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回流”服装档口

燃次元

1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李欣 来源|燃次元(ID:chaintruth)

年轻人正在档口服装店,实现“买衣服”自由。

2023年5月,生活在北京的爪爪,在朝阳区日坛区域偶然发现了一个线下服装档口,“进去的那一瞬间,我以为是零几年的‘动批’(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回来了。”爪爪向燃次元感叹道。

作为曾经的档口服装店老顾客,爪爪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当天,他300元带走了3件衣服,“价格不高,还可以讲价,享受淘货的乐趣。”

在农贸市场“淘衣”,也是00后飞飞的乐趣之一。她在宁波的一个菜市场里发现了一家服装小店,“当天店里也是人挤人,许多人来淘货,试衣服都要排队。尽管衣服堆放的并不是那么美观,但价格对得起质量,足够让人心动了。”

平价是服装档口的吸引力之一。比如除了爪爪之外,几乎是同一时间,生活在成都的悦纯,也在线下农贸市场的服装档口进行了一次“扫货”,“在农贸市场里面的服装店逛了大概半个多小时,最后用不到200元拿下七八件衣服。”

1

图/悦纯在农贸市场里面买的衣服

来源/悦纯提供

但服装批发市场、档口对于年轻人来说,也不只是平价,还有情怀和风格等诸多魅力

生活在河南的小元,几乎每个月都会约上学生时代的好友到“贸易大厦服装档口”逛吃,“先去楼上的女装店试衣服,再去三层试鞋子,逛累了和朋友去天井附近吃一碗擀面皮,仿佛又回到了上学的时候。”

飞飞也直言,开在农贸市场里面的服装档口,就像是童年时期盛行的“小百货商店”,“小时候附近没有大型商场,会和妈妈一起逛小百货,所以买衣服也基本都是在小百货。但随着商场的兴起,小百货基本都陆续消失了。”

多元化的风格也在服装档口呈现,这些农贸市场、档口所售卖的看似陈旧、过时的衣服,却恰好踩中近两年所流行的“复古”“港风”“Y2K”等风格,也引起风潮和追捧。

在社交媒体上,“菜市场衣服真的绝了”“服装市场:平价Y2K基地”等话题常看常新,日系、港风、古着等各种风格,似乎都能在这里挖到。

爪爪逛完服装档口回去后就在小红书上写道,“这里中式古着嬉皮东南亚欧美风应有尽有。”

悦纯也告诉燃次元,相较于商场,复古、千禧年等风格的衣服,更容易在档口服装店找到。

只是年轻人对服装档口的“爱”虽然来了,却不知道“爱”能维持多久。曾在上海“灵石路古着市场”淘过衣服的杨阳,就没再当过“回头客”,她向燃次元表示,“我入坑古着也不深,脱坑后就基本想不到要去那边淘衣服了。”

经营服装档口的老板们,也只能努力生存,并在变化的时代中,极力抓住消费者的心。

在北京朝阳区金宝街生活市场,有店主告诉燃次元,“目前开店仅能维持收支平衡。年轻人有,但不多,主要还是住在附近的老年人。所以我一直在努力维系住老顾客。”

而在日坛B1的服装档口,一些店主在服务老顾客外,也仍在时刻关注年轻人偏好的变化,他们坦言,“如果一成不变,产品再经典也留不住顾客。”

档口服装曾是一代人的记忆,但却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方式、购物场景的变化,而黯然失色。如今,部分年轻人开始回溯到服装档口,逛回情怀与回忆,也重拾了服装档口的烟火气。

重回档口“淘”衣

逛了一次位于北京日坛国际贸易中心B1的服装档口后,爪爪念念不忘。

“当天我在那边逛了快两个小时,但只逛了约三分之二的店,如果不是商场要关门了,我觉得我还能逛得更久。”爪爪表示,“最后我花了300元,收获了两件T恤,一条裤子。店铺都是可以砍价的,淘得非常爽,之后有时间我还会再去。”

在200元扫货“给自己选了两条日系风格的长裙,还给我的巴塞罗熊买了几件小衣服”之后,00后的悦纯也开始刻意留意那些开在农贸市场里面的服装档口。

飞飞则直接成了农贸市场服装店的常客。在宁波横石桥市场里面,有一家飞飞最爱逛的服装档口,她告诉燃次元,尽管环境一般,但那家档口服装店在小红上很火,“当天试衣服都要排队。”

人类学家项飚曾提出一个“附近性”的概念,指的是不同立场和背景的人们,在生活常态下,平凡相遇的生活空间。

对于一些年轻人而言,到农贸市场、档口等线下“淘”衣服,不仅是“附近性”的延伸,还能逛一份情怀与回忆

除了感觉“回到了上学时候”的小元,以及像在逛童年时期盛行的“小百货商店”的飞飞,爪爪也直言,逛这样的服装档口,更像是在逛一种“动批”情怀。

图/日坛附近的服装档口

来源/2023年7月11日

燃次元拍摄于朝阳区日坛国际贸易中心B1

“当天我就在那里遇到了之前在动批开店的熟人,他跟我介绍说,现在在这里开店的不少都是之前老动批的店主。”爪爪告诉燃次元。

在金宝街生活市场,也有店主向燃次元表示,尽管自己进入这个市场不久,但从事“卖衣服”的工作已经许多年,“在这里的许多人,都是其他农贸市场拆迁后搬过来的。”

对于爪爪来说,“动批”是一种情怀和记忆,“‘动批’还在的时候,附近每天都被围得水泄不通,全是来进货、挑衣服的。我们学校的一些同学,每个月都会去几趟动批扫货。”

那个时候许多店主不爱搭理零售顾客,所以如果你空手去逛,想捡便宜其实很难,“于是许多人就带上一个黑色的大塑料袋,假装自己是去补货的,一逛就是一整天。”爪爪回忆道。

资料显示,“动批”(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曾是北方地区最大的服装批发集散地,2015-2017年,“动批”进行疏解、外迁。

而这个位于日坛的服装档口,让爪爪重新感受到了线下“淘货”的快乐。

“相较于老‘动批’的店主,这里的店主会更热情,只要你说想找款式、试衣服,他们就会主动帮你介绍材质、价格,还会帮忙搭配。”爪爪说道,“仔细逛仔细挑,简直就像在挖宝。而且那天我观察,有不少外国人都在那里淘货。”

当天,逛完回家后,爪爪特意发布了一篇小红书。在笔记中,他写道,“这个地方就像是‘动批’的缩小版,陈列、价格、甚至是味道都神似。”这篇笔记的浏览量在当天就“爆了”。他向燃次元表示,收藏数特别多,说明大家还是非常想到类似的服装档口淘货的。

情怀之外,还有平价和风格

在“淘货”的乐趣以及情怀之外,“低价”亦是吸引年轻人涌入的重要原因

“我上次去淘货,逛了三个小时,花了500多元拿下了10件左右的衣服,物超所值。”飞飞告诉燃次元,“相较于网店,档口可以看到面料、看到版型,感受到实物就更不容易踩雷。”

飞飞还向燃次元强调,00后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不再是以前的价格高就是好,现在的我更倾向于寻找平价好货,“之后我肯定会继续寻找这样的服装店来淘货。”

小元和爪爪等还向燃次元表示,近些年商场衣服的价格似乎越来越贵。

“别提服装自由了,有时候买一件都要咬咬牙。”小元告诉燃次元。

“之前看过一个韩剧,演员说有钱的话就想买冬季大衣,因为冬装很容易看出一个人贫穷与否,夏季勉强还能穿得和别人差不多。”小元表示,“我深有体会,夏天的T恤短袖价格还算可以接受,只要进入秋冬,商场的衣服就很难‘随心购’了。”

商场的衣服越来越贵,并不是错觉。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居民衣着消费价格分别同比上涨0.3%和0.5%。进入2023年,增长态势还在继续,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1-6月,居民衣着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8%,其中服装类价格同比上涨0.9%,鞋类同比上涨0.5%。

且在时尚快速更迭的当下,贵价衣物,极易淘汰,却难被断舍离。基于此,连续多年,小元都会到“贸易大厦”淘冬装。“普通棉袄250元以内就可以拿下,呢子大衣也多在300元左右,过个一两年不流行了,回收掉也不心疼。”小元告诉燃次元。

日坛服装档口的出现也让爪爪格外激动,“网店等渠道价格虽相对便宜,但摸不到实物,很难找到质优价廉的东西。”爪爪向燃次元表示,“当线下出现了一个既可以逛街解压,还可以低价淘到好货的地方时,我何乐而不为呢?”

价格对得起质量”,是这些存在于农贸市场、档口服装商店能够留住消费者的关键

1

图/开在农贸市场里面的服装档口

来源/飞飞提供

燃次元浏览小红书发现,在相关农贸市场、服装档口推荐笔记中,也都包含“便宜”“平价”“低至50(元)”等突出低价信息的关键词。

不过,“平价”不是唯一的吸引力,风格化加上自媒体、网红等流量推手,让被岁月蒙尘的档口再度回到年轻人的视野。

互联网上一系列风格化的大片,让“农贸市场”“档口”与复古风、港风等风格化的主题紧密联接,更进一步助推了农贸市场和档口服装的“回温”

“农贸市场穿搭这个话题已经持续火了将近3年了,有几个头部网红一直在拍这个话题。”在某MCN公司任职编导的徐倩告诉燃次元,“我负责的60万粉丝的红人也拍过几期,B站的播放量稳定在20万左右。”

在徐倩看来,博主在农贸市场拍摄的风格化大片,将这些存在于农贸市场、服装档口的衣服与特定风格,如复古、Y2K、日系、港风等联系起来,“普通观众为追随潮流,也会抱着猎奇的心理,想去这些地方淘货。”

读书时经常逛“动批”的爪爪也发现,在过去“动批”等服装批发市场较流行的日单、韩单之外,如今,日坛的服装档口多了一些主打欧美风、新中式、二次元、民族风等风格的店铺,彼此之间风格迥异,但大多都极具个性化。

作为日系风格模特的悦纯也告诉燃次元,小红书、抖音上一直有许多头部博主喜欢到农贸市场等档口买衣服拍作品,风格化非常明显。

“那天我逛的农贸市场所售卖的衣服,很像零几年台湾偶像剧、MV里面女主角会穿的衣服,别人可能看起来会比较土,但在我看来其实非常风格化。”悦纯表示,“我之后仍会到这些地方淘衣服的原因,也是因为复古、千禧年风格的衣服,在档口更容易找到。”

年轻人“回流”,档主辛勤度日

沿着平价,以及“港风穿搭”“古着”等潮流话题,一些老旧的服装市场、农贸市场等已经逐步发展成“网红打卡点”,成为时尚年轻人的周末聚集地。

位于上海的灵石路服饰市场便是其中一个代表。生活在上海的杨阳此前特意去了一趟灵石路服饰市场,“服饰城整体显得比较破旧,第一眼看到时内心会有点拒绝。”杨阳在笔记中如此写道,“但这个看上去很土的服装市场里,却有很多宝藏。”

“我去那里就是为了图便宜淘好货。花点心思能够淘到古着的几率比较大,且衣服大多都是独版,我买了两件双面呢子大衣才花了300多元。”杨阳告诉燃次元。

在小红书上,灵石路的服装市场,如今已拥有了一个别名——“灵石路古着市场”,甚至被许多人列为上海citywalk清单和必打卡之地。笔记当中,“均价80(元)”“均价25(元)”等关键词,吸引了不少网友留言询问推荐店铺和营业时间。

位于南宁的官塘综合市场,同样在网红、复古、古着等风潮的带领下,成为社交媒体上的弄潮儿必去朝拜的时尚打卡地。

1

图/日坛附近的服装档口

来源/2023年7月11日

燃次元拍摄于朝阳区日坛国际贸易中心B1

只是,尽管部分年轻人在“回流”档口,一些存在于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周围的服装店,借力如今互联网上流行的概念,也逐步贴上了“复古”“古着”等标签。但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却是,尽管“复古”“低价”等噱头能吸引住顾客,但却似乎难留住他们

只在上海“灵石路古着市场”淘过一次衣服的杨阳,除了脱坑古着之外,也直言,搬家后距离那里更远了,其次,商场偏老旧,环境相对较差,逛得时间久了会有点闷。

“市场东西虽然多,但其实需要耗费时间和耐心挑选好久,且到这种地方非常需要具备一定的议价能力,若不会砍价、不会选,建议还是到网上购买。”杨阳表示。

悦纯体验下来表示,虽一直在刻意寻找档口服装,但找到合适的并不容易。“从这些地方淘过来的服装,穿得更像是一种氛围。比如要拍照、拍视频等。如果不打扮直接穿着上街,效果可能与想象中差一大截。”

当下的服装档口,顾客仍以居住在周边的中老年人群为主。

“就我们拍视频所去的,包括金宝街生活市场等几家服装档口来看,店主的目标消费人群,以及前去购物的消费者,其实并非年轻人。”作为编导的徐倩向燃次元指出,“许多店主其实都不太懂什么是古着、什么是港风。所以除非是已经很成熟的服饰商城他们可以维持住这个风口,普通农贸的还是主要卖给周围年龄较大的中老年群体。”

在金宝街生活市场,店主陈姐也向燃次元表示,过来买衣服的大多是住在附近的中老年群体,所以批发进货主要围绕他们,“并不是没有年轻人,只是相对较少。也得看个人习惯,年轻人来这边要么就是经常来,要么就是不来。”

伴随着电商平台和大型现代化商场的渗透,尽管每个城市总有服装档口、批发市场的盘踞之地,其生存空间一直在不断缩小。

但面对快速变化的现实,档口店主也在不断转换思路,主动为自己挖掘更多的可能

燃次元留意到,在日坛服装档口,尽管客流量不大,但每位顾客进店后,问题几乎都能得到最耐心的解答。

有店主告诉燃次元,店内的生意主要靠老顾客,平时会比较注重通过微信等维系和老顾客的关系,“因为开店时间比较久,店内选品的款式和风格已经积攒了一批老顾客,所以靠着这批老顾客生意也还算可以。”

对于店主的说法,有当时在店内试穿衣服的顾客附和认可,表示只有这里能够买到适合自己的衣服。

“除了零售外,我们依然在做批发生意,将货供应给淘宝、或者开实体店的店主。”上述店主介绍。

当天,一家古着店的店员路路还告诉燃次元,如果仅靠线下客流,很难支撑店铺的运营,所以在日常经营之外,也会在淘宝直播,拓展客源。

正在制作多巴胺配色手工发卡的路路还表示,在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作为经营者,必须要思考的是如何抓住当下的潮流,“说白了,还是需要时刻关注年轻人喜欢什么,在关注什么,同时还要及时更新商品,如果一尘不变,产品再经典也留不住顾客。”

但农贸市场的服装摊位、与小百货混杂在一起的服装档口永远是一代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记忆。如今,年轻人“回流”,他们过来淘的是服装和风格,也有一份回忆与情怀。

*文中悦纯、爪爪、飞飞、徐倩、路路为化名。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燃次元(ID:chaintruth),作者:燃次元工作室 

可行性研究报告
燃次元

本文作者信息

燃次元(自媒体)

关注(97675)赞(2)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