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虞城县打造多种产业集群优势 木兰之乡打造纺织品牌

3月14日,河南亚东量具有限公司又接到欧洲三个国家的产品订单。该公司总经理张存金高兴地说:“靠着‘中国钢卷尺城’这块‘国’字号招牌,我们的钢卷尺顺利通过了欧洲环保标准认证和欧盟认证,全面打开了欧洲市场。”

继“国家钢卷尺及五金工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成之后,黄淮四市唯一一家设在县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保税仓库”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查检场地”近日相继投入运营,成为虞城区域品牌创建的一大亮点。

虞城是“中国木兰之乡”,“木兰纺织”远近闻名;钢卷尺企业星罗棋布;科迪牌汤圆、牛奶畅销苏鲁豫皖四省……如何把资源优势、特色优势转化成品牌优势、产业优势?结合产业特点,重点围绕确定的五金机电、纺织服装和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开展系统的质量、品牌、标准帮扶和提升活动。同时,通过“创牌、借牌、傍牌”培育和引进了一大批国际国内和区域性知名品牌。

按照“竞争力最强、关联度最高、成长性最好”的原则,虞城县鼓励分布在乡村的五金工量具入驻产业集聚区,并重点横向培育高档五金工具、专业组套工具、高端电子电器、电子量具(测量仪)等产业,纵向拉长与五金工量具配套的钢带加工、注塑、彩印包装等产业。如今,集聚区内的五金工量具及配套类企业就多达79家,形成了完善产业链条和百亿规模的五金工量具产业集群。

依托“木兰”纺织品牌,虞城着力提升纺织服装产业层次,产业集聚区内吸引了以“乔治白”服饰为代表的纺织服装及配套类企业36家入驻,“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加工”产业链趋于完善。预计全部达产后,纺纱规模可以达到150万锭,织布能力达到5000万米,服装加工能力达到1.5亿件,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规模可达到20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3万多人。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科迪集团进驻县产业集聚区后,品牌带动效能迅速彰显。以科迪80万吨液态奶、120万吨速冻食品冷链物流项目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企业已达到13家,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直接和间接带动从业人员5万多人。

目前,虞城产业集聚区内工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95%,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采标率达到65%以上,20多家企业参与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起草和制定,7家企业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7家,拥有各类国家专利76项和近40款国家专利技术产品,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著名商标4个、河南省知名品牌26个。该县产业集聚区被省命名为“河南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产业集聚区”,是全省4家获得该称号的县(市、区)之一。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