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蜜蜂产业集群

江山市是浙、闽、赣三省交界处,蜂蜜产业非常发达。是浙江省的西南门户和钱江源头之一,浙赣铁路复线和在建的黄衢南高速公路贯穿全镜。连接浙闽皖的205国道和经衢州直达杭州的617省道以及通往玉山、广丰等公路干线均经境内,通车里程655.05公里。

江山工业基础较好,产业特色明显。目前已形成以建材、化工两个传统支柱产业和新型电光源、机电、消防器材、竹木加工、纺织服装、绿色食品等六大新兴特色产业为主要支撑的“2+6”产业体系。

江山市是全国最大的养蜂市(县),现有蜂群25.23万箱,占全国意蜂总数的6.36%。蜂业规模与经济效益已经连续16年位居全国各县(市)第一,2001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蜜蜂之乡”。

每当春暖花开,成千上万的江山蜂农,带着他们的蜜蜂,开始像侯鸟一样迁徙、走南闯北、四处为家。漂泊不定、分散经营是他们一大特征。然而,在今天的江山,“协会+合作社+养蜂户”这一发展模式就像一个巨大的蜂王,通过有形和无形的网络,把散布在全国各地的数千蜂农、数万蜂箱和数以蜜蜂链接在了一起,打造出一个具有现代化特色的蜜蜂王国。

我国生产的蜂产品,主要用于出口。随着我国加入WTO,贸易壁垒在慢慢消除,然而技术壁垒却不断在出现。江山蜂业也曾遭遇这一打击,但江山蜂产品的出口市场,不仅没有因为欧盟的“绿色壁垒”而萎缩,相反还从原来的五六个欧盟国家为主,扩展到现在的二十多个国家。

据介绍,2002年1月23日,欧盟就以氯霉素超标为由,停止进口中国蜂产品,并将氯霉素残留限量由10PPb调低到0.1PPb,链霉素残留限量由50PPb调低到20PPb。面对这么高的“技术壁垒”,江山蜂产业协会和广大蜂产业企业发挥优势,积极应对。在“协会+企业+合作社”的产业化模式下,江山市制定并组织实施与国际接轨的蜂产品系列标准,并利用多种形式积极推广标准化技术。同时还建立了标准技术推广监督体系和标准化示范基地。

据悉,早在2001年以前,江山市就在全国率先制定了“蜂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五个浙江地方系列标准和“无公害蜂产品安全要求”、“无公害蜂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两个国家级标准。同时在“恒亮”公司建立国家级星火计划技术创新中心,在“健康”公司建立浙西蜂业科技创新中心,在“千红”公司建立千红蜂业研究所等,为全市蜂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2002年,恒亮蜂产品公司以有机、绿色为核心,率先打破壁垒,产品获准出口欧盟。其他各企业紧紧跟上,实现了“破壁重生”。2005年欧盟解禁后,江山市蜂产品率先透过欧盟检测,全面进入欧盟市场。

之后,江山蜂产品又成功破除日本的“绿色壁垒”。日本百分之二十的进口蜂王浆、蜂蜜来自江山。在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后,江山蜂产品对日本的出口额达到一百多万美元,同比增长了百分之二十,江山蜂产品对日出口不减反增,说明,江山蜂产品已成功破除日本的“绿色壁垒”。

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国外各种技术和绿色壁垒更加严格的形势下,“江山蜜蜂”靠过硬的质量在全世界打响了知名度。近年来,江山蜜蜂所产的“甜蜜蛋糕”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欧盟、美国、日本、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向江山伸出橄榄枝,觅求合作。

江山养蜂人用自己的辛劳酿出了芳香馥郁的琼浆玉露,又将甜蜜带给了世界人民,对江山蜂蜜的热衷,也是人们对其辛劳的最好回报。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