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男装产业集群

诸城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全市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17处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337个行政村,106万人,1987年撤县建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和乡村城市化试点市。改革开放以来,诸城先后创造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中小企业改革、为民服务联动等闻名全国的诸城经验。

近年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富裕和谐现代化强市为目标,突出工业强市、建设高品位城市、创新发展镇域经济三大重点,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9.1亿元,同比增长18.3%;实现财政总收入20.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1亿元,分别增长31%和28.5%;综合经济发展实力列全国百强县(市)第65位,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今年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8.3亿元,同比增长17.5%;1-5月份,实现财政总收入10.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16亿元,分别增长29.8%和35.3%。近年来,诸城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发展“三个一批”,培植了汽车、食品、纺织服装三大主导产业,构筑起了主导产业支撑、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特色明显、竞争优势突出的工业经济结构,实现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2006年,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发展到489家,有77家企业销售收入过亿元,63家企业利税过千万元,其中福田汽车、新郎服饰、桑莎集团、龙光电力、得利斯集团、外贸公司、泸河集团7家企业利税过亿元;企业品牌拥有量在全省县级市名列前茅,拥有国家级品牌19件,省级品牌61件;9家企业进入国家大型工业企业行列;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70%。诸城纺织服装产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建国后,全市第一家纺服装企业——国营诸城工农棉纺织厂于1966年5月建厂,负责人贾玉林,职工388人,总资产75万元,有梭布机150台,纱锭4992枚,主导产品为18支棉纱、18×18粗平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诸城纺织服装产业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纺织服装作为全市重点培植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按照“突出结构调整增加投入,依靠有效投入优化经济结构”的总体思路,不断加大投入、优化结构,拉长加宽增厚产业链条,构筑起了以新郎服饰、桑莎制衣、兰凤针织、德利源、中纺金维、昊宝、帅领等龙头企业牵动,市乡村中小企业加入、区域特色明显的纺织服装产业结构。全市纺织服装企业发展到500多家,限额以上企业发展到123家。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108.5亿元,利税11.9亿元,利润8.2亿元,分别占全市限额以上工业总量的18.4%、28.4%和30.2%。今年1—5月份,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51.3亿元,利税5.3亿元,利润3.9亿元,分别占全市限额以上工业总量的18.4、23.5%和24.8%,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