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4》或是“战狼们”的新参考
作者|冒诗阳 来源|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
《叶问4:完结篇》自12月20日上映至今,始终稳坐日票房冠军的位置。根据拓普数据统计,该片在刚刚结束的一周中拿下3.4亿票房,蝉联周票房冠军。受此带动,截至12月30日,影片国内票房已超过6.92亿元。
除了国内的热映,《叶问4》登陆海外后较好的口碑同样值得关注。在美国,该片获得烂番茄新鲜度89%;在马来西亚,《叶问4》上映三天获得票房近1050万马币,打破了华语电影在该地区的开画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马来西亚票房最高的华语电影,正是“叶问”系列的前作《叶问3》。
在海外,叶问被译作“IP MAN”。自上映以来,该系列一直在海外拥有较好的口碑。其中在烂番茄上,系列中口碑最高的是《叶问2》的96%,最低的一部《叶问3》新鲜度也有78%,开篇之作《叶问》的新鲜度则为85%。
这背后,一方面由于海外市场对硬核功夫片一贯需求旺盛,功夫题材又是香港导演在海外成功的标签之一。而对打斗场面的展示,正是《叶问4》的核心卖点之一。综合观众对影片的诸多评价,“打戏”被认为是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内容之一,网友评价“拳拳到肉”、“很过瘾”。
其中,《纽约时报》评论称“在影片的最后较量中,谁将赢出一点都没悬念,但观看甄子丹的动作戏足以令人兴奋不已”。由于精彩的打戏,很多观众甚至可以原谅影片情节上的些许漏洞。即便影片“基于对历史的松散改编”,且“充斥着与主线无关的各种角色和副情节”,仍然不影响高口碑。
另一方面,影片巧妙的把握了民族情绪,结合时下热点,既不致于引发海外观众反感,又能够撬动海内外华人的观影兴趣。
与前三部作品不同,《叶问4》对抗的大背景设置在美国,打斗对象为美国军方,因此影片在国内的热映,不可避免的迎合了中美之间种种的对抗情绪,这也是影片能够在国内获得高票房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与《战狼2》和《红海行动》对民族情绪教条且狭隘展现不同,《叶问4》则包含更丰富的价值观。
其中,叶问斗争的主要对象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巴顿,影片并未将这一角色设置为普通的当代“美国人”,而是一个典型的种族歧视者,一个白人至上者,这显然已不符合当代主流价值观,叶问向其发出挑战拥有绝对的正当性,更像是对于不公正遭遇的反抗。
其次,叶问打斗的对象并不单以国别、种族为划分依据,而更像是对一类观念的反抗。
故事情节中,站在主角叶问对立面的不只是美国军官,还包括中华公会的武师,武师们对于美国人的歧视习以为常,甚至嘲笑叶问不懂得美国风俗,但叶问仍然认为,即便面对误解和歧视,仍然需要走出唐人街,与外界保持沟通,而不是一味接受不公正待遇。这既是当地华人的权利,也是他们的责任。
事实上,整个叶问系列仅几部作品中,虽然对各类不公正的设定仍然是陈词滥调,但影片对中国功夫背后核心价值观的解读却是一以贯之。
一方面强调沉稳、低调、隐忍。在前作《叶问2》中,主人公告诫徒弟,“贵在中和,不争之争,阿梁你学的是拳脚功夫,我想要你学的是中国武术的精神,贵在修养。”
但另一方面,叶问也解释了在何时应该出手,在《叶问3》中,叶问曾经说过:“社会是不公平,但是在道德面前,应该人人平等。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是有心人的世界。”
正是由于影片对民族价值观更符合世界潮流的展示方式,让《叶问4》在迎合国内民族情绪、收获高票房的同时,并未招致海外市场的反感,在海外同样获得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相比之下,《战狼2》《红海行动》等影片虽在国内获得高票房,但在海外却纷纷“扑街”。
如何迎合民族情绪,《叶问4》或是本土与海外观众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作者:冒诗阳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