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们的下一次「革命」,试试AI网文
图源:摄图网
作者|壹叔团队 来源|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
在2022年年尾,AIGC(AI生成内容)可谓风头正劲,除了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这些依靠AI绘画快速走红并引爆社交媒体话题度的玩家,另一位当红辣子鸡则当属OpenAI旗下的AI对话工具ChatGPT。
从0开始累积到100万用户,如今的各大巨头们都用了多少时间呢?
Netflix用了3.5 年,Twitter用了24个月,Facebook用了10个月,Dropbox用了7个月,Spotify用了5个月,Instagram用了2.5个月。
而ChatGPT,只用了5天就达成了这一目标。
当然这种热度在进入第二周之后,似乎有些偃旗息鼓,最直接的反应便是如今打开ChatGPT和它对话,几乎已经感受不到最初那一周不时出现的卡顿或网页崩溃,这背后可能有OpenAI本身的优化,但访问流量的下降无疑是更简单的答案。
ChatGPT截图
不过热度下降并不意味着这又只是一场AI泡沫,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在一文中已经提到过,这一次AIGC的热潮明显更接地气也出现了更多可以直接应用到现实场景的终端产品。除了AI绘画之外,以ChatGPT为首的AI文本生成同样也展现出了远超人们想象的能力,这也是AI创作文学作品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与日俱增。
对于整个网络文学行业来说,稳定且可持续的创作能力从来都是稀缺产物,如果能够借助AIGC的力量进一步释放人类创作者的想象力,甚至替代某一部分只需要稳定“划水”的重复工作,网文行业或许将会迎来一场全新的范式革命。
大厂入局小说AI化,
创造力不再只属于人类
在十年前,大概很难想象AI可以如此有趣而又充满娱乐性。
ChatGPT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12月里这个免费的AI聊天机器人或许已铺天盖地地出现在你的社交媒体上。
做作业时需要帮助?只要输进题目,便能得到堪比维基百科的答案。
同时,它的回答也可以充满创意——若是让它“写一份墨西哥卷饼海滩大战热狗的电影剧本”,它也可以贡献出一篇妙趣横生的对话,论幽默感和情节,甚至和如今主流流媒体的某些流水线按剧本不相上下。
如果你不喜欢ChatGPT的答案,你可以再问一次,而且你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回答。
ChatGPT截图
ChatGPT能写文章、编故事,创作歌词和剧本;还能解决数学问题,或是提供详细的建议。由于它是根据自身所受的机器模型训练而不是网络搜索来作答,因此对于2021年之后发生的所有事,它都毫不知情。例如,它无法告诉你某位流行巨星最近发行了什么作品。“我个人对周杰伦及其新专辑一无所知。”ChatGPT坦言。
尽管当你输入让它帮你写一个科幻小说时会遭到直接拒绝,但它依然会根据你能够给到的关键词给你一些关于小说具体设定的建议,比如背景设定、角色创建和情节设计,这些原本更像是一位老编辑会做的事。如今的ChatGPT已经开始尝试了,尽管其给出的建议非常概念化,但只要你输入的关键词足够细节,这场”头脑风暴“依然会非常有意思。
当然,ChatGPT本身不是为了文学创作而生,如今市面上其实也已经出现了更加专业的小说AI创作工具,并且站在其背后的大厂还是谷歌。
在ChatGPT大火之前,谷歌11月在纽约举行的谷歌人工智能活动上宣布,他们创建的一个对话式人工智能正在使用已发表作者的内容输出编写小说。13位作家使用谷歌的LaMDA,即对话应用程序的语言模型,构建了Wordcraft,一个他们通过编写短篇小说样本测试的模型写作编辑器。
谷歌11月2日宣布了其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各项新进展
Wordcraft项目则是在LaMDA大型语言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写作协助工具。与现有的AI文本工具(如WordTune或Grammarly)不同,Wordcraft旨在帮助作家实现小说创作,而不仅仅是改进拼写这些基础编辑行为。
谷歌研究高级研究员Douglas Eck表示,他相信Wordcraft将会“改变人们的创造性表达方式”。
Wordcraft的作用,是在创作者写作的过程当中,根据现有的文本产生新的想法,或者帮助重写已有文句,从而帮助创作者突破“创作瓶颈”。因为LaMDA本身的设计功能就非常简单明了:给定一个单词,预测下一个最有可能的单词是什么,也可以理解成完形填空或者句子补完。
今年大热的科幻动画剧集《万神殿》的小说原作者刘宇昆便是参与这一项目的13位作家之一,在Wordcraft的帮助下他完成短篇小说Evaluative Soliloquies的创作,并且同时还借助另一个AI创作工具Imagen为小说直接配上了几张符合小说主题的插图。
从现在开始,以ChatGPT为代表的各类语言大模型,无疑将会为文字内容创作者带来一些范式性的革新,未来的文学创作可能会形成这样的流程——人类负责思考,写出关键词;语言大模型负责呈现这些思考,输出文本;人类校对这些输出的文本,甚至让另一个模型校对。
这些其实都算是非常严肃的文学创作,对于写作题材和体裁更加灵活的网文来说,如果通过AIGC能够给予作者更多创作力方面的帮助,显然更加稳定的更新频率将不会是什么难事。
更重要的是,如果网络文学平台能够凭借自己的平台数据优势训练出更加符合当下网文创作潮流的AI语言模型,在有资深编辑的帮助下,AIGC独自生成长篇作品也并非无法实现,到了那个时候,平台们还需要担心作者产力吗?
7x24待命的AIGC,
让平台们不再担心断更
在经过最近三年的免费与付费模式之争,如今的网文巨头阅文在一众免费网文平台的围攻之下略显疲态,根据阅文2022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阅文集团实现收入40.9亿元(人民币,以下未标注则同),同比下降5.9%;净利润2.32亿元,同比下降78.5%;毛利21.46亿元,下降6.2%。
2022年上半年,阅文新增约30万名作家和60万本小说,新增字数达160亿。显然新内容的增加并没有转化为更高的收益,即便是在影视改编方面依然能够贡献出《人世间》这样的作品,但新老IP青黄不接的问题已经比较明显。阅文的股价也在刚刚过去的11月创下了上市以来的新低。
《人世间》剧照
过去几年里围绕着除了大量免费网文平台的出现对阅文造成的外部冲击之外,最大的一次打击自然要属2020年新旧管理层交接之际出现,大量平台作者因为合同权益问题所发起的“五五断更节”,使得付费与免费之间原本纯粹的商业模式之争,逐渐演化成为了网文平台与大量创作者的利益分配冲突。
以阅文为首的网文平台核心其实还是基于PUGC内容的聚合与分发,因此,其与网文作者之间存在着高度依赖关系。尽管阅文以付费模式著称,但对于大量新人写手来说,现在想要出头本身就很难,付费墙的存在更是让他们难以形成初期的读者积累。
也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免费网文平台的出现让越来越多新手开始放弃阅文,走向了番茄、七猫等平台。
为应对免费模式的冲击,让原本在付费模式下收入长期有保证的作者直接转向免费,自然会产生近乎不可调和的矛盾,从这个角度出发,阅文也需要开始思考如何挖掘出新的内容创作来源。
借助AIGC来辅助新的网文创作显然是一条值得尝试的道路,尤其是阅文除了自身拥有大量资深编辑,背后还拥有腾讯庞大的AI技术团队的情况下,借助阅文自身的语料库来开发对应的大型AI语言训练模型,进而形成类似Wordcraft的文本创作工具并非天方夜谭。
阅文旗下品牌
毕竟国内已经有像海马轻帆这样的创业公司,凭借基础的AI技术就已经开始为短视频编剧、网文写手进行指导性服务。
拥有更多内容资源与技术储备的阅文和腾讯只要调动起足够的资源,快速搭建起这样一个平台提供给内容创作者使用自然不会是什么难事。
一方面这其实能快速实现新内容的稳定更新,另一方面关于AIGC的版权问题目前还属于灰色地带,如果真的是平台内部从零开始打造AIGC工具,那么最后的创作归属权其实不会出现太大争议。更重要的是,起码目前的AI还尚未进化到会提出劳动权益的阶段,断更以抗议分配不公的事件还属于科幻电影的桥段。
并且在小说市场上,让AI直接创作出可读性不俗长篇小说其实并非什么新鲜事。
去年八月韩国出版社Parambook就出版了由AI撰写的长篇小说《从今以后的世界》(The World from Now On),成为韩国首部AI创作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由AI作家Birampung在电脑科学家兼作家金泰妍的指导下撰写。金泰妍先是负责构思故事的主题、剧情、人物等相关背景设定,让Birampung在阅读1000本小说后开始写作,最后再由金泰妍检查成果。金泰妍表示,Birampung有时会拘泥于一些细节或采用太过浮夸的词句,但大致而言,它的写作其实不用做太多的调整与校正,可读性算很高。
诚然,由于中文的博大精深,想要做出一个能够精确表达情绪与起承转合的中文AIGC工具并不容易。过去两年正在努力开拓海外网文市场的阅文,也不妨先利用现有且能力不俗的英文AI文本创作工具进行一些简单试水,与其将一些中文热门网文生硬的翻译成影响理解的英文,不如直接借助国内网文的流行概念或背景设定,在AIGC的帮助下创作出更地道的英文表达,或许反而有机会成为出海爆款。
不过OpenAI和谷歌的LaMDA能够达到今天的水平,绝非一日之功,如今呈现在用户面前的产品其实早已经过了多年反复打磨与迭代,这也是为什么AIGC行业其实也是需要前期投入大量资源才可能最终产出成果的赛道。
这其实与培养优秀的网文创作者异曲同工,除了敏锐的编辑眼光还得有经年培养可能才能最终收获一个大IP,因此网文巨头们最好别再观望,赶紧动起来,毕竟像字节跳动这样的公司可是不会错过任何一个风口的。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作者:壹叔团队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