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未平,埃博拉又起!致死率超60%,2020年太难了

BioWorld

作者|BioWorld  来源|BioWorld(ID:ibioworld)

2020年6月1日,非洲刚果(金)卫生部长隆贡多称,该国西北暴发了新一轮埃博拉疫情,这是自1976年以来刚果(金)第11次发生埃博拉疫情。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赛也确认了这一埃博拉新疫情,并透露目前已发现6名感染者,其中4人已死亡。

1

2018年8月,刚果(金)暴发第10次埃博拉疫情,这次的埃博拉疫情持续了19个月时间,这19个月里,共有超过4500人感染,导致2264人死亡率,死亡率超过65%,使其成为历史上第二大埃博拉疫情。仅次于2013-2016年在西非流行的埃博拉疫情,当时造成超过11000人死亡。

2

2020年3月3日,刚果(金)最后一名因埃博拉病毒而接受治疗的病人 Semida Masika 出院,世界卫生组织WHO及时宣布了这一好消息,称人类取得了对抗埃博拉疫情的阶段性胜利。这是这场埃博拉疫情19个月以来,首次没有活跃病例。

然而,第10次埃博拉疫情结束仅不到三个月时间,第11次埃博拉疫情再次暴发。

1976年8月,刚果(金)的扬布库镇(Yambuku)的一个名叫一个名叫Mabalo Lokela的人突发高烧,最初,医生认为他是感染了疟疾,但他在经历了两周的呕吐、呼吸困难,以及眼睛、鼻子和嘴巴出血等可怕的症状后不幸去世。

更不幸的是,许多人接触他的人也被传染,整个村子90%的人因此相继死亡。其中一个死者是比利时的一个修女,这引起比利时医生Peter Piot的注意,Peter Piot前往刚果(金)后确认这种可怕的传染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但该病毒还没有名字,Peter Piot以第一位感染者所在地附近的埃博拉河命名了该病毒,即埃博拉病毒。

这个命名注定了埃博拉河的命运,让埃博拉河这一原本具有重要旅游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河流变成了恐怖的代名词,埃博拉河没有错,却成了受害者,永久承受了污名化的代价,这也是我们坚决反对用武汉病毒来称呼新冠病毒的原因。

3

埃博拉河

此后的40多年里,非洲共发生了十起大大小小的埃博拉疫情。刚果茂密的热带森林是埃博拉病毒的天然病毒库。40多年以来,埃博拉病毒神出鬼没,每一次出现都导致巨大的恐慌和人员死亡,然后,病毒消失的无影无踪,只待下一次暴发。

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能确认埃博拉病毒到底从何而来,也不清楚它的自然宿主到底谁。

2017年3月,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团队首次在我国云南的蝙蝠中发现了埃博拉病毒,表明蝙蝠是埃博拉病毒的重要储库。

2020年2月,Nature Communications 杂志的一篇论文首次证实马尔堡病毒的自然宿主为埃及果蝠,马尔堡病毒是埃博拉病毒的近亲。

这些研究表明,蝙蝠极有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因为目前刚果(金)东部地区仍在爆发国内战争,很难追踪疫情,而且,新冠病毒也正在包括刚果(金)在内的非洲大陆蔓延,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埃博拉——全世界最恐怖的病毒

3

埃博拉病毒结构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烈性传染病病毒,1976年第一次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病毒能引起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而艾滋病病毒也只有3级。

埃博拉病毒是世界上最恐怖的病毒(之一),有些患者在感染埃博拉病毒48小时后便不治身亡,而且他们都“死得很难看”,病毒在体内迅速扩散、大量繁殖,袭击多个器官,使之发生变形、坏死,并慢慢被分解。病人先是内出血,继而七窍流血不止,并不断将体内器官的坏死组织从口中呕出,最后因广泛内出血、脑部受损等原因而死亡。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BioWorld(ID:ibioworld)

可行性研究报告
BioWorld

本文作者信息

BioWorld(科学类自媒体)

关注(8748)赞(1)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