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全球变暖 人类将永远失去面包
图示:面包是很多人餐桌上的最爱
很长一段时间里,当人们谈到全球气候变暖的话题时,恐怖故事似乎已成了少不了的叙述题材。
早在1997年,艾尔·戈尔已经告诉我们全球变暖正在使得厄尔尼诺现象变得更强大和更剧烈。但这还没发生。
绿色和平组织和其他很多所谓专家也对外警示,未来几年内将会发生更多猛烈的飓风。事实上,过去的六年里,全球飓风的能量已下跌到自197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也是美国有史以来没有遭遇剧烈飓风袭击的最长一段时间(“桑迪”是强热带风暴,而不是飓风,10月时它袭击了脆弱的东海岸)。
此后,骇人听闻的言论并没有消停。2004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FF)宣称本世纪末北极熊将会灭绝,哈得逊海湾(位于加拿大中东部)会成为灾难的首发地,到2012年那里的北极熊将停止繁殖。
不过此刻,已是2013年了,北极熊仍在繁殖后代,显然它们压根就没理会过世界自然基金会的“预言”。
而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疟疾进一步传播到欧洲或佛蒙特州(美国第14个州)的说法亦比比皆是。去年9月,美国研究人员在网络期刊《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卷》上报告说,全球气候变暖正导致禽疟疾向北迁移,美国最北部的阿拉斯加州已发现这一寄生虫病。实际上,从现有数据看,这样的担忧也是多余的。在过去10年里,疟疾死亡率下降幅度已经超过25%。
面包会终结吗?
最近又有一则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夸张”叙述。《新闻周刊》一篇文章宣称,若全球气温的持续上升,“面包终结论”将不再是虚言。该文写道,大米、玉米及小麦这些主要作物已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其中对温度敏感的小麦所受的影响是最大的。作者由此推论,随着气候变暖加剧,面条和面包的价格将高得惊人。文章的核心观点非常明确:如果人类还想吃到面食,就不得不采取更多激进的措施来抵抗全球气候变暖。
这个论证几乎是荒谬的。在过去几十年里,所有主要作物的产量都在快速提升,这得益于那些高收益的作物品种和农民对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事实上,作为一种宝贵的农业化肥,二氧化碳在过去三十年里促进全球粮食提高了超过3%的产量。
面对气候变暖,农民会作出一些适应性的调整,譬如,更早地播种,增加一些喜温的作物品种,甚至完全改变他们种植的庄稼种类。随着加拿大和俄罗斯北部地区小麦种植量的增长,将有更多的粮食商机涌现。
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做的一个最大规模研究表明,在温度升高、二氧化碳施肥效应以及农民的适应性种植调整的多重作用下,2050年全球粮食产量将增长40.7%。虽然没有全球气候变暖,粮食产量也许会提升0.5%。但有了全球气候变暖,粮食的价格将会略低些。也就是说,我们美味的面条和面包不会被终结。
二氧化碳何去何从?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全球气候变暖对庄稼毫无冲击。粮食品种将向新品种靠拢,并逐步远离热带地区。这对发达国家来说,意味着更高的收益;但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粮食的收益增长速度将减缓。而在非洲的部分地区,受环境气候影响,基本上将失去种植小麦的可能性。
那么,应该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呢?就目前看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似乎已被自动归为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不二方案。事实上,这是最慢、最昂贵且成效最低的一种方式,它无法很好地解决世界贫困和饥饿问题。因为纵使我们不惜成本代价,通过竭力控制后使得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幅缩减,全球温度的攀升速度也只会因此而减缓一点点。
讽刺的是,另一方面我们又对生物燃料青睐有加。从本质上讲,汽车正在消耗食物,并间接推升食物价格,加剧饥荒问题。
在我看来,更好的方法是重视并推动贫困国家充分利用额外的二氧化碳肥料,同时针对气候变暖带来的问题,调整农民的种植活动。这意味着,我们将在粮食研究上投入更多资金和精力,生产出更多健康、高收益的粮食品种和有效的化肥农药。这样一来,即使是发展中国家最贫困的地区,也会比本世纪中叶更加富有。大多数人将生活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
我们理解学者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忧虑,同时也明白他们对政策鼓励和解决方案缺失的沮丧。但现在的问题是,当这些耸人听闻的故事不断被证明是错误后,人们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话题越来越感到索然无味,即便是一些合理的论证,他们也毫无兴趣聆听。
是的,当错误警报的声调越来越高,人们对全球变暖的怀疑也愈来愈深。
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各种可怕故事已经被讲烂了,我们也听腻了。这些夸大言论的最终目的,不过是为了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怂恿我们用最无效的方式去捍卫地球的生态环境。那么,与其制造可怕的舆论,不如针对现实情况,做些实质性的改变。我们相信,面包会有的,面条也不会终结。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