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失语”的工地团餐,陷阱还是新大陆?真相来了

团餐界

1

图源:摄图网

作者|团餐界团队 来源|团餐界(ID:tuancanjie)

工地团餐在团餐领域一直以来都是谜一般的存在。

不仅公开的市场信息少之又少,且项目经营的真实情况、风险与收益比也仅限于在个别圈内人士中相传。

而从现状上来看,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却处于严重的倒挂,只有极少数团餐企业涉足其中。

因此也被喻为:“失语”的团餐市场。

但从公开的数据推算来看,工地团餐市场的潜力不容小觑。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9562万人,比上年增长1.1%。全国农民工人均月收入4615元,比上年增长4.1%。

也就是说,国内有上亿的建筑工人活跃在一个个建筑施工现场,即便按照人均10元的餐标费用来看,工地团餐也是一个十亿级规模的巨大市场。

此外,随着中国团餐行业竞争加剧,“低垂好拿”的好项目被“蚕食殆尽”,过往鲜少有人问津的工地团餐市场,正在进入业内人士的视野。

那么中国工地团餐市场现状到底如何,团餐企业为何集体“失语”工地餐?发掘、重塑工地团餐的价值,需要做哪些努力?

4月10日,由团餐产业第一媒体机构《团餐界》主办的“中国团餐力”第一期线上沙龙圆满结束,本次沙龙聚焦“中国工地团餐的挑战与价值前景”相关话题,邀请到了潘多拉饮食集团全国市场总监赵信涛、麦金地集团(北京)总经理李亚东两位业内大咖,全方位解析了该市场的现状与未来。

数据显示,历时近1小时的直播,吸引了超4000+餐饮相关业内人士观看、讨论,收获点赞超10万+,整场直播活动反响热烈。

今天将直播精华内容整理放出,为关注该市场的同仁指点迷津。

01

现状与挑战

Q:中国农民工团餐市场现状如何?(市场环境、甲方是谁、客户画像、准入门槛、产品特点、政策要求等)

A:麦金地集团(北京)总经理李亚东:首先工地团餐市场的甲方是分散的。

一般来说我们所理解的甲方能够决定建筑工人吃饭的组织者或者叫供应者的话,它大部分都是各个建筑公司自己来安排的。比如说某个建筑公司,它负责某个园区或者某个项目的总包的工程的时候,由他来组织建筑工人来进行施工。

那么这些建筑工人的吃饭问题,它都是由各个不同的工程队或者是总包方或者是某个建筑公司来负责,所以这个里面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甲方相对来说是很分散的。

第二个客户的画像,或者说是我们建筑工人吃饭的一些的特点是,他们吃饭相对很集中,餐标的话参差不齐,没有一个特别统一的标准,甚至有些建筑工程队的餐标,它是没有餐费标准的,是由工人自己掏钱,自己买单来吃饭。

这就导致它是处于一个比较分散比较粗犷式发展的阶段,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的门槛。

它不像我们现有的团餐客户,是为一个固定的群体,在固定的办公区域,为其提供服务。所以这类食堂它是有准入门槛的,它必须有多少人吃饭,需要多大面积的餐厅厨房,并且还要办理相关的证照手续,它是有准入门槛,食药监局也是能监管到。

但建筑工地的餐饮或者是团餐,它就存在不确定性,比如等工期结束了,建筑工人团队就流动走了,食堂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所以流动性导致这个行业没有什么准入门槛。

而从食客用餐需求上来看,建筑工人吃饭,首先要便宜,其次是速度要快,并且要量大,总体上不能说吃得好,但一定要解决吃饱的问题。

此外,该市场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关的管理规定和配套的政策要求,所以供餐方也是“各自为政”,由建筑公司或者包工头来决定这个事情。

这就是我了解到的该市场目前整体的一个现状。

A:潘多拉饮食集团全国市场总监赵信涛:从现有的国家统计数据来看,农民工用餐市场还是巨大的,达到了5000多万人的一个规模。

从甲方视角来看,这里更多的是承建者来决策,比如中建、中铁、中电等等这些国央企。

从用户画像上来讲,我了解到的情况是目前国内农民工还是以45岁以上的工人为主,基本上能占到90%,80、90后占极少数,而他们的用餐核心需求就是要吃饱。

从政策方面来看,我了解到的情况是工地食堂此前出现过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之后,国家对这块的监管和要求是在逐步收紧的一个状态。

Q:建设工地食堂的难点是什么?

     团餐企业为何会“失语”工地团餐市场?

A:赵信涛:从建设的角度来讲,建设一个家工地食堂对于团餐企业来说,并非难事,但关键是如何才能拿到这类项目,因为这个市场是完全封闭的,因此这里面就会有较多的人为介入的因素。

其实是客观因素,不仅要评估当地政府的影响,还要评估周边小摊小贩、无证小餐饮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多数工地食堂是建在村庄附近,个别农民拉个车就能过来卖饭,但他们的管理成本、食材成本却非常之低,如果没有甲方干预和管控,就容易导致接手的工地食堂入不敷出,严重亏损。

还有就是施工的工期,如果贸然投入一个工地食堂,但两到三年后施工结束,人员撤走,投入建设的食堂势必也将打了水漂,因此这个投入产出比的问题,是导致很多团餐企业对该市场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

第三个难点是农民工食客的信任问题。

相比我们企业团餐中白领顾客,目前我了解到的多数建筑工人兄弟吃饭是不怎么“讲究”的,他们看重的就是价格,如果食堂饭菜价格贵了一些,他们就更倾向于去外面的小推车、流动摊点就餐,而不是想的是食品安全、卫生的问题。

此外,他们觉得自己单位的食堂从管理到食材都是有控制的,只要出现调整,他们就会觉得有猫腻。

而客流的不集中或者是流失,就会导致承包工地食堂的团餐企业很难精准测算出各项成本,从而增加运营的难度。

02

开拓与注意

Q:如何评估工地团餐项目的价值?

A:李亚东:工地团餐项目的价值可以从两方面来评估。

一是盈利性。

目前来看,建筑工人虽然整体年纪偏大,但收入并不低,再加上这些年国家重拳整治农民工欠薪的问题,因此,建筑工人群体整体收入是可观的。

而在餐饮的消费意愿上,目前农民工群体多是日薪或月薪制,他们拿到钱后,最主要的消费就是吃了,剩下的基本会选择寄回老家或攒起来。

与此同时,农民工兄弟整体对菜品的丰富度要求并不高,只要能让他们吃饱,特别是主食不限量,再安排一两个硬菜,基本上满意度就有了。

所以,工地团餐整体盈利性并不弱,特别是对于管理成本较低的中小团餐企业,如果有机会中标还是值得一做的。

二是关注项目的流动性。

因为它不像大学食堂或者是机关食堂,只要单位在,食堂就永远存在。

但工地食堂不一样,如果两年后工期结束,我建设的工地食堂也就不存在了,这对于团餐公司来说是大忌,不仅是投资回报的问题,还有团队的组建、安排、培养都是问题。

对于团餐企业来说,做一个食堂不仅考虑的是经济问题,还有口碑、品牌价值、团队价值,如果一个项目不具备可持续性,那对于团队来说,是巨大的折损。

所以,这是导致目前国内头部团餐公司对于工地团餐市场积极性并不高的重要原因。

Q:团餐企业开拓工地团餐业务,需要特别注意什么?

A:赵信涛:我认为从根本上来看,它更像是一个生意,但很难成为一个事业去长期深耕。

据我了解到,我身边的朋友是有专门做该市场的,总体上做得还可以,有100多个项目点,一年能做两个多亿,但他却非常焦虑。

不仅是因为项目的用餐人数不稳定,如项目立项时人数可能有一两百人、两三百人,高峰时两三千人,过个一两年时间,人数可能又降至几百人,这就导致整个服务体系要调整得非常快。

而且这个市场的整体餐标并不高,如果没有特殊的供应链渠道,是能难支撑项目盈利的。

再加上这个市场裙带关系严重,很多信息在公开市场是看不到的,所以它并不是一个良性竞争的市场。

与此同时,我们能看到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了63.9%,对比发达国家来说,中国的城市建设已接近尾声,相对地建设开发项目将越来越少,因此工地团餐市场势必也将受到一定冲击,所以,当局者正在寻求转型或转换赛道来应对不可逆的周期变化。

所以,再想参与工地团餐项目的企业就要格外慎重。

03

未来与机遇

Q:重塑工地团餐的价值,需要做哪些努力?

     如何看待工地团餐市场的未来?

A:李亚东:我认为工地团餐的兴衰,一定是和城市化建设高度紧密贴合。比如雄安新区,一个国家级城市的规划与投入,也就会很容易出现2万、甚至3万人以上的工地团餐市场的需求。

而未来的工地团餐面貌一定是和新型建筑行业的管理要求相挂钩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职业化、蓝领化。

虽然现阶段,建筑工人还处于不太好地工作、生活环境,从吃到住都很将就,但未来对标国外发达国家来看,建筑工人一定会成为一个有尊严又体面的一个工种。

届时,建筑工人的住宿问题、饮食问题等一系列后勤服务问题,都将得到极大地改善,在此之下的市场,将迸发出新的生机。

而与之对应的工地团餐市场也将进入正规化发展的轨道,服务、产品也将匹配到位,市场也将真正进入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向发展状态。

与此同时,随着餐饮供应链改造的深入,从中央厨房到卫星食堂,再到终端食堂的生产、加工、售卖链路的成熟与被主流市场认可,工地团餐的产品性价比势必将大幅提高,且食品安全将得到全方位保障。

因此,未来的工地团餐市场还是可期待的。

A赵信涛:确实职业化的发展,既能促进该群体的收入增加。

现阶段来看,工地团餐还是在解决工人兄弟们的温饱问题,这里面既有市场不规范的问题,也有行业发展的问题。

但随着农民工群体收入逐步增长,需求侧一定会倒逼供给侧进行改革升级,如同当下白领团餐市场的发展历程。

再加上市场化的深入,以及监管要求趋严,工地团餐势必在未来将进入正规化发展的轨道。

但站在行业发展周期上来看,随着中国城镇化进入尾声,工地团餐市场的增长很有可能将受到影响,因此对于团餐企业而言,最好不要把某细分市场作为单一主营业务单位,而是要学会混业经营。

依托中央厨房或者配送中心,既能为工地服务,也能为赛事、非驻场白领等市场提供餐食,只有这样多元化的经营才能使公司具备可持续性的发展,抗击不可预估的风险。

当然,团餐每个细分市场都大有可为,也势必将诞生一些代表性的公司。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团餐界(ID:tuancanjie),作者:团餐界团队 

可行性研究报告
团餐界

本文作者信息

团餐界(团餐产业自媒体)

关注(16792)赞(0)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