增价跌

由于部分地区对于玻璃生产线建设审核不严,以及部分企业打着建设“超白超薄”、“太阳能”等高新技术的申报旗号却依然建设平板玻璃生产,使得2010 年到2011 年之间形成大量的新建产能生产线。其中2010 年新增浮法生产线27 条,2011 年到10 月上旬为止新增浮法生产21 条。全国 2011年上半年已投产13 条线,投放6816 万重箱,下半年投产生产线预计将低于14 条线。新产能投产后供应大量增加,导致价格出现较大降幅。目前全行业库存已达2707 万重量箱。

生产原料价格大涨而出口成品价格下跌,利润空间受挤压

10 月份华北重油价格维持在4450 元/吨,增长34.8%,环比不变;华东高端重质纯碱价格维持在2100 元/吨,增长50%,环比保持不变;秦皇岛煤炭5500 平仓价上涨至835 元/吨,原材料价格普遍大幅上涨。与此同时,今年以来福建省平板板玻璃出口价格呈下跌之势,两相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大为减少。

贸易壁垒增多加大平板玻璃出口风险

随着我国平板玻璃出口量的不断扩大,遭遇贸易保护的风险也在与日俱增。2010年已有菲律宾、印度、南非、澳大利亚、巴西和乌克兰等国家先后对我国平板玻璃采取反倾销调查或保障措施。今年3月,韩国又宣布将针对中国产浮式平板玻璃实行的反倾销措施期限延长3年,将继续对其征收12.04%至36.01%的进口关税。7月,巴西决定于8月2日就对华无色平板玻璃反倾销案举行听证会,其于去年7月8日起对自中国进口的厚度为2mm到19mm的无色平面玻璃启动了反倾销调查。

对此,前瞻产业研究院建材行业研究员表示,淘汰落后产能,遏制平板玻璃产能扩张势头,提高行业集中度,成为平板玻璃突破困局的当务之急。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