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长乐迎来精尖高 技术革新打造纺织服装产业腾飞

到2015年,年产值1500亿元!如今的长乐纺织产业,正全力以赴挺向这个目标。

长乐不产棉,纺织产业却长成“参天大树”,靠的是什么?不懈的技术改造当居首功。

长乐纺织产业的技术改造重点,首先在于设备的引进更新,带动工艺的优化变革。

金纶高纤是长乐纺织产业首家年产值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董事长郑宝佑说,企业自2005年成立以来快速壮大,主要受益于每年投入巨资购买先进设备,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比如,从德国引进的2条单线日产600吨涤纶熔体生产线,10条熔体直纺POY、FDY功能性纤维长丝装置以及4条差别化短纤维装置,就是目前全省乃至国内最先进的设备。

拿尖端设备作金刚钻,受益的企业量大面广。锦源纺织采用先进纺机后,不仅实现生产100%无卷化和无结化,而且用工人数从每万锭上百人降至30多人,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随着技改持续深入,长乐纺织产业已经不满足于纯粹的设备引进,逐渐向研发制造工作母机、完善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延伸。

“德国卡尔迈耶”曾是高端经编机的代名词,几乎垄断了中国经编机市场。但是长乐的鑫港纺机却依靠持之以恒的技术改造,研制出运行速度比卡尔迈耶产品还快15%的全电脑多梳栉高端经编机,并一举突破梳栉材料热胀冷缩的难题,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可在常温下运行的经编机。目前,鑫港纺机的经编机占据了国内市场90%以上的份额,订单排到了明年。

长乐是全国最大的锦纶民用长丝切片生产基地,但其重要原料己内酰胺却高度依赖进口。力恒锦纶在投资新建年产超70万吨锦纶切片和民用丝项目后,又主动出击,发起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全球顶尖的己内酰胺生产商荷兰皇家帝斯曼公司合作,投资建设年产10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项目2015年底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00多亿元,将极大缓解长乐锦纶企业的需要难题。

以技术改造抢占产业制高点,长乐纺织正在描绘出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