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IPO,7家交表,多个龙头营收骤增,AI医疗迎来盈利时代?

动脉网

作者|张彩妮  来源|动脉网(ID:vcbeat)

去年,医疗人工智能璀璨依旧却又悲喜交加。

这一年,曾被视为AI医疗“火苗引燃者”的IBM“沃森医生”(Watson)黯然消亡。也正是在这一年,AI医疗扛过资本寒冬,走向IPO前夕。鹰瞳、医渡科技、嘉和美康成功上市敲钟,头部效应初现。深睿、卫宁分别收购依图、创业慧康,企业间开启并购。

1

显而易见,AI医疗的商业化已实现零到一的突破,赛道渐为成熟。头部企业招股书的递交,更是使得长期以来处于黑盒之中的AI医疗产业真实营运数据得以向外界披露,AI医疗的应用前景、商业化与技术发展方向变得更为明晰。

AI医疗规模商业化的曙光,似是照进了现实。

但风险依然存在,“船大调头难”的谚语,早已阐明了规模化发展下任何微小的变革都会带来巨大波澜的道理。行业愈是走向成熟,从业者愈应保持谨慎和理性。

对于一只脚已迈入IPO的AI医疗产业,背后难以实现盈亏平衡、商业模式尚不清晰等诸多问题仍然待解。

药研、影像、信息化是AI医疗的主要版图,此次文章将以AI医学影像递交招股书企业为分析对象,以期透过AI医学影像的一隅,窥见AI医疗未来发展脉络。

营收骤增,亏损普遍收窄

人工智能是一门烧钱的生意,亏损是盘绕于AI医疗上空的疑云。从AI医学影像赛道来看,无论是率先吃到螃蟹鹰瞳科技,还是港股冲刺中的其他几家企业,招股书中的一连串数据,都透露出企业亏损的事实。

尽管围绕人工智能企业如何盈利的问题业界已展开过数轮讨论,但亏损的“魔咒”似乎仍难破除。沃森医生的退场,诚如对此的印证。

不过好在AI跨过了国药监局负责的注册准入这道坎。

自2020年AI医学影像赛道斩获首张三类证以来,AI医学影像产品获批程度持续提升,各家企业相关产品接连获批。审批流程的跑通,成为AI医学影像企业得以在营收额上实现成倍增长的内核,更为人工智能企业扭亏为盈打下基础。

1

AI医学影像产品三类证获批情况

图表数据来源:动脉橙数据库

去年,处于AI医学影像赛道的鹰瞳科技、科亚医疗、推想医疗、数坤科技向港股发起了冲刺。透过各家企业递交的招股书,可以看到AI医学影像大部分企业销售收入成倍上涨。

1

AI医学影像递交招股书企业销售收入

(增长率以2020年与2019年销售收入计算)

图表数据来源:各企业招股书

数据显示,2020年鹰瞳科技全年营收相较2019年有明显上涨,2021年仅半年企业销售收入便超2020年全年收入达成4947.7万元的销售额;推想医疗年增长318.3%;2020年,数坤科技销售额翻了31倍,2021年仅上半年营收额便超5000万元。

亏损是事实,但在审批流程的跑通,以及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政策对于AI的推进下,营收骤增,亏损正普遍收窄。

不过,审批难题的破解,并不意味着AI医学影像商业化已完全跑通。注册准入的通过仅意味着AI能够进入医疗市场,在医院体系之外进行销售。

郑冶枫博士曾表示:“从整个AI产业来看,AI的商业模式、技术能力都存在一些问题。美国的医疗AI商业化很成功,不少AI产品还通过了医保准入,一部分原因在于,美国放射检查的设备费用和诊断费用是分开的,人工费用尤其高。反观国内,放射检查费用很低,不会单独计算,且大部分是设备费用。这是为什么现阶段美国AI可以独立收费、独立报销的原因。”

因此,AI医疗产品要想实现规模商业化,还需通过物价准入、医保准入,找到更多的用户为其产品买单。

商业化、产品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扭亏为盈还需时间

面对身处“瓶颈期”的人工智能赛道,第四范式创始人戴文渊曾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议题,即AI到了一个新的临界点——落地各行各业之后,如何给企业带来质变?

这一问题隐喻了当下人工智能企业的困境,也道出了破解难题的思路——带来质变。

留给AI企业的,是找到这项技术的不可替代性。而要寻找新的增长空间与市场落点,就要善于利用人工智能这一工具,帮助医疗机构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跨越,使AI真正成为医疗机构不可或缺,而非可有可无的一部分。这是人工智能企业实现扭亏为盈的关键所在。

不过,要实现扭亏为盈AI企业还需要至少跨过两道坎。

其一,企业需要持续实现技术突破,加大管线布局与研发力度以找到新的增长空间,并在大量投入的过程中保证盈利。

其二,人工智能企业还需解决渗透率低的难题。AI还需逐一通过注册准入、物价准入、医保准入才能实现规模商业化。

这意味着医疗人工智能产品逐一获批后,企业后续将加速商业化,同时着手产品管线拓展。销售及营销成本、研发成本将持续扩大,前期的战略性投资似乎不可避免,短期内AI医疗企业要实现盈利仍存在困难。

上述企业招股书中所披露的企业在销售及研发投入上的财务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观点。

通过分析鹰瞳科技、科亚医疗、推想医疗、数坤科技招股书中的风险因素,我们发现,面对未来能否从经营活动中产生利润这一问题,各家企业主要将其归结于管线产品的成功开发、监管批准、产品组合的成功及商业化。而现阶段研发与销售则是AI医学影像企业的重心,企业正着手通过这两方面的投入攻克技术和商业化难题,以期实现质变。

1

图表数据来源:各企业招股书

2019年至2020年间,鹰瞳科技研发成本由4121.2万元增长至4230.9万元,研发投入占比则由135.5%降低至88.8%;科亚医疗研发成本则由3544万元,增长至11674万元,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由3029.06%上升至16442.25%;推想医疗研发成本则由6904.9万元降至6684.3万元,研发投入占比由1042.72%骤降至241.31%;数坤科技研发成本有所提升,研发投入占比降低近一倍,由5587.57%减少至2540.59%。

在商业化层面上,除推想医疗外,鹰瞳科技、科亚医疗、数坤科技销售人员占比都高于研发人员占比,同时销售及营销成本也逐年提升。

透过各家企业财务数据,可以看到随着人工智能审批流程跑通,产品逐渐迈向成熟阶段,由于医院对于人工智能技术接受与认知度正处于提升阶段,于销售初期企业需要参加各类展会、学术会议寻找客户,围绕愈为丰富且成熟的产品管线进行商业化投入。同时深入医院,调研医院需求,提升企业产品渗透率,尝试在商业化初期迅速占领市场,实现营收额成倍增长。并为未来人工智能企业在物价准入、医保准入打下一定基础。

技术层面上的问题与AI的商业化困境有一定关联。

郑冶枫博士曾谈到:“从目前通过NMPA审批的AI产品来看,AI只能在特定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上进行解决。单点功能的AI不一定能降低医生的工作量,反倒有可能适得其反。换句话说,AI还需要全面的开发,全方位的升级。”

尽管在企业商业化能力提升之下,研发投入占比多呈现下降趋势,但研发成本在绝对数值上大部分企业仍有所提升。

据业内相关人士透露:“产品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企业要想未来有更好的造血能力,实现规模化盈利必然需要搭建丰富产品管线作为支撑。但产品从研发到落地这个过程需要耗费两年左右的时间,这就意味着那么产品研发将一直在路上,而企业在上面的绝对投入必然只增不减。”

因此,我们可以推测人工智能企业未来在商业化和产品研发上的投入仍将持续加大。于AI医疗而言,实现扭亏为盈,或许还需要时间。

规模商业化路在何方?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未来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将持续提升,预计2030年将达500.1亿元。可见随着医疗机构对人工智能认识度的提升,医疗影像人工智能的营收规模或将随之在十年内迎来指数提升。

1

数据来源:鹰瞳科技招股书

不过从实际层面来说,若仅按照医院一次性购入医疗人工智能软件的传统模式运营,产业要真正实现营收规模的指数提升还很难,人工智能企业需要找到新的增长潜力。进入价格目录按诊断次数计费,以及开发出并行的新应用场景,或将成为帮助人工智能企业有效扩大规模的可行手段。

那么,当进入物价准入与医保准入时代后,当前处于市场准入阶段的人工智能企业商业模式应如何变化?我们可从鹰瞳科技、科亚医疗、推想医疗、数坤科技四家企业当前的模式入手,进行分析。

鹰瞳科技:商业化场景、数据壁垒两手抓

鹰瞳科技将硬件、软件、算法及服务集为一体,以提供相应解决方案。其产品线包括三大部分:用于检测及辅助诊断的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软件(SaMD,Software as Medical Device)、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以及独有硬件设备。

2020年8月,Airdoc-AIFUNDUS(1.0)获国家医药监局第三类医疗器械证书后,鹰瞳科技便开启了其商业化之路,并在2021年第一季度起开始产生收入。今年1月,鹰瞳科技白内障检测独立医疗器械软件注册申请获批,再度为其产品研发能力加码,其商业化征程也随之继续开启。

综合来看,鹰瞳科技从两方面搭建自身优势:

其一,在于自主研发且广泛适用于检测和诊断多种慢性病的深度学习算法。这不仅为鹰瞳科技的产品研发能力及产品获批奠定了基础,更进一步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

其二,产品拥有丰富应用场景,赋予了企业商业化能力。鹰瞳科技产品管线所辅助诊断疾病主要涵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等。丰富的产品管线为鹰瞳科技创造了丰富的落地场景,使之能够满足医院、社区诊所、体检中心、保险公司、视光中心及药房等对健康服务的各种需求。而与广大客户群体的合作,又能够进一步扩大企业真实世界用户数据库,创建反馈循环,进一步优化现有算法并开发新算法。

商业化场景与数据壁垒两手抓的鹰瞳科技,构筑了一个正向循环系统。当产品线打通,摆在鹰瞳科技面前的,或是一个更大的AI医学影像生态系统。

科亚医疗:抢占先发优势,筛、诊、治、康深度布局

尽管,去年科亚医疗的销售收入未见明显增长,但这或许只是冰山一角。从营收额、研发投入占比等数据上来看,可以明显感觉到科亚医疗与其他企业打法不一。科亚医疗摒弃了从公开数据众多的肺结节、眼底AI研发入手,而是直接深入心脑血管领域。

从其产品布局来看,科亚医疗设计并开发涵盖从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到愈后康复等患者护理全流程产品组合,并建立包含机器人研发、制造、商业化能力的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平台。同时科亚医疗设计了一套基于深度学习的医疗器械产品及在研产品,以满足心血管疾病患者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目前,科亚医疗多款产品已提交NMPA注册审核,同时仍在持续扩展深脉脑卒中智能影像分析系统的适应症。

另一方面,科亚医疗在其CT-FFR深脉分数通过NMPA后率先开启了物价准入的申请,尝试通过医院直接向患者提供医疗AI相关服务。

推想医疗:多样化产品组合能力,率先拿下多国准入

推想医疗的核心在于开发部署全院级AI医疗产品,服务医院内多科室医生,实现疾病的筛查、诊断、干预、治疗、管理及研究,特别是在肺癌治疗领域中。

事实上,推想已建立包含15款医疗AI产品的矩阵。

从其产品管线布局来看,从纵横两方面拓展自身产品能力,以锁定更庞大的目标市场。

综合来看,推想医疗的优势在于其多样化的产品组合能力。推想医疗通过对其拳头产品AI肺结节进行深入研发,抢占先发优势,拿下多国准入,成功实现商业化。并以此为出发点纵向拓展,探索AI在肝癌、乳腺癌、肺炎、结核病、脑卒中等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为企业研发和商业化工作创造协同效益,并使其在AI医疗器械行业享受先发优势。

通过先发优势,推想医疗无疑将占有更大的市场,并进一步以此提升其产品深度学习能力、产品性能及市场渗透率。

 数坤科技:影像AI的平台化构想

数坤科技有一套影像AI的平台化构想——数字人体。

企业除向客户提供针对特定治疗领域的个别先进产品外,还提供一种或多种企业管线中独立产品的“平台化产品”。如若单一产品获得了有较高技术难度的治疗领域的推广及验证,就能够有机会赢得医生对品牌的认可及对技术能力的信任。院方将倾向于在其他领域继续使用相关产品。而数坤科技围绕人体建立起的丰富产品线,以及平台化产品思路则为企业产品线上其他产品商业化提供了机会。这便能够盘活现有客户,并使其产生经常性收入,同时通过创新产品迅速扩大客户基础。

目前数坤科技的产品管线正在逐步完善,并持续开拓海外市场。

从递交招股书的四家企业的发展模式来看,四家企业均有海外布局。这不仅能够分散单一风险,而且较早获得市场准入也将为企业依靠技术和价格优势打下市场奠定基础,未来必将为企业发展及营收额增长提供更多支持。

在产品研发上,企业仍在持续加强自己核心产品的竞争力,同时拓展产品管线,推进产品获批进度,以期建立更完整的生态。另一方面,企业均已搭建起自己的闭环,围绕企业核心能力的主轴,挖掘更多商业化场景。在商业化上,四家企业均迈开了自己的步子,在推进产品研发及准入基础上,持续创造更为丰富的应用场景,为未来企业营收额增长开拓新的价值空间。

写在最后

当目睹AI医疗影像与医疗大数据跨过一道又一道坎,从混沌期走入IPO冲刺前夜,聆听上市、并购的旋律奏响,眼见人工智能商业化实现着零到一的突破,就如见到群星亮起那一刻,这足以说明AI医疗影像一路走来所取得的成绩。

但未来摆在AI医疗面前的还有进入物价准入与医保准入时代后,企业商业模式应如何变化;企业如何找到产出高于投入的临界点,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改变等问题。

对于目前仍处于上升期的AI产业而言,研发投入和产出比在神经网络学术界研究天花板、工业界人才转换产能有限、市场教育尚处初期仍需要投入等因素影响下,数值并不好看。同时,目前产品多关注特定疾病风险,而未完成多疾病覆盖,无法达成‘闭环价值’。诸多因素限制,导致目前AI尚难打破亏损“魔咒”。

但从各家企业产品管线的搭建,以及商业战略的调整来看,从业者都找准了方向,在拓展自身产品覆盖疾病范围的同时,尝试把赛道做宽。从院内治疗、手术规划,再到大健康场景,探索人工智能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与企业广泛建立合作,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的形式,快速拓展人工智能应用范围。盈利的未来,或已不远。

一位在AI领域待了超十年的从业者告诉动脉网:“现在出来的很多产品,在功能等方面或许还不足以在特定场景内给使用者提供‘闭环价值’。但随着未来产品的深度场景化,商业模式会逐渐清晰。”

伴随AI医疗影像产品获批进度的加快、瓶颈突破,以及企业IPO,人工智能无疑已迈入了新的时间周期。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动脉网(ID:vcbeat),作者:张彩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动脉网

本文作者信息

动脉网(媒体网站)

关注(216324)赞(5)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