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不过包退”的退费在小红书被降价甩卖
作者|关注成人教育的 来源|新偶(ID:linyiersan0123-)
退费“无能”的中公学员们,在小红书上贱卖自己的课程费。
作为国内最大的招录考试培训机构,中公教育发明的“协议班” 一度被视为业内最“天才的发明”——在签署协议班合同后,学员往往能获得更加优质的培训资源,并有着“不过包退”这样毫无后顾之忧的承诺。
但是,正是由于协议班有着先交钱后退款的流程,其也从一个简单的考公辅导课程,逐渐演变为带有金融属性的产品。而在公司“暴雷”之后,那些未上岸考公者,很自然地被拖入了退费困难的深渊中。
而在近两年的退费困难后,一些中公教育的学员似乎找到了一条将“手捧雷”甩给下家新出路——在小红书这样的社交平台上,他们开始尝试以低于原价甚至称得上骨折的价格转让自己的课程,只为早点结束这场煎熬。
在这个过程中,相关中介也如春笋般出现,他们打着风险担保、买卖对接的旗号,都想要从中抽一笔油水。
那么,中公教育课程费用的私下买卖生态是怎样的?中介们又会从中赚多少钱?中公教育的处境又如何呢?
1
七折没卖出去的中公退费
五折都没人收了
在小红书上搜索“中公”的搜索结果里,可以看到不少帖子标注着“低价转”、“急转”等字眼,学员们详细列出了课程内容、剩余课时以及自己购买时的原始价格,同时提出一个远低于市场价的转让费用,希望能够吸引到需要这些资源的新买家。
小黄,就是其中之一。
根据小黄自述,她是2022年冬天在山东某地报名的中公教育课程,当时合同签订时约定如果没有成功上岸会退返小黄两万元的费用。而在落选后,小黄也开始了她“旷日持久”的退费之路。
“当时我就看到了中公教育退费困难的报道,所以我在还没到45天的时候就开始打电话催促退费了,而当时中公的回复是:‘当前还没到合同约定的最终退费时限,等时间到了之后再去找中公退费’,但在合同约定的45天后依然没有收到中公的退款”,这样艰难的退费过程让她对中公失去了信心。
小黄开始寻求监管部门的帮助,“之后我投诉,当地教育局和中公教育的工作人员和我进行了积极的沟通,并作出了在2023年6月一次性打款的约定。但到了约定的时间,退费却一推再推,相关管理的机构也变更为了市场管理局,打款集中到了北京,其后我又与北京当地的法院进行了调解,接受了中公分期打款的要求,但这样的承诺,依然打了水漂”。
最后仍然没有拿到退费的她不得已开始走上转让课程这样一条曲折的回本路,“我实在是无法再纠缠下去了,便在小红书上以七折的价格挂了出售课程费的帖子并达成了交易,和中公的纠缠就到此为止吧”。
与小黄有着同样经历的还有玟啡,但他就没有小黄那么幸运了。
据他描述,他的退费之路与小黄一样艰难,在数次被中公鸽之后他也选择了小红书转让课程费用。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在出售时的一丝犹豫,却让他陷入了不知究竟是否转让的纠结之中。
在他的叙述中,“最开始我挂的转让价格是八折,当时有很多人来询问,但他们都会小刀一些,想要以七折或者六五折的价格进行收购,当时我觉得既然有这么多人感兴趣,那我等待一段时间八折转出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然而,中公课程费转让市场的行情却突然急转直下,很多无法退费的学员涌入,直接变成了卖方市场,相关六折五折四折股折价转让的帖子层出不穷,甚至还有三折两折的急出售价。“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就应该当时按照七折的价格直接出售的,现在问询的都是四折左右的价格,卖又不是,不卖也不是,卖了觉得亏,不卖又觉得烂在手里了”,他的纠结像被pua了一样,把问题归咎到自己身上。
而在平台上,还有许多买过中公课程的考研考公者也在抵制低价出售,甚至他们提出了怀疑,这些两折三折四折收购中公学院学费的是不是内部员工,低价收购是否是为了降低公司负债?
但是,这俨然已经成为了属于潜在购买者的买方市场了,从评论区中就能窥得一二——大家都更像抱着“冷嘲热讽”态度前来。不少人表示5折之上的价格应该没人会去做这个“冤大头”。甚至还有人将其比作恒大的商票。此外,也不乏一些想要五折四折收购的中公潜在学员发布求购信息。
在聊天结束之前,我们也问了玟啡关于课程费用的打算,他也抱着破罐子破摔一样的态度,表示之前觉得后悔六折没有出售,但现在却已经不想再想折价出售了,“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我八折出售获得回款,买家可以以较低的价格上课是双赢的局面,但不应该以此为由对我屠龙刀”,“大不了我还是耐心等中公退费吧,我相信中公会好起来的”。
2
中公老师,也在做转费中介?
而在扛着“屠龙刀”和躺平不愿被“收割”的中公学员之外,中介自身,作为一切自由市场中都会存在的角色,也悄然出现。
打开小红书“发现群聊”-“群聊广场”的搜索栏目搜索“中公”关键词,跳出的几乎大部分都是有关退费的交流群。但夹杂在其中的也有“中公退费转让”这样的交流群,但无论在哪个交流群中,除了退费之外几乎全都是有关出售课程费用的发言。
我们也同群主进行了沟通,对方在我提出想要相对低价购买服务后表示,他可以帮助想要购买中公课程的学员以最高五折的价格帮忙收购其他人的学费,但也提出了5%总费用的抽成申请。
但在问及相关课程推荐情况时,对方却表示自己并非专业从业人员,需要我自己去找中公的老师进行沟通咨询,他只负责费用转让的情况。
在这种“闲散”中介外,甚至还有中公教育的老师也做起了中介服务。
在添加其企业微信后,对方对我折价收其他学员无法退掉的课程费用的行为表示了没有影响,并在为我推销“量身定做”的课程后给出了相关市场折扣收购建议。而根据微信企业号的认证,对方确实是中公教育的在职人员。
除去中公教育的在职人员外,中公教育公众号的在线客服也表示,只要和转报的学员协商好就没有相关风险,中公教育可以正常提供教学服务。
至此,其实大家都已经看清楚了中公默许这样课程转让存在的态度。但还有两个问题无法解答:中公默许未退费的学员转让课程费用,是否是在将退费的问题向后转手拖延,最终达到全部或大部分上课不退费的结果?而从公司的角度来看,让这么多潜在的学员私下购买,是否会对公司课程的销售造成影响?
不过,在7月1日晚间,中公教育董事长李永新首次出现在中公严选抖音直播间,在被问及退费问题时,他花了近六分之一的直播时间道歉,并不断表态“一定会还钱”。
具体来看,李永新在直播间中表示,公司正在通过努力收款、快速恢复业务、融资等各种方式,不回避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给我们点时间,欠学生每一分钱,我们一定会还完。”
但是,空口的承诺抵不过流动性的亏空。
截至2023年底,中公教育尚有预收培训费29.46亿元未进行兑现,但公司的账面货币资金仅有3.78亿元,这相差近8倍的流动性缺口,又该由谁来填补或牺牲?
而同公司陷入流动性困境形成鲜明对比,则是控股股东的7次连番协议转让。在数次协议转让中,实控人之一的鲁忠芳便套现88.09亿元,如果加上二级市场减持,其到手资金或许已经超过百亿元。
而中公教育曾对投资者回复,大股东减持是为了筹集资金用以支持上市公司经营发展,但实际情况却是套现百亿、将公司近乎悉数“全部”卖出后仅仅为公司提供9.5亿元的借款,这样的行为,又该如何解释呢?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也致电了中公教育的投资者交流热线,但在多次拨打后仍然无人接听。不过,还是希望公司能针对折价退费的情况进行公开的解释回应,并回答相关问题,毕竟,每一个退费学子的背后,都可能是一个原本有着殷殷期盼,但最终日渐失望的家庭。
3
写在最后
作为曾经的教育龙头,中公教育的股价就像过山车一般,在两年之间完成了十五倍的上涨,又在三年之间从43.58元下跌至了1.49元的谷底。
在整个过程中,看起来协议班的存在好像充当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角色,但股价过山车的背后,其实隐含着的是社会意识的巨大变迁,而中公教育也只是其中的一艘小船,在时代的巨浪中艰难求生而已。
不过,在这场风暴中的中公学员们显得更加渺小与无助,折价难出的情况伴随了玟啡难数几何的漫漫长夜,而像他这样的普通人,还有很多很多......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偶(ID:linyiersan0123-),作者:关注成人教育的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