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14城市联手打造东部经济增长带

以通边达海大通道破除物流瓶颈

当前,破除物流瓶颈已成东北区域经济合作的突破口,一批“通边达海”大通道正在加紧建设。未来两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将进一步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打通多条腹地与港口连通、内陆与口岸互通的物流大通道。在促进资源要素在这一区域快速流通的同时,也能整体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使东北真正成为中国对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

东北东部对大物流的渴望由来已久。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常务副市长刘文波说,七台河每年铁路运输需求3600多万吨,但铁路部门只能保证2000多万吨运力,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吉林省延边州副州长洪庆介绍,过去,东北东部地区的煤炭、钢铁、粮食、木材等大宗商品都要先运往位于各省中部城市,经哈大沿线的铁路、公路运往港口,不仅距离遥远,而且由于大连、营口等中部港口货物集中,常常造成压港。

为解决这些问题,四条对外开放大通道正在谋划中,包括由丹东港直接出海,由珲春经俄罗斯扎鲁比诺港和经朝鲜罗先港,由绥芬河经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出海。于怀乐认为,随着东北东部铁路和高速公路即将开通,丹东将成为东北东部腹地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以图们江为例,经延吉直接到丹东港下海,比绕道长大线至大连港出海,运距拉近了五分之二;以通化为起点,直接到丹东港的距离,比绕道梅集线至大连港节省运距三分之二。“物流大通道建设,将使东北东部彻底打破封闭状态。”于怀乐说。

丹东港集团陆港建设办公室主任周玻介绍,丹东港加强与东北内陆城市的合作,目前已在20个城市建设和筹建陆港,货物在陆港就能包装、检验检疫和报关,运到丹东可直接下海,效率大大提高。“去年丹东港货运量达7600万吨,增长40%,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低迷背景下,货运量达4800万吨,预计今年全年将超亿吨,成为大连港、营口港之后的东北第三大港口,”周玻说。

作为东北三省乃至全国的能源基地,内蒙古煤炭一度面临外运困难。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东部振兴处处长龚喜岭介绍,近几年内蒙古与辽宁加强合作,辽宁省的葫芦岛、锦州都建设了煤炭运输的专用码头,通过铁路专线连接蒙东腹地和辽西港口,为蒙东煤炭打通了一条外运出海通道。加快建设蒙东地区连接东北三省的公路、铁路和油气通道,将是蒙东加速融入东北经济区的助推因素。

据前瞻网了解,吉林省延边州是我国参与图们江合作的核心区域。其中,以珲春为中心的200公里半径内,分布着俄、朝两国的10个港口,是东方大通道的重要驿站。“目前延边州已开辟了珲春-罗津-上海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航线、珲春-扎鲁比诺港-韩国釜山等航线,开始实现借港出海目标,”延边州副州长洪庆说。

和延边州一样,东北东部14市州规划了丹东、集安、图们、珲春、绥芬河、抚远等17个边境 口岸建设,突出口岸优势互补,改造基础设施,增强对俄、对朝贸易集散功能,进一步推动陆海、江海联运,内陆与口岸的联系将进一步加强。

一些专家表示,东北地区发展“大物流”还需相关制度配套。比如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和消除站场分管弊端,通过票证通用、互为代理、通程结算、陆海空和境内外联城联运等方式,形成贯通东北腹地、边地的国际物流通道;交通网的推进还应同时结合城市间物流节点设施建设,相互支撑物流企业跨地区经营,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物流配送、仓储中心,构建区域联动物流综合体系。

以高效大通关格局带动开放水平

作为2012年东北四省区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东北“六关四检”合作机制正式建立。而此举为东北地区出入境构建高效、便捷的“大通关”格局,将整体提升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

10日召开的联席会议上,呼和浩特、满洲里、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家海关的关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局长共同签署了《东北及内蒙古海关、检验检疫局建立关检合作机制的协议》。根据这份合作协议,东北四省区“六关四检”合作机制以服务大局、促进发展、资源共享、协同执法为原则,努力提升东北经济区货物进出口、人员出入境的监管效能和通关效率,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出席会议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在会议发言中说,实施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快速增长,进出口额由2003年的440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1668亿美元,年均增长18 .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由34亿美元增至325亿美元,年均增长32 .6%。

在刚刚批复的《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中,东北地区被定位为新时期全国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睦邻友好、兴边富民的沿边发展示范区。“而当前实现这一战略的首要条件,就是创造良好的通关环境,促进东北地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与境外快速、便捷融通,”王树年说。

在出入境管理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合力创新监管机制成为必然选择,”出席会议的海关总署办公厅主任张广志介绍,《协议》中海关、检验检疫结合东北实际,摸索了三大方面十几项相互合作的新机制。例如深入推进“一机两屏”合作,在一台机器上设两个屏幕,海关、检验检疫各自按职责依法查验。这样避免入境旅客接受重复检查,实现快速通关。

除了关检相互合作外,东北四省区的海关与海关内部,检验检疫机构之间,也将开展更加紧密的业务联合。国家质检总局通关司司长刘德平介绍,原先各地检验检疫部门各管一段,货物从产地检验检疫后,运输到口岸出口前,还要经过口岸检验检疫部门的抽查。而此次四省区检验检疫局合作推行进出口“直通放行”机制,出口货物在产地报检,持检验单到口岸就能直接放行。这既帮助货物高效通关,又能避免口岸商检工作量过大,从而造成压港。

沈阳月光首饰制造有限公司的产品大量出口欧洲和日韩市场,董事长赵威介绍,由于在产地沈阳报关,再到口岸城市转关手续繁杂,他们一般会把货物运到大连、上海、深圳等口岸城市,再委托当地公司办理海关手续。“如果以后报关、转关手续变得简易,他们在家门口报完关就能放心将货发走,这能帮我们剩下一笔不小的费用!”赵威说。

“目前,东北四省区有一类口岸64个,2011年检验检疫出入境货物50万批次,”刘德平说,推行关检合作机制后,内陆和口岸将形成联动,“不论东北地区哪一个城市,货物进出口都将顺畅无阻。”

以提升对俄开放度强化国际合作

“我们愿意在深入实施四省区海关和检验检疫合作机制的前提下,与兄弟省区共享我省15个对俄口岸,共同打造跨境企业、跨境园区、跨境产业链,推动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整体转型升级。”黑龙江省省长王宪魁10日在东北四省区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上如是说。

前瞻网了解到,随着俄罗斯加入WTO,《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刚刚获得国务院批复,10日,东北四省区行政首长共同签署了《东北四省区对俄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东北将从打造区域性国际合作区、强化对俄创新和科技合作等九个方面,提升对俄罗斯的开放程度。

目前,东北地区正在积极参与筹备建立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共同出资设立基金并支持相关项目的实施,形成稳定的对俄合作资金渠道。《协议》提出,条件成熟时,东北各省(区、市)将设立子基金。根据《协议》,东北省份将重点依托在俄境内设立中俄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中俄赤塔工业合作园区等平台,引导和鼓励企业进驻园区,发展跨境加工贸易;四省区还计划联合向国家申请建立新的境外经贸合作区。

不仅是远东地区,东北四省区在这届会议上还计划共同开发俄罗斯腹地市场,扩大自产商品在俄欧洲地区的知名度。黑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彭介林说,目前,黑龙江省在莫斯科建立的格林伍德商品营销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在赤塔建立的商品展销中心,以及在伊尔库茨克建立的菜果储运分拨中心,都为东北商品提供了销售平台。

普京曾在媒体上发表的《俄罗斯与变化中的世界》一文中说,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是俄罗斯外交最优先的方向。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季塔连科说:“我在担任俄罗斯远东研究所所长的27年间一直倡导一种理念:即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发展关系是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远东地区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和前提条件。”

显然,东北四省区政府正在紧抓这一机遇。与以往两届在省会城市举办不同,这届联席会议特意选择在中国最东极的黑瞎子岛召开。开幕前,四省区行政首长和国务院相关部委负责人参观了岛上的中俄界碑,并乘船游览中俄界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在船上远眺俄罗斯远东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对岸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参观者对未来可能扩大的经贸合作充满期待。

无论是项目合作,还是货物出口,都离不开国际通道建设。《协议》中,东北四省区将目光投向了延伸现有航线,例如推动伊尔库茨克、布拉戈维申斯克、哈巴罗夫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分别至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的航线辟建,并适时相互延伸,推动辟建新西伯利亚、克拉斯诺尔斯克至满洲里的双向对开航线。

季塔连科认为,尽管俄中两国政治关系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潜力还有待开发,两国可以在航天、航空、核能、开发淡水资源、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开发等领域深入合作。“俄罗斯入世后经济政策更加规范,中俄双方都有合作的愿望和需求,这成为中国扩大对俄开放的有利条件。”黑龙江省社科院院长曲伟说。

2009年9月,中俄两国政府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年—2018年)》。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林木西认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开发无疑将成为中俄合作的焦点,但目前投资环境仍存在着相当大的改善空间。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