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前三的开源硬件方案供应商,矽递科技发力智慧农业

35斗

作者|鞠佳家 来源|35斗(ID:vcearth)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中国智慧农业的潜在市场规模有望由2015年的137亿美元增长至26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3%。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2020年我国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比例要达到17%。

以此观之,中国即将迎来智慧农业转型的关键期,耕地资源的紧张让中国农业发展只能从技术突破,寻找更加高效、集约的生产方式,这其中也催生了大量的创新机会。

深圳矽递科技,成立于2008年,专注提供各行业的物联网硬件解决方案,是全球前三的开源硬件方案供应商。总部在深圳,同时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地设有分公司,主要为全球智慧农业、气象环境监测、智慧城市等行业提供高效的物联网硬件解决方案。

公司在2013年和2015年分别进行了A轮和B轮融资,总融资规模超亿元,投资机构包括IDG资本等。近期,矽递科技智慧农业事业部总经理蒋宇接受了35斗的采访,介绍了矽递科技在智慧农业方向的布局情况。

1

矽递科技智慧农业事业部总经理蒋宇,图片来源:矽递科技

从开源硬件厂商到行业解决方案提供者

蒋宇1984年出生于重庆,2009年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同年加入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芯片、移动支付等技术的研发工作,并于2013年担任产品总监。2014年加入深圳矽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历任产品总监、副总经理、事业部总经理。工作期间,著有多项发明专利,获中国专利金奖一项,为深圳市地方领军人才。蒋宇具有10余年物联网硬件行业相关经验,熟悉全球物联网发展趋势。

蒋宇介绍,矽递科技早期主要从事开源硬件相关的业务,为全球硬件开发者提供模块化的快速开发工具,使设计者能根据创意,简单快速地开发出产品原型。随着客户的成长,该公司顺应客户的需求,逐步开展定制服务、量产服务。打造了服务全球物联网项目的一站式硬件解决方案平台。

目前,矽递在开源硬件行业中名列全球前三,亚洲龙头,其与顶尖的技术公司如微软、英特尔、德州仪器、英伟达等有密切合作,积极支持像RISC-V、Arduino、Mozilla、LoRa等开源技术社区的发展。矽递科技还创办了深圳第一家硬件创客空间——柴火创客空间,以鼓励跨界交流与协作创新。2015年李克强总理到访柴火创客空间并成为柴火荣誉会员。

目前矽递科技团队近300人,主要由80-90后组成,近一半是研发人员。核心技术骨干人员多为资深半导体、电子及电子制造业、互联网背景,来自英特尔、富士康、华为、中兴、腾讯等知名企业,多名专家享受政府特别津贴。

成立以来,矽递科技及团队屡获殊荣:2013年,矽递科技创始人潘昊进入福布斯“30岁以下30人”名单;2014年矽递科技成功研发全球首款开源模块手机Rephone;2018年,矽递科技发布SenseCAP系列产品;2019年,SenseCAP获得“智慧农业年度创新产品”荣誉。

回溯发展过程,矽递科技发现各行业的智能硬件生态逐渐成型,早期较多的客户是硬件背景,非常了解相关的硬件,需求也比较明确,有目标地定制一些硬件,比如智能语音终端、宠物追踪器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联网生态逐渐成型,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行业需求被挖掘出来,大量系统集成商、大型企业IT部门出现大量需求。这些客户多为软件背景,客户不懂硬件,所以需要有软硬件整合经验的公司帮他们提供解决方案,矽递科技从而催生了行业解决方案业务。

矽递科技从大约4年前就开始做很多解决方案能够让纯软件背景的人可以快速实施物联网项目,例如respeaker智能语音方案,在智慧医疗、房车市场都有批量出货;和亚马逊云合作,推出Rebutton,做智能按键的IOT方案,这次新冠疫情海外很多医院基础设施跟不上,向矽递订购了大量的Rebutton做医院内部的各种信息传递。

同时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矽递科技在2017年前就开始接触智慧农业市场,最开始为联合利华、杜邦等农业公司定制一些智慧农业解决方案。这些项目的经验积累,最终成为SenseCAP产品线。同时也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锁定智慧农业市场机会,智慧农业板块成为矽递科技最重要的业务板块之一。

工业级物联网产品在农业领域的多场景应用

矽递科技的拳头产品为SenseCAP,这是一套工业级的户外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可实现大规模、远距离和超低功耗的环境数据采集,包含易部署、免布线、开箱、即用等特性,安全可靠的云平台和数据API服务。它是一套由各种专业传感器组成的系统,采用LoRa/2G/3G/4G/NB-IOT等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在智慧农业领域,该系统主要应用在农业气象、畜牧养殖、环境监测等场景应用。

1

SenseCAP从推出到去年年底,在全球已经实际部署了100多个项目。在这些项目中,无一例外都是和系统集成商合作,完成实际落地。矽递科技官网详述了部分应用的细节,比如广东河源市仙坑村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喜茶智慧茶园项目、四川雅安蒙顶山的智慧生态茶园气象环境监测项目,德国柏林Husqvarna智慧公园项目、美国Davey Tree智慧园林项目等。

3

矽递科技蒙顶山智慧生态茶园项目

与此同时,矽递积极参与智慧农业AI方向的探索工作,从2019年开始,矽递科技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相关团队合作研发基于环境数据的AI算法,并参与腾讯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办第二届“国际智慧温室种植大赛”,积极参与大数据+AI的技术探索。

3

SenseCAP设备安装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现代智能温室

智慧农业市场前景广阔但挑战颇多

《全国物联网发展报告》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开展了农业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研究示范,实现了物联网在农业生产、资源利用、农产品流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等领域的实践与推广,形成了一批良好的产业化应用模式,推动了相关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在农业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研究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通过农业资源与环境监测、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等环节的信息实时感知获取、传输共享与无缝交互等实现农业产前科学合理布局规划、产中精细管理与精准作业、产后高效快捷流通与质量安全溯源等目标。

通过物联网获得农业各个阶段的数据,可以建立植物和动物生长模型,结合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将经验论、非标准化的农业变为有清晰模型、因素可控的生产方式。

而随着物联网、5G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智慧农业的适用范围和市场规模也将更加广阔。在35斗此前针对5G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调研中,蒋宇表示物联网底层技术的发展,本质上是以更低的单位能量传输、处理和存储信息;物联网行业规模的发展,本质上是提高通信带宽的要求。5G的落地,向着解决上述两个本质问题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从现在可见的场景看,农业无人机、农业机械的无人化,远程高清动植物诊疗将会被5G直接赋能。物联网设备随着5G的覆盖,能耗降低,可部署数量能上升1到2个数量级,使得针对农业生产中变量的精细化监测成为可能。

从具体落地时间看,4G在中国的覆盖花了6到7年,预计5G的建设周期会比这个时间更长,不论对农业还是其他行业,都将是一个渐进的突变过程,大家将有难得的多次迭代创新机会,更多杀手级应用将通过这个过程被创造出来。

智慧农业市场前景广阔,但挑战与机会共存,具备核心优势是经受市场考验的前提。矽递科技作为一家科技企业,首先是自身的技术积累,在全球有数百个物联网设备项目的成功实施经验,对于物联网硬件有更深的理解,特别是在低功耗产品及一些传感器上做了深入地研究。

其次,矽递拥有自建的生产、品控及物流体系。并不是所有的物联网项目都是大批量的,智慧农业相关产品也是如此。量小并不意味着不重要,自建生产线及品质管理体系可以满足少量,多样的实际需求,更快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

第三,矽递积累了良好的品牌知名度,以及丰富的物联网方案全球销售渠道,在全球拥有超过200家分销渠道。在电子分销行业中比较著名的Digikey、Mouser、Arrow等公司,均是矽递的客户。通过这些渠道,矽递科技物联网硬件解决方案可以快速铺货到全球市场。

最后提到公司未来发展规划方面,蒋宇说到,矽递科技未来会坚持“做靠谱的全球物联网硬件与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定位,持续耕耘。而矽递现在和未来投入最多的行业,会是农业物联网领域,并且希望2020年在农业物联网这个细分市场上建立矽递科技的口碑。

蒋宇同时强调,矽递科技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开放体系,希望有更多农业物联网领域的同路人,特别是致力于做靠谱的传感器产品的公司、研究机构、个人,带上靠谱的技术和产品,和矽递一起开拓国内、国外智慧农业市场。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35斗(ID:vcearth),作者:鞠佳家

可行性研究报告
35斗

本文作者信息

35斗(未来农业服务平台)

关注(47018)赞(0)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