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女性寿命长?因为她们会做饭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一线科普 来源|一线科普(ID:yixiankepu)
在大多数家庭里,应该都是妈妈做饭,这可能成为长寿的一个原因。
2020年4月9日,中国台湾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期刊Public Health Nutrition在线发表了一篇名为《Cooking frequency may enhance survival in Taiwanese elderly》的研究论文,中文译名是《做饭次数提高中国台湾老人的存活率》。
研究表明,在家里经常做饭的人,往往能够活的更久。
不做饭的几个理由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只有不到一半的家庭会做饭,营养学家对这种情况很担心。
不做饭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例如,不会做饭、缺乏自信、没有食材、没有烹饪设施等。
相反,人们喜欢点外卖来填饱肚子,但某些弱势群体(如老年人)的饮食就会受到损害。
多做饭,寿命长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调查了人们的烹饪习惯。
结果发现:
将近一半(43%)的人从不做饭;
17%的人每周只做1-2次饭;
9%的人每周做3-5次饭,而31%的人每周做5次饭。
在之后的10年内,一共有695个人逝世。
在对他们的烹饪习惯进行分析后发现,做饭次数越多的人,寿命越长。
未婚妇女最爱做饭
其中,未婚妇女是做饭最多的人,同时也是寿命最长的人。
实际上,她们喜欢独自生活,不喝酒也不吸烟,出行时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步行和骑自行车出行。
除了做饭更频繁之外,这些女性的饮食中含有更多纤维素,以及更低的胆固醇,因此,她们的饮食也更有营养。
无论是为自己做饭,还是为配偶或其他家庭成员做饭,研究发现,这些女性的寿命都更长。
至于不会做饭或不常做饭的男性,他们则更有可能在年轻时猝死。
做饭是种健康的行为
作者指出,女性不只是为自己或他人做饭,她们还可以从烹饪中获得长寿的秘诀。
很明显,烹饪(做饭)是一种健康的行为。
食物所提供的健康因素不仅限于营养成分,而且还延伸到食物链的每一步,从生产到采购,从准备到进食。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017/S136898001200136X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线科普(ID:yixiankepu)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