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字揭秘B站、爱优腾芒、抖快的底层逻辑

春哥亲讲

作者|晓小侠   来源|春哥亲讲(ID:chungeTalks)

根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网络视频的用户已经达到了9.27亿的规模。

在“视频化“的巨大洪流之下,微信、知乎等以图文为主要媒介的媒体也入场了。尤其伴随着抖音和快手这样的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视频化成了媒体的自然趋势。

视频不仅从只有视觉参与的图文中加入了听觉这一感官,也将可以参与的用户群体无限扩大。

毕竟阅读文字需要一定的门槛,但是视频则不同,无论是3岁的孩子还是80岁的老人,识字或者不识字的人都可以观看和参与。

视频正在重塑互联网的版图,直播电商在2020年已经销售破万亿,下一个五年预计将破十万亿,成为增长最快的经济之一。

直播将商品最真实的体验带到了消费者面前,将本身无法通过图片传达的商品通过产品测评等方式传递出来。

在如李佳琪这样的超级主播的“买它,买它”声中,消费者们在几秒内就将主播推荐的商品一抢而空。

除了在经济上的蜕变,视频化的时代也培养了一个个超级博主们,KOL。他们正在成为新时代年轻人的意见领袖,并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坚实IP和粉丝群体。

不过,视频平台种类繁多,不仅有传统的中长视频平台“爱优腾芒”、国外的Netflix等PGC平台,也有主打UGC的B站、Youtube等网站。

短视频则主要集中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平台。

在时间越来越碎片化,视频时间被无限挤压,短视频的盛行就是最好的证明。今年爱奇艺第一季度的财报惨不忍睹,亏损近13亿元。B站也有近9.05亿元的亏损。

但是B站却能有3086亿港元的惊人市值,且拥有月活2亿的用户。在社区氛围浓厚的B站,用户的粘性是所有视频网站中名列前茅的。

爱奇艺也在接连推出自制爆款剧《隐秘的角落》,《觉醒年代》和《青春有你3》等热门剧集和综艺。并且将会员价格上调30%,试图用自制剧集和上调会员价格来降低成本并扭转不断亏损的局面。

2

中长视频平台看似走入了绝境,但是却能在短视频平台的夹击中仍然保留自己用户群体。

每一种视频平台都各有他们的优劣,但是他们都通过自身存在的独特性在视频化的洪流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且生存至今。

本文将从内容属性、用户增长和变现能力对长短视频以及UGC,PGC平台进行对比,希望可以带给您一些新的视角。

短视频为主的平台:抖音、快手

长视频为主的平台:B站、爱优腾、Youtube、Netflix

直播:B站、抖音、快手

UGC:B站、抖音、快手

PGC:爱奇艺、优酷、腾讯、芒果TV、Netflix

注: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 VS. 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成内容)

01. 用户画像和核心内容

我总结了各平台的用户属性

B站用户:18-35岁用户占78%,其中本科及以上比例高出全网10%,包括二次元、ACG文化爱好者、Z世代

喜好:ACG文化、动漫、生活、vlog、分享、测评、个性

抖音用户:22-35岁用户占40%,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超过50%,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的用户超过50%

喜好:音乐、美食、旅游、流行时尚、网红、变装、测评、幽默、搞笑

快手用户:TalkingData下沉市场,25岁及以下62.5%,26-35岁29.2%,艾媒网:二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居多,占82.5%,热爱分享的小镇青年

喜好:土味、搞怪、草根、生活、老铁文化、真实

爱优腾用户:24-35岁之间,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67%,男女比例均衡、上班族、学生党

喜好:追剧、追综艺、看电影、看动漫、饭圈追星族

【1】短视频和长视频平台的用户重合率低

长视频vs短视频,UGC vs PGC,高质量vs 快餐,短视频和长视频似乎从诞生开始就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这点可以从在多平台都拥有账号的博主身上看出,很多抖音博主在进入B站之后都出现“水土不服”的迹象,同样的B站千万级别UP主老番茄进驻抖音也只有106万的粉丝。

B站用户追求生活、ACG、玩乐、学习、高质量的科普视频、vlog等,抖音则追求吸睛的滤镜、快节奏的音乐、和网红文化等。

很明显,B站因为与抖音和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用户群体重合度较低,且相互独立,这也侧面说明了两种视频平台吸引的完全是不同的用户,这也减少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和竞争。

横屏和竖屏的视频观看习惯也将这长短视频用户从根本上隔绝了。

【2】长短视频、UGC vs PGC平台用户粘性和社交氛围

另外长短视频平台的用户粘性也不同,这也是由于用户是出于不同的观看目的点进视频的。

抖音的平台用户粘性很高,大部分内容依靠算法推荐,且用户大多停留在推荐页面,很少有用户会进入关注页面观看。

2

和字节跳动的今日头条类似,抖音的内容都是依靠精准的用户视频推荐算法实现内容滚动,用户对博主本身的粘性和认知较低。这也就出现了很多博主视频播放量往往差距很大,很多都是一条视频爆了,但是其他视频的播放量依旧平平。

B站则完全相反,用户对平台的粘性没有抖音那么大,但是对于UP主(相当于抖音的博主)却拥有很高的忠诚度和粘性。比如一个非常头部的UP主的视频数据往往比较平均,每一次更新都会有无数的粉丝们追更。

这是由于B站拥有很强的社交属性和氛围。如果你常刷B站,你一定知道“点赞三连”这个梗,三连指的就是点赞、投币、收藏。

点赞和投币可以帮助UP主进行算法推荐,数据越高,视频在首页推荐的曝光量就越大。所以UP主都会在视频中反复强调“三连”。抖音也有很多这样的引导语,但主要是点赞,也是同样的推荐逻辑。

B站的独特互动在于发明了“投币”和“弹幕”。

如果你在B站上点击投币,就会获得“2233娘”的马里奥式的投币动画。而弹幕则是B站社交的关键,很多人都会通过弹幕的方式与同样观看视频的人实现实时互动,并且随着弹幕的多样化,甚至出现了很多刷屏式的艺术弹幕。

3

很多B站心照不宣的流行梗也通过弹幕输出,比如“下次一定”,“一键三连”,“雨女无瓜”等段子不断地被用户们传播,形成了一种互动极强的社交氛围。

每一条视频的评论区也往往充满趣味,在观看完视频之后,用户们仍然可以继续通过评论进行互动,这种互动是爱优腾芒这样的传统视频网站所无法拥有的。

3

3

抖音的评论区也充满了互动性,很多幽默搞怪的段子都出自抖音的评论区。有一些视频的评论甚至超过100w条。

在看完视频的途中,或者看完视频之后可以通过用户们在评论区分享的段子和生活获得快乐和刺激的延续。很多视频的笑点往往都是在评论区中被无限放大。评论区就是抖音用户们的快乐源泉。

可以说没有评论区的抖音是没有灵魂的。

爱优腾也拥有互动性的社区,比如腾讯视频的doki和爱奇艺的泡泡都是汇聚明星资源、剧集讨论和泛兴趣讨论的明星粉丝社区。

爱优腾搭建的粉丝社区也预示着粉丝经济的红利正在被视频平台察觉。

Doki和泡泡都是为饭圈提供了一个追星打call的场地,通过为自己的爱豆制作的视频,图片等内容帮助明星扩大影响力。

相比爱奇艺泡泡稍显隐蔽的入口,腾讯视频的Doki广场的入口非常显眼,就设置在菜单栏第二项。

1

| 腾讯视频的doki栏

结合腾讯视频的发电(为明星打赏的模式,下一节会详细展开)设计,可以看出腾讯视频非常看好粉丝经济的资本回报,Doki和充电的结合也将电视剧的明星效应发挥到极致。

爱奇艺的隐蔽设计可能是由于泡泡已经发展了成熟的用户根基,并且转移到了APP端,主平台不再是这些用户的主要聚集平台。

2

| 爱奇艺的泡泡圈

在这两个平台的社区中主要是以小红书式的图文形式编辑内容,泡泡更是提供了与微博的话题榜类似的泡泡UP榜和应援活动,让粉丝们可以通过为爱豆打榜获得更高的排名。

3

 | 爱奇艺的明星排行榜

对比腾讯的doki明星社区,泡泡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目前已经有了独立的APP并且内容范畴也不限于明星和影视综,涉猎娱乐、时尚等各个方面,成为以明星互动为主的综合内容社区。

目前优酷还没有相关的明星社区,爱奇艺和腾讯则已经看到饭圈的红利。

不过,doki和泡泡的影响力仍然比较局限,“微博话题榜”仍旧是粉丝们追星和互动的主要堡垒,不过将电视剧和综艺与明星捆绑,的确为粉丝追星带来了更加便捷和直接的入口。

尽管这些视频平台都拥有完善的社区内容,但是抖音、b站、和爱优腾系的社区都是基于不同的用户构成来搭建的。爱奇艺和腾讯的明星社区的用户属性更加鲜明,且只专属于一部分爱好追星的女性群体,b站和抖音的社交属性则更加开放,不过b站更多是针对ACG文化爱好者,抖音是其中社区包容度最高的。

【3】PGC平台的长短剧竞争

说到PGC平台,必须要提到爱优腾芒,他们拥有浑厚的资本实力,每年购买上百万甚至千万的剧集版权。

这些网站虽然拥有制作精良的电视剧和综艺,但也渐渐受到来自抖音和快手的微短剧的追击。

虽然很多观众仍然会一分不落的看完一集40分钟的电视剧,但很多人会选择跳跃观看,想在短短几分钟就将一部长剧看完。

观察到这种习惯的影视博主们,在微短剧还没有流行的时候,就将2-3小时的电影剪辑成几分钟的短视频,在B站、抖音和快手等平台上发布。

爱优腾系等平台曾经发出抗议,并建议封禁这些侵权的账号,毕竟花了上百万的重要IP就这样免费被他人二次剪辑播放出去,传统视频平台也很难咽的下这口气。

爱优腾系的焦虑并没有阻止短视频平台上短剧的发展。

《这个男主有点冷》、《大叔乖乖宠我》、《权宠刁妃》等狗血霸道总裁言情短剧。通过一分多钟的视频,这种冲突、反转、告白等一系列吸睛的剧情很快吸引了一大群喜好快节奏剧情的用户们。

3

|《这个男主有点冷》

从数据上来看,短剧呈现了爆发式的生长,

2020年,快手上播放量过亿的短剧已经超过2500部,数千万的快手用户们在这里感受爽文中才会出现的逆袭、穷小子、宠妃的故事。

短剧的制作时间也让传统视频网站汗颜,一部短剧从筹备到上线通常只需要花费2个月,而一部制作精良的电视剧从拍摄到上线就需要1-2年的时间。

在快餐文化的席卷下,很多快手账号都开始与米读等阅读软件合作,通过热门网文IP+古风网红+快手扶持的搭配快速拍摄。

这些短剧虽然泛着狗血和土味,却受到很多快手用户的喜爱。其中也不乏一些精品喜剧,比如德云社的岳云鹏出演的《新白胖娘子传奇》就是这样一部在快手发布的短喜剧,剧情极富喜感,且剧情有趣,收获上亿播放量。

3

3

|《新白胖娘子传奇》

短剧似乎在冲击传统电视剧的堡垒,事实上,两者的用户群体存在很大的差异,短剧更受到下沉市场的欢迎,且只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数据很亮眼。

在播放量和影响力上,很多短剧已经直逼传统正剧的数据,爱优腾芒出品的正剧和综艺仍然受到大多数人的追捧,很多人仍然无法欣赏充满狗血和土味的快手短剧。

除了在用户上的差异,长视频是如何破局的呢?

【4】激烈角逐下,长视频平台如何破局?自制内容可能是解药

前有引进IP成本过高导致亏损严重,后有短视频平台短剧的伏击。为了缩小成本,并创造差异化的内容。爱优腾等平台已经开始自制各种剧集和综艺,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打造属于自己平台的独家流量。

爱奇艺推出了去年的爆款剧《隐秘的角落》以及今年的爆款综艺《青春有你3》,腾讯视频推出《斗罗大陆》以及综艺《创造营2021》、《吐槽大会第五季》等,优酷上线《觉醒年代》《山河令》等独家原创内容。

1

 |《隐秘的角落》

这些原创剧集因为平台的独家内容,也将竞争引到了爱优腾等PGC平台内部。用户属性上的差异,也将他们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竞争隔离。很显然,爱优腾芒的最大敌人是自己的成本和同一领域的对手。

2

|《斗罗大陆》 

B站在内容上不仅是一家UGC平台,除了200多万月均活跃的UP主撑起的UGC半壁江山,B站还是一家PGC平台,不过只针对二次元ACG文化爱好者。

B站虽然买了一些纪录片、传统电影、电视剧的版权,但是作为一家发家于二次元文化的视频平台,B站清楚的明白买动漫版权才是正确的玩法。 

B站目前拥有很多动漫的独家版权,并且持续引进各种经典的番剧比如19年就拿到了《JOJO的奇妙冒险》的全系列独家版权。在B站上观看动漫的感受和在爱奇艺、优酷等平台全然不同。因为在B站上大部分都是爱好ACG文化的二次元爱好者,很多梗和段子都是圈子内独有的。

3

 |《JOJO的奇妙冒险》

B站拥有动漫的天然堡垒,通过购买独家番剧,并且限制大会员的观看权限,的确为B站赢得了很多心甘情愿冲大会员的用户。B站丰富的ACG文化氛围也将它的PGC部分越推越远,B站很快也推出了哔哩哔哩漫画,不仅引进日本的经典漫画还有很多中国原创漫画。

B站的这种氛围和文化都是短视频平台所无法复制和模仿的。这也自然为B站打造了坚不可摧的内容堡垒。

在内容这条路上,这些视频平台都将自己的用户群体看的非常清楚,并且明白什么样的内容才是最对用户胃口的。

只要沿着平台打造好的氛围和内容录像继续深耕下去,自然会将平台运营的更加风生水起。

但也有眼红短视频红利的平台曾经想要尝试短视频。比如爱优腾系曾经尝试短视频(爱奇艺“热点”,腾讯视频“热点”,优酷“发现”),但全部半途而废,且反响平平。

这也是由于用户的期望和平台输出的内容出现断裂。就像抖音突然开始做长视频,就很难让用户认可。

02. 变现能力:

广告、直播带货、电商、会员

在变现能力上,我将主要从PGC和UGC这两种视频生产方式进行分析。

【1】PGC平台变现能力单一

在变现能力上,不同平台呈现了不同的变现思路。传统视频网站仍然还是通过广告和会员费用维持营收,但是短视频平台和一些长视频网站已经开始通过直播、电商等多种方式盈利。

爱优腾芒作为传统视频网站的主要盈利手段就是会员费和广告了。虽然会员费和广告为这些平台提供了不菲的营收,但是每年花费上千万购买版权,这些平台或多或少每年都有上亿元的亏损。

1. 为什么奈飞可以避开PGC亏损的命运?

奈飞(Netflix)美国最大的PGC网站也是通过会员制实现盈利,且没有广告营收。

奈飞每年也花费不菲的金额购买版权,但是却并没有面临亏损的局面。

3

比起国内花样众多的盈利手段,奈飞的商业模式很简单:收入=用户数*单个用户订阅费。

不过要看奈飞,就必须要成为它的会员。而不是像国内那样,会员只享受提前观看和跳过广告等特权。

和爱优腾芒等平台类似,奈飞也在购买版权之后开始自制独立内容,且非常成功。比如美国政治剧集《纸牌屋》,《爱,死亡和机器人》等原创剧集都为奈飞带来了飞速增长的用户。

3

|《爱,死亡和机器人》

 2. 数据驱动奈飞制造内容

进入大数据时代后,奈飞也与时俱进,为什么奈飞的推荐算法那么精准的对你的胃口,那是因为它的内容就是通过算法衍生出来的。

在收集了热门的题材、桥段、演员形象等数据后,奈飞开始着手从大众喜爱的题材下手,用一种涌现机制的模式大量拍剧。这些数据驱动产生的电视剧总有一些会火,而只要有一部爆了,奈飞将迎来声望和用户的大量增长。

除了通过数据控制内容之外,奈飞飞速的用户增长不仅是由于它优秀的内容,也是因为它独特的会员体系。

要想了解奈飞神奇的用户增长逻辑就需要直到增长飞轮效应。颜艳春老师(春哥)曾在他的这篇文章《「互联网」下半场的两大新红利和三条新战线》中提到。

“要构造“收入增长”—“用户增长”—“增长道具”三个大飞轮,最重要的就是“增长道具”要与时俱进。

3

奈飞会员1个账号支持5个用户的10台设备同时在线,同个账户下的不同用户,都能设定各自的密码,独立性非常强。而且,奈飞的会员支持在任何设备上登录。

这些免费用户总有一天他们会成为付费用户。这就导致了奈飞总是有30-50%的新用户的CAC可能是免费获取的。

奈飞的三次增长可以从它的历史来看。它的很多战略都是未雨绸缪的。

从1.0的DVD到2.0的流媒体到3.0的原创内容。

在DVD红利下的奈飞很顺利地拥有公司的第一次增长。

之后2007年完美地进入流媒体时代,这是一个能够带来十倍速用户增长的道具,因此获得了指数版的的第二增长曲线。

直到2013年因为迪士尼和Sony将很多原版电影下架,逼迫开始拍摄原创内容,比如最著名的《纸牌屋》、《女子监狱》等原创剧集。

3

|《纸牌屋》

奈飞也因祸得福,通过原创内容开辟了第三增长曲线,截止2020年底,全球付费用户已经超过2亿,公司市值超过2000多亿美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3. 美国的奈飞和中国的爱优腾差别在哪里?

相比之下中国的爱优腾们的盈利模式就非常的多样化,但是盈利手段却远远不及奈飞。

剧集放映模式 

首先在剧集的放映上就与奈飞存在巨大差别。

奈飞的剧集都是一次性放出一整季,而国内的所有传统视频平台都是一集一集的播放,这样就会出现用户的激增和激减。

爆火的剧集会吸引新的用户充值会员,但等到剧集播放完之后,很多人也会终止续费。这也就出现了视频平台吃剧集的黄金时间红利的现象。为了最大化这段黄金时间的收益,视频平台会采用超前点播的方式提前将剧集以付费的形式播出。

比如前段时间优酷大火的《山河令》,就采用每集3元的超前点播向愿意超前付费的用户收取费用。去年腾讯大火的《陈情令》就获得1.5亿元的收益。虽然超前点播的方式受到很多观众的吐槽,但是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愿意为这些电视剧买单。

有广告和没广告的用户体验差距 

另外爱优腾系的视频平台因为主要靠广告盈利,所以在用户体验上远不及一点广告都没有的奈飞。可能是为了满足广告商的需求,近年来很多电视剧都会邀请主演或者配角在片头,片中或者片尾代言广告,让本身沉浸在剧情中的观众无比出戏。

就算是爱优腾的会员也无法避开这些嵌在剧集中的广告,首页和剧集页面的贴片广告也无法用会员避开。

所以如果中国出现第二个奈飞,单从观看体验来讲,爱优腾的生存几率非常低。

【2】UGC盈利模式多样:直播,电商,广告

比起这些PGC单一简单的变现模式,UGC平台如b站和抖音的盈利模式更加多样化。下面我将只讨论平台的盈利模式,不讨论主播的变现模式,如果您对平台主播的盈利模式感兴趣,可以阅读这篇文章《它经济》

B站:

B站有几种盈利模式,

其中最大头的是游戏运营收入,独家代理(负责游戏的发行、托管、维护、客服等全方位服务)、联合运营(只负责接入平台和推广,不提供运营支持)和独立开发(B站自主独立开发,同时负责运营)三种,运营的收益按照模式不同设置不同的分成比例;

第二种就是付费会员,b站的大部分动漫番剧都需要大会员的身份才能观看,不过充会员的人大部分都是ACG文化的二次元爱好者们。

1

第三种就是广告,虽然b站在观看UP主上传的视频和动漫番剧都不会有像爱优腾一样的广告穿插,但是b站会在拜年祭、跨年晚会等活动中加入广告,或者在首页中加入贴片广告,比如暴雪、网易的游戏广告、手机广告等。

1

第四种就是电商,在b站的菜单栏可以看到一个叫会员购的栏目,里面主要贩售ACG相关的官方周边产品。

2

第五种就是充电,“充电”类似直播中的打赏,观众可以为自己喜欢的UP主充电,金额不限。B站将收取三成的渠道服务费,其余的七成费用则会由UP主本人收取。

3

第六种就是直播,目前b站是按照5:5的佣金分成与主播分红。粉丝进入直播间并关注主播之后就会获得粉丝勋章,在直播间的互动越多则粉丝勋章的等级越高。

粉丝可以通过金瓜子,充值舰长等方式为主播打赏,这跟在斗鱼平台的主播盈利方式类似。

3

主播也可以通过参与官方活动的方式进入主播排行榜,即可获得官方的资源奖励和曝光度。

抖音:

抖音平台的变现模式也非常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就是广告,抖音的星图就是一个专门嫁接抖音达人和广告合作商的渠道。

3

当主播的粉丝达到10万以上后,就可以入住星图。在星图中,主播可以选自合适的广告任务,广告商也可以在星图上查看各种主播的数据来寻找合适的带货达人。抖音作为一个中间人,则会从广告的转化中抽取佣金分成。

第二种就是电商带货的佣金抽成,也是目前抖音最为稳定的盈利模式。

3

毕竟如果用户在刷抖音时10条里面6条都是广告的话自然会对平台产生反感,但是带货的模式则更加隐形。通过抖音流量变现的电商行为都会被抽取一定的佣金。

第三种就是企业服务,如蓝V,抖音小店保证金和MCN机构上交的平台费用则只占了抖音收入的一小部分。 

第四种就是直播打赏的费用,这和b站和快手等平台的逻辑相似。都是通过粉丝刷礼物的方式来实现盈利。

3

抖音在个人主页的关注入口处都已经关联了商品橱窗,官方旗舰店连接等入口。将账号尽可能的商业化,这也是抖音在盈利能力上如此强大的原因。

快手的盈利模式与抖音类似,这里就不再赘述。

总的来说,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这样的盈利模式多变,且非常稳定。B站虽然仍然在财政上属于亏损的状态,但是随着用户的不断增长和活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实现盈利。

爱优腾芒:

3

爱优腾系本身视频内容属性就同质化严重,每个平台都处于微妙的竞争状态。如果腾讯今天搞了短视频,那么不出几日爱奇艺和优酷也会迅速“抄作业”,以免被竞争对手落下。

为了不被新兴公司落下,爱优腾等老牌视频平台也开始向b站等年轻公司学习。

最近,腾讯就学习了b站的给UP主充电的模式,在某一些特定剧集下方设置了给明星角色“发电”的设置。这跟直播中的打赏类似,平台也会给发电排名前三的粉丝发放主演亲笔签名等福利。

112

目前爱奇艺、优酷和芒果TV还未上线类似功能,不过可能不久之后就会看到他们的“抄作业”成果。

爱优腾芒的前景则有一些堪忧,虽然腾讯和优酷背靠腾讯集团和阿里这两座大山,但是如果仍然无法找到自身的盈利爆发点的话则无法实现营收的增长。

爱奇艺因为没有任何的靠山情况更加严峻,虽然这几家已经开始学习奈飞开始自制内容,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仍然无法达到盈利的效果。

2019年,优酷平台已经实现了自制内容超过50%的良好成绩,2020年,爱奇艺和腾讯也有了20%左右的自制内容。

芒果TV作为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和湖南卫视合资成立的电视购物品牌“快乐购”,综艺的自制能力非常突出。

其自制综艺已经达到80%的惊人成绩,如近几年爆火的几款芒果自制综艺《妻子的浪漫旅行》、《密室大逃脱》、《乘风破浪的姐姐》和《明星大侦探》等。

1

|《明星大侦探》

芒果将目光聚焦在热爱综艺的女性群体身上,比如去年大热,并为芒果TV带来5亿元营收的《乘风破浪的姐姐》都是以女性独立为题材的综艺。

2

爱优腾在综艺实力上仍然略逊于芒果TV,但是在电视剧的制作能力上却更加优秀。

结语

随着视频化的风潮降临,各个平台都开始朝着各种方向努力奔跑,试图通过差异化的打法赢得用户的青睐。

在深度分析各视频平台后,我发现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观众群体,每个能在市场中生存下来的平台无疑都吸引了属于自己的那一拨用户。

在营收上,PGC平台爱优腾系仍然需要努力开发更多的自制内容,为平台打造独特的内容堡垒,而b站、抖音、快手等UGC平台在营收模式上已经趋于成熟和平稳。

直播打赏、充电、广告、电商、会员都是视频平台的核心变现玩法。

未来如果爱优腾芒任何两家合并,都有可能出现双寡头的局面。

不过,视频化也已经成为目前信息最为完善的形态,随着VR等全息技术的开发,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体验到五感都可以参与的信息体验,这种体验或许会成为颠覆所有信息的未来。

参考资料:

【1】中长视频盈利临界点之谜,陆玖财经

【2】爱优腾竞品分析:三大视频平台如何布局?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3】一文看懂B站的商业模式、竞业逻辑与变现方式,新征程

【4】爱优腾自制剧大战:隐秘角落里的庆余年,新浪科技

【5】爱优腾巨亏百亿,它是怎么年赚20亿的?,互联网咸鱼君

【6】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竞品分析,艾李

【7】在快手里看短剧,获得1分钟粗糙而猛烈的刺激丨反光镜,36氪

【8】B站(哔哩哔哩)用户画像分析,火烧云数据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春哥亲讲(ID:chungeTalks),作者:晓小侠

可行性研究报告
春哥亲讲

本文作者信息

春哥亲讲(财经自媒体)

关注(619)赞(0)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