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构建双个千亿产业集群

据悉,在程度东北部的德阳一直被誉为“天府明珠”,德阳面积近6000平方公里,人口在390万左右,但是该市的核电产品占据了全国的60%以上还有40%的水电机组和30%的火电机组和汽轮机,造就了一个千亿装备产业集群,在全省那只全国都是非常著名。

目前,德阳正加速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生物五大重点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两大潜力产业,力争形成又一个千亿产业集群。德阳市规划局副局长唐薇透露,在新型工业化、创新驱动高端产业的不断推进下,德阳的目标是实现3年突破两千亿生产总值,5年总量翻一番,提前两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德阳的梦想是实现北翼腾飞,再造一个产业德阳”。

硬实力支撑德阳腾飞梦

“成都南面已经有了天府新区作为南翼,而我们希望未来德阳能够成为成都的北翼,作为国内一流重装基地实现‘再造一个产业德阳’的目标。”唐薇表示。

在唐薇看来,德阳距离实现“一体两翼、成德同城”的战略构想并不遥远。她介绍说,宝成铁路、成绵高速、108国道等贯穿境内交通干道让德阳拥有到成都及德阳市区到各县“半小时经济圈”优势。随着成都至兰州、成德绵乐城际铁路等铁路干线相继竣工,也将加快德阳融入成都经济圈的步伐。

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德阳还拥有雄厚的装备制造产业基础。作为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德阳拥有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宏华石油等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重装制造企业。

发展基金助力千亿产业集群初现

宏华是世界知名的钻机生产企业,拥有国际一流的铆焊车间、组装车间、锻造车间以及全球最大的钻机总装测试场地;而在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方阿海珐核泵有限公司,这个仅有200人的企业,建立了百万千瓦级核电厂主泵生产基地,去年实现了10亿元的工业生产总值。在这些大企业大集团的带动下,配套协作企业快速成长。2012年,德阳全市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942亿元,形成千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围绕“再造一个产业德阳”的目标,德阳提出支持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产业链,着力壮大重大装备、食品饮料、新型化工三大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德阳提出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并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发展基金,促进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生物五大重点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两大潜力产业发展,打造国内一流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力争到“十二五”末形成又一个千亿产业集群。

瞄准高端产品中小企业开拓产业“蓝海”

钢铁行业近几年一直被认为已趋于饱和,但在德阳市广汉经济开发区,金广集团旗下广汉天成不锈钢深加工项目却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我们认为,新技术与高质量仍然是不锈钢产品的‘蓝海’。”天成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建新表示,“我们的竞争优势在于高端不锈钢产品,国内能与我们的不锈钢产品做到相同精度和规格的只有宝钢、太钢等几家企业,这些高端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是供不应求的。”

如果说不锈钢深加工项目是在“红海”中寻找到了高端产品制造的“蓝海”,那么位于广汉经济开发区的四川精控阀门制造有限公司就是凭借强大的创新驱动,实现在高端设备这一“蓝海”中的长期领先。

作为一家注册资本只有5000万元的中小企业,四川精控却形成年产5万套阀门(产值3亿元)的产能,是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印度国家石油公司、伊朗国家天然气公司等大型企业一级供应商。在四川精控的厂房里,有国内惟一的2600吨阀门试压机以及动态扭矩测试装置,有世界先进的移动式拐臂三座标测量仪、22通道移动式光谱仪等先进仪器。四川精控副总经理罗斌感慨地说,尽管耗资不菲,但正是这些一流的设备保证了四川精控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也让四川精控作为一家中小企业却能够获得国际大型企业的认可。

整合资源优势加快新农村建设

“没有请厨师,老公掌勺,我和父母打下手,农家乐的房子不用交房租,每月1万元的营业额虽然不多,但净赚的也还可以。”德阳罗江县白马关倒湾古镇的尹金华说,“5.12”汶川地震后,她和其他106户乡亲搬到倒湾古镇的安置区,一户一栋小楼,楼上自住楼下大家根据各自的长处开设小茶馆、农家乐、照相馆等,做起了小生意。

倒湾古镇位于罗江县白马关“三国蜀汉文化旅游”景区,通过“嵌入式”安置区域内农户,统一规划,建成集文化、休闲、居住为一体的旅游小镇。

而且这此修建时地域界限也被打破,当时将毗邻的蟠龙镇宝峰村也在规划之内,两地的资源和产业优势得到了很好的整合,形成了一个丘陵地区“亦农亦游新农村综合体”的发展模式,效果也是相当的不错。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