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拆解·三节课】如何用精细化“训练营+社群”模式,进行高流量转化

校长邦

作者|芝麻 来源|校长邦(ID:xiaozhangbang)

导语:

低价(免费)训练营转化高客单价课程,已成为教育行业获客及转化的一大利器,从2017年至今,“训练营模式”的基本转化套路已经定型,但是各家转化率却天差地别,有的依靠该模式单月收入过亿,有的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转化率却低得可怜,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接下来校长邦将推出系列【案例拆解大法】,作者通过亲身体验不同的优质训练营,为大家拆解其运营逻辑,寻找打动客户的细节,从而为更多想利用训练营模式招生或者提升训练营转化率的机构,提供一些思路。

01

训练营模式基本流程

训练营在整个教育行业风靡已久,实乃教育机构实现招生的一大利器。有很多在线教育机构凭借一套训练营打法脱颖而出,这里面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教育机构:长投学堂、宝宝玩英语、核桃编程、河小象、python小课、三节课……

l 斑马英语:9.9元斑马英语体验课(目前更改成0元体验课),依靠社群转化模型,成为少儿英语赛道黑马,单月营收过亿

l 核桃编程:核桃编程核心转化模式基于 9元 核桃编程营,创业两年,编程赛道前3,截止到2019年8月,核桃编程同期在读学员超过65万人,单季度增长突破85%;2019年暑期班,核桃编程营收超过1亿元;

l 长投学堂:核心招生模式基于 9元 14天小白理财训练营,年营收过5000万,理财赛道第一。

这些机构凭借一套打磨的足够细致的训练营,实现了获客成本的降低,课程转化率的提升,从而大幅盈利。在当下这个资本寒冬期,这些教育机构仍能保持充裕的现金流,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

那么这些训练营基本模式是什么呢?

简单概括来说,任何训练营产品都是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引流(多渠道)第二步:群服务(课程设计+服务体系+销售动作)第三步:转化(群内转化+1V1私聊转化)

2

引流:分为渠道和每个渠道的具体方法,不限于线上或线下,主要是从公域流量转移到私域流量(社群和私人号),核心就是整个设计链路顺畅,减少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不适感,降低流量损耗 。由于本文主要从群服务和转化来拆解,所以这一步暂不做详细描述。

群服务与转化:训练营课程的设计方式与机构常见的导流课相似,一般4-7节,周期1-14天,客单价一般0元-49元不等,课程一般为录播,由助教在群内督促学习,并完成转化。

02

拆解三节课案例

【案例名称】三节课18元4天实战训练营

【转化目标】5999元正价课

【三节课背景】

三节课是一所以提升职业能力为目标、倡导终身成长的在线新职业大学。创立于2014年9月,2019年5月完成了新职业教育领域单笔最大(1.3亿)融资,成为“新职业”赛道黑马。

三节课从2017年开始全力打磨【训练营】,通过完善服务细节做到一个月转化率翻4倍,转化周期缩短1/4,目前课程升级后,核心课程单价已涨至3999-5999元,主要的转化方式依旧是短期低价训练营。

所以下文就是通过作者的亲身体验,拆解三节课某个核心课程的训练营,来还原其操作模式,寻找其中有利于转化的亮点。

上课前→购买

扫码报名后跳转到课程购买详情页(图1)——购买课程——付款后——

1、页面提示:添加班主任,(图2)若直接点击去上课,再次跳出添加班主任(图3)

2、收到报名成功的短信,并再次提醒添加班主任微信(图4)3、公众号推出模板消息,提示报名成功(图5)——点击去上课,跳转到填写【学籍表】,开始对用户打标签,方便后续运营——填写完跳转到上课界面,课程都是提前录制好的,但是需要跟着训练营的节奏每天解锁一课,这个也对到课率有帮助。

33

还有一个细节,如果在购买课程后没有添加班主任微信,系统将反复推送模板消息,笔者当天因为没有添加个人微信,收到了4条推送,这样的强触达可以极大提升用户添加个人微信的成功率,也是保证了后续的到课率。因为已经是购买了课程的用户,所以一般也不会把这种信息视为打扰。

3

上课前——添加班主任微信

添加班主任微信后会立刻收到信息,主要包括:班主任自我介绍、班级群建立时间、上课须知(课程针对人群、课程目标、体验课内容、课程学习形式、督促跟班学习和写作业的话术)、第一天课程入口。

其中课程须知写的非常好,内容全面,基本用户看完就对整个训练营流程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知,督促跟班学习和写作业的话术用F&Q的形式展示,有条有理,让人容易接受;同时课程解锁是随着课程进度来的,并不能提前解锁,这两条也是为到课率服务的。

6

群服务——搭建4天学习计划

6

群服务——群内关键人物设置

1、班主任(并不是传统的客服,而是本身有丰富运营经验的助教,有老师属性)

2、活跃用户(可能是公司内部员工,数量不确定,用于炒热群气氛,引导购买)

2017年三节课开始尝试社群转化的时候,一般还会在群内放大咖,那么就是大咖讲课,助教辅助,现在都是用户自己上课,班主任做群内分享,或者有时候请大咖做分享,两种方式都可以,但是现在用班主任分享的形式,且话术都是打磨好的,可以大大提升运营效率。

上课中:群内主题分享+作业+转化

按照上面表格的课程安排上课,就不再做流程描述,主要是亮点细节部分拆解:

1、从开课当天中午开始陆续邀请入群,除了最开始的群公告,直到19:00不再有其他信息。笔者个人比较喜欢这一点,因为之前自己运营或者进群听课的时候,每来一个用户就@一次,导致很多用户反感,在开课前就屏蔽了群。所以这样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用户的打扰。

2、开课前群禁言(没有该强制性禁言功能,可以在群公告上强调),减少开课前群内无用信息刷屏。

8

3、在群内对客户进行了两轮打标签动作,第一个是开课前要求改昵称,第二个是开营仪式结束后给出自我介绍模板,亮点1:班主任让大家做自我介绍的话术【说不定我们班级群里有潜藏的HR或者大佬,伺机准备挖人呢?】 亮点2:班主任在群员做自我介绍的同时逐个@回复,会让人觉得被关注到了,也会对课程有期待。

8

4、从多个点提升到课率、完成作业率:A、私聊话术和课前须知都强调班级很重要,按时上课与完成作业很重要 B、每天上课分享都强调一遍 C强调的话术让有说服力。

8

5、炒热班级氛围:每次班主任让大家完成动作都让群员语言接龙;单独@回复;另一方面也是对群内成员的强提醒,并产生从众心理发言并听课。

1

6、 每天早上在群内发早报,增加了用户对群的粘性,起码这几天对群增加了关注。

1

7、 每天课程结束后,在21:04都会收到班主任的私聊信息,包括今天开营全部内容的PDF文件,并且话术设计得非常贴心,让人不看都不好意思。

1

8、转化动作不仅是最后一天做,而是落实到每一天群内分享,直接做到了课程设计中,有了这些铺垫,也不会让最后一天的售卖动作显得突兀。

1

课后继续转化

群内:

在通关仪式结束当天,告诉大家群内早报依旧会持续发送,让大家不要退群,相当于给他们再争取很多天的群内转化时间(后面半个月的时间,用了两种促进转化的动作:福利快到期提醒+大咖专题直播)目前群改名了,但是一直没有解散,每天发早报,而且还有人在活跃。

1V1私聊:

1、将用户沉淀在个人微信持续跟进转化,对于没有当场转化的客户,他做了三个动作:A.提醒课程到期时间,促使听课 B.用大咖直播吸引 C.用价格优惠信息吸引 D.用其他课程吸引。启示:要善于挖掘潜在用户的个性需求,买了引流课说明客户有购买意向,要想办法知道用户为什么没有当场成交,以及他关心的点到底在哪,可以尝试用产品的各种卖点去试,但是需要控制频率,以免引起用户反感。

2、有一个细节,笔者在咨询班班自己适合哪门课的时候,他没有一次性把课程罗列给我,而是先咨询我的情况,并根据我的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分析,与课程进行了匹配,最终推荐了1-2门课给我,这个细节让我对他推荐的课程更加信任,更容易冲动下单。

03

可复用亮点回顾

体验了三节课的训练营全流程,笔者感触最深的几点有:

1、引流课设计是转化成功的必要条件,这不仅是几天的简单分享,而是需要和后续高价课紧密关联,并充分体现课程的优势和卖点,需要非常精密的设计。

2、转化动作贯穿始终,无论是课程中,还是群内和私聊的互动,不要仅仅将转化动作放到最后一天,减少中途用户流失。

3、注重提升到课率的小细节,因为训练营的转化率很大程度依赖于用户那几天的体验,只有当用户参与了,才有可能产生转化。

4、一切从用户需求出发,注重服务的温度:即使你的课程再好,如果还没有让用户觉得自己需要,一味的推销只会让人反感。所以无论是课程设计、群内互动、私聊互动的话术需要精心打磨,让销售的语言充满关怀和温度。

5、注重训练营后续的转化,规划好节奏和内容,对于没有当场转化的客户,一定要尽可能沉淀到个人微信,通过不同的内容去触达用户。

虽然各家【训练营】的大框架和基本流程都差不多,但是转化率提升的关键就藏在这些细节中,不断了解行业内做的好的案例,打磨自己的训练营产品,相信你的机构也能做出高转化率训练营产品模式!

PS:这是一个系列哟,后续还有更多案例拆解,欢迎关注。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校长邦(ID:xiaozhangbang),作者:芝麻

可行性研究报告
校长邦

本文作者信息

校长邦(校长的学习与交流平台)

关注(30769)赞(0)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