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20年,从「动手」到「用脑」
图源:摄图网
作者|Kyra 来源|潮汐商业评论(ID:daily-case)
正在装修新家的Carro最近陷入了纠结之中,“还没想好要怎么装一套完整的智能家居,家里的基装就已经开始了。”
事实上,Carro对智能家居也不了解,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心想“要是能一次性设计好就太完美了。”
对于智能生活,想必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设定,比如,倒车入库,空调自动打开到合适温度;人脸识别进屋后,灯光自动开启到居家模式;坐到沙发上电视自动打开并调节到平时常看的节目;在床上躺下说声:我要睡觉了,屋里便自动熄灯,关闭不必要的电源;早上出门后,房间自动开启离家模式,扫地机器人开启工作……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大部分智能家居消费者要么对着手机上一堆APP,五花八门的界面和操作方式发呆;要么对着语音控制系统苦练普通话。
似乎,技术创新和消费者之间始终存在距离,而真正的全屋智能始终都没有在普通消费者家中完全实现。
一
智能家居20年
到底什么是我们所说的智能家居呢?
智能家居可以说是在互联网影响之下物联化的体现。所谓的智能家居是指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
国外智能家居发展比较早,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芝加哥世博会上首次出现了“未来之家”的概念,同时家庭自动化的概念也第一次出现。
1950年,“按钮庄园”概念的设计图,成为史上第一个真正具有自动化概念的家居空间;1985年诞生的Kissimmee世外桃源,人机交互的畅想首次出现;1999年,微软发布的智能家庭宣传片,基本上成功预测了目前物联网智能家庭的形态。
其实早在1995年,美国和新加坡就已经大量推广智能家居,其平均安装一家智能家居消费高达7000美元,但是使用率仅占0.3%。
这一时期,就算是国外智能家居行业也还是处于萌芽期,整个行业处在一个概念、产品认知阶段,没有专业的智能家居生产商出现。
到了2000年左右,随着国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居住舒适性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智能家居产业才慢慢进入发展初期。
彼时,国内主要以机械式的家居设备替代手工操作为发展方式,推动的是家居自动运行。比如家电、窗帘、车库门等设备的自动管理,可以减少用户劳动量,但智慧性较低。大多数只是应用在工程安装当中,以楼宇对讲、消防、电气控制系统为主,很少在家庭装修当中应用。
随着技术的迭代升级,智能家居单品慢慢开始出现,如智能门锁、智能照明、智能电视等,国内的智能家居行业进入发展期,但单品之间彼此孤立,不能互相连接通信。
随着杜亚、海康威视等这些企业的崛起,以及射频、WIFI,4G等技术的成熟,智能家居进入物联网阶段。可以联动控制的电动窗帘、远程监控摄像头等设备慢慢在家庭生活中流行起来。
在这个阶段,国内先后成立了五十多家智能家居研发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天津、北京、杭州、厦门等地。智能家居的市场营销、技术培训体系也逐渐完善起来。
直到2015年前后,国内智能家居行业迎来了放量增长的时代,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智能家居品牌,如河东HDL、新和创、紫光、南京物联、欧瑞博、米系、大德中电等。与此同时,一些家电企业在赋予家电产品智能化的同时,也布局了智能家居产业,如Haier,美的,荣事达、TCL等。
另外,随时智能语音技术的突飞猛进,亚马逊Alexa、小度音箱、天猫精灵、小米音箱等走进了千家万户,使得智能家居发展增速持续向上,进一步对智能家居市场进行了“普及教育”。智能家居的概念逐渐成熟。
从解放劳动力到智能生活的家居理念变革,可以看成是家居行业摆脱传统烙印的第一步,完成了智能家居行业外在形式的全新升级。
二
「各自为王」的智能家居品牌
近年来,得益于人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对舒适品质家庭生活的不断追求,智能家居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根据艾瑞咨询测算,2023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或达到5360亿元。
在智能家居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有三大品类至关重要,分别是电视的智能盒子、智能路由器、智能音箱。这三大品类也被行业视为入口级的终端产品。
但随着产品技术的升级,智能家居行业或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拐点。据艾瑞咨询报告显示,智能家居行业早已远非国家标准GB/T35134-2017中对智能家居设备的互联互通性、家用物联网强调的2.0阶段,当前已进入到不断深化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以加强智能家居的自主决策能力,以提供主动服务的3.0阶段。智能家居进一步贴近最高智能化程度。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各路参赛选手都不想错过分一杯羹的机会。
如今智能家居赛道可以分为四大帮派,以百度、阿里巴巴、亚马逊等为主的互联网企业;以海尔、美的、格力为代表的传统家电企业;以华为、小米、海康威视等为典型的3C企业;以及以涂鸦智能、欧瑞博、Aqara绿米、云米等为代表的新兴创业公司。
智能家居从机械代替手工,到单品智能,到智能互联,再到如今的全屋智能,各个阵营代表玩家的发展策略也不尽相同。
互联网企业似乎更侧重入口级的智能单品,像智能音屏及联动控制产品,像百度、阿里巴巴、亚马逊都在智能音箱市场有着一席之地。
而传统家电企业,像海尔、美的、格力等则专注于围绕智能家电本身的技术升级,更关注自家产品的销售。例如海尔推出三翼鸟促进自身品牌的智能出圈。
小米、华为这些企业都有着各自的生态链。例如小米在智能生态链上一路投资,至今整条孵化线上的企业高达400多家,产品囊括音箱、智能门锁/门铃/猫眼、智能温控、照明设备多个品类。
根据华为数据显示鸿蒙智联已有合作伙伴2200+,产品发货量2.5亿+,鸿蒙生态开发者200万+,尤其是包括美的、格力、方太、九阳、松下、苏泊尔等大量家电品牌都已经加入。新兴创业公司则从智能面板、智能控制等重要技术领域切入创新,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及服务打开市场,属于开放性平台,允许多元产品介入。例如绿米不仅开发有智能面板、开关插座、智能门锁、智能摄像头、智能照明等智能设备,目前还加入了Matter协议布局海外市场,支持亚马逊、谷歌、苹果的生态体系。
虽然这些企业“打”得如火如荼,但事实上智能家居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规范,使用起来生硬死板、经常断联,或许这也是让消费者望而却步的最大原因。
据唯奥体验咨询的一份调研显示,62%的智能家居消费者认为产品无法精准理解用户需求,58%认为产品自主智能弱,依赖人工设置。据智标委智慧住区分委会数据,45%尚未使用智能家居的消费者担心数据隐私。
现在,智能家居仍走在改革的路上,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市场和技术的逐渐成熟,未来智能家居体验将会更加适应消费者需求,并为整个家居产业带来巨大变化。
三
智能家居如何「更智能」
如今,智能家居已经成为大多数消费者心中的家装首选。小到一颗灯泡,大到空调、冰箱、集成灶,一切皆可「智能」。
但事实上,看似智能的家居产品,却有着各式各样的生态圈,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产品,都极有可能遵循自己的一套协议标准。
无论是电路空开还是安防摄像头,都在向生态圈靠拢,但品牌之间,平台之间仍是一个个信息孤岛。这导致看上去足够智能的家居们,还需要「房主」给予更多特殊的照顾。
而如何让智能家居“更智能”,成了智能家居企业2024年甚至未来市场争夺的关键所在。从诞生的第一天起,无法丝滑的互联互通就是智能家居所不能承受之重。因此打破这一局限,“跨界融合、互为渠道”已成为各企业玩家抢占市场蓝海的主流手段之一。
2019年,苹果、谷歌先后宣布加入「Zigbee联盟」,携手包括亚马逊、宜家在内的200多家企业,共同开发、制定新的智能家居协议标准。
2022年,由科技及家居巨头联合打造的Matter 1.0协议正式登场并迅速受到了市场的追捧。据市场研究公司ABI Research的一份报告,至2030年,全球将有超过200亿台智能家居在市场出售,其中或有50%~60%支持「Matter」协议。
「Matter」的诞生,使智能家居协议杂乱无章的情况得到缓和。
如今,国内许多互联网大厂、家居及家电企业也在积极与战略合作伙伴搭建生态渠道,让自己的产品在生态伙伴解决方案中搭卖出去,品牌间互为渠道、强强联合,让营销路径越走越宽。
跨界融合、互为渠道将是智能家居行业的主流趋势。对于产品生态体系不完备、品类单一的厂商或品牌来说,这类以“优势互补”为基础的战略合作,不失为抢占市场的好方法。
其次,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凸显,各类“适老化”政策也在不断加码,智能家居的“适老化”升级需求也显得日益紧迫。
目前,语音交互是智能家居系统首要的交互手段,但对老年用户来说,并不是所有用户都会标准的普通话,所以在当地销售的产品涵盖当地的方言势在必行。
另外,居家安全性是老年用户重中之重,在用户遇到突发疾病、摔倒或遇到其他紧急情况像煤气泄露、室内着火等情况,室内的摄像头、传感器等应做到立即感知,并通知相应人员。
而搭载毫米波雷达等技术的智能家居设备,在感知范围、识别精度等方面有较大提升,推动了老年人的居家生活品质、智能家居的适老化发展。据IDC数据,2023年搭载毫米波技术的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或突破10万台。
因此,各个智能家居企业加强研发、生产,推出满足对老年用户群体的安全看护、跌倒识别、睡眠监测的智能家居设备,或将找到一个发展的新增长点。
智能家居行业是一个产品不断迭代更新的行业,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品类愈发丰富,创新元素越多,在未来的互联互通上才能更加顺畅。
以智能锁为例,人脸锁、门锁智能屏的推出极具代表性,从消费者的痛点出发,颠覆了传统安防模式。
未来,智能家居行业只有更丰富、立体、全面、智能,安全识别能力强的产品才更容易俘获用户的青睐。
不同于智能单品,未来联动性强的全屋智能系统的安装复杂程度更高,对安装的专业性要求极高,因此专业的智装团队必不可少。
品牌要想在“需求对接、现场勘察、方案设计、收尾交付”四个阶段中,真正落地服务用户、获取口碑,专业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美的推出“美的智慧家”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围绕五大家居场景提供共性+个性套餐。
服务水平与售后,直接影响用户体验感。线下门店经济回暖,各大企业可以加快线下门店的布局步伐。
不止如此,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行业可以借助其强大的学习与理解能力,满足不同用户对于不同时间、空间的特定待办项和使用习惯,最终行成全空间全时段的主动服务。
可以预见的是,智能家居的未来是互联互通,主动服务。
“智能家居必须装啊,虽然还在发展初期,但这毕竟是大势所趋嘛” Carro笑着说。
你看,商业就是这样。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潮汐商业评论(ID:daily-case),作者:Kyra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