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不顺、京东动荡,都是物流基因惹的祸?

刘旷

2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刘旷(ID:liukuang110),作者:刘旷

最近,顺丰和京东频频水逆。

3月16日顺丰发布了2018年财报,2018年顺丰实现营业收入909.43亿元,同比增长27.6%;归母公司净利润45.56亿元,同比下降4.5%;扣非净利润34.84亿元,同比下滑5.92%。据悉这是顺丰自2016年借壳上市以来首次遭遇年度净利润下滑的情况。近期又有多家媒体报道,顺丰优选正在面临关店潮。

而京东好像也不太好过,近期一直处在热搜风口,裁员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实际上,去年下半年开始,京东就开始过冬了,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京东的净亏损从2017年同期的9亿扩大到了48亿。这个冬天对于京东来说,似乎有些漫长。

顺丰和京东究竟怎么了?

照搬物流思路经营电商,顺丰优选出现水土不服

前些年电商市场正处红利期,于是快递“一哥”顺丰也想趁着风口在电商界分一杯羹。

据悉,2012年顺丰嘿客上线,2015年更名为顺丰家,紧接着2016年与顺丰优选合二为一,于是便有了现在线上线下全渠道的顺丰优选。有观点认为,顺丰掌舵人王卫是想利用其强大的顺丰快递网络、线上交易平台以及线下实体店,通过三者三位结合来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

看上去都非常美好,进军电商也被看做是顺丰拓展业务的一项重要决策,但实际上顺丰优选的发展道路不算太顺。近日,多家媒体报道,顺丰优选在上海、武汉、青岛、成都等地的门店相继关闭,只保留北京与华南地区的部分门店。对此顺丰回应称,本次是对部分线下门店的经营区域调整,同时这拨关店潮也被认为是顺丰布局电商近十年来的一次重大调整。

但隔行如隔山,且顺丰进军电商市场的试错成本较高,相关数据统计,顺丰优选为电商这门课交付了10亿+的昂贵学费。不难理解,顺丰的优势是物流而非电商,然而也正因为顺丰强大的物流基因,以经营物流业的方式去经营电商,最终才乱了阵脚。

其中,顺丰优选的门店选址就是按照物流业的经营逻辑去进行的,即根据消费者的群体分布来确定选址。顺丰快递的开店选址主要选在社区,而顺丰优选依照顺丰快递的开店逻辑,也将大部分店面设立在居民社区处。

然而这样盲目的选址开店,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加重了企业运营成本。再者顺丰着急布局商业,只想着全国跑马圈地占领市场,却忽略了势力四起的社区竞争对手。比如线下已经成熟的品牌7-11、美宜佳等。

加之国内的其他快递企业也在积极拓展商业布局,2015年韵达推出电商平台优递爱、2016年申通推出巨贤百味、2018年百世快递推出社区便利店百世邻里等等。这也就不难理解顺丰在商业布局上是如何烧掉十几个亿的了,一来创新的业务需要顺丰以快、准的方式抢占市场,二来与同行的竞争更需要顺丰加大对商业的投入。只不过这也让顺丰进一步陷进了布局、烧钱、再扩大的店面铺张的循环。

况且,从“送货”思维转变到“卖货”思维需要时间成本去沉淀。然而从顺丰布局嘿客调整到布局顺丰优选,顺丰并没有将时间成本算好,匆匆忙忙地布局电商,也为顺丰接下来的门店战略调整带去了不少历史遗留的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顺丰在电商修正的道路上还要走上很长一段时间。然而因为物流基因惹了麻烦的,除了顺丰,还有京东。

股价下行、亏损严重,京东动刀物流

2018年的京东,是风雨中前行的京东。

如今的电商市场经过十几年的沉淀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电商业务增速的放缓也越来越明显。而京东在这个既定事实中经历了股价多次下跌,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1月29日京东每股价格曾达到史上最高的50.68美元,然而从6月下旬开始京东股价持续下降,甚至在11月23日降至了19.27美元,逼近上市的发行价19美元。

股价持续走低意味着资本对京东渐失信心,这令京东不安。但往往“祸不单行”,一边是股价持续走低,另一边京东的用户数也发生了减法变化。

艾瑞3月份的数据显示,手机淘宝、拼多多、京东的的月度独立设备数分别达到了59895万台、31190万台、23987万台。其中淘宝、拼多多均有环比增幅的现象,而京东则环比下降了1.3%。虽说京东和阿里的差距一直存在,但现在看来京东显出增长疲态了,甚至已经被年轻的拼多多赶超。

股价受损、用户出走、加之电商红利见底,多方压力致使京东的担子是步步加重,为此京东不得不在员工架构以及薪酬方面进行调整。京东的动荡某种程度上可以归咎于市场大环境,毕竟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为了开源节流裁掉部分员工也属正常现象。

不得不提的是,据了解京东物流是行业里率先为全员缴纳五险一金的企业,且缴纳的金额基本高于同行。但反过来看,人力成本过高极容易导致营收利润增速放缓,因为截至2018年底,京东的正式员工数已经达到了17.8万人。

再者,京东能在电商界脱颖而出与它成熟的自营物流不无关系,京东自营物流的优势在于配送速度快和服务机制完整。但光鲜的形象需要资本持续地支持,也就意味着京东自营物流的投资比重大、成本高,这就造成了京东物流在2018年全年亏损超过了23个亿,这已经是京东物流亏损的第十二个年头。

这个曾经对敌菜鸟系物流、顺丰物流杀手锏的自营物流,如今却成了京东动荡的重要原因。所以说,京东为了止损,为了企业长期的策略发展,取消配送员底薪、将配送员的公积金系数从12%降至7%,明面上看兴许真的可以帮助京东在节骨眼上尽可能地稳住大局势。

综合来看,顺丰和京东似乎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其中顺丰优选正在面临关店潮,京东则陷在降薪裁员风波之中,然而对二位造成困境的祸首,也正是顺丰和京东曾经引以为傲的物流。

顺丰京东水逆的共同病因:物流基因太重?

不得不说,顺丰前期投资物流确实是拿到了一手好牌。因为在菜鸟物流、京东物流没真正成熟之前,区别于其他快递,顺丰真正做到了物流配送快、品牌服务好。甚至早些时候群众中流传出一种有意思的说法,“中国的快递分两种,一种是顺丰,另一种是其他。”只不过后来,不甘被定义为the others的京东也开始了布局自营物流,并做到了与顺丰相媲美,二者也曾正面交锋。

自营物流的发展过程中,顺丰、京东们各自的物流兵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同时也相对保障了服务品质,但在短期内对自身运营成本的消耗也是极大。顺丰瞄准的自动化设备与航空渠道、京东打造的智慧物流、建仓储物流,都是建立在巨额的投资基础之上。

况且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顺丰和京东也无法躲过水逆时期。有趣的是,顺丰关店、京东裁员,表面看二者像是各自叹息,但实际上巧合的是惹了祸的都是自家的物流。

顺丰优选关店和京东调整团队规模的关联性,可以从两者优秀的物流基因来看。顺丰是因为太懂物流了反而做不好电商,京东则是因为物流去年亏损了23个亿,导致重压之下必须要调整员工结构。两者现在的不顺和动荡,都可以共同理解为“物流基因太重在作祟”,正是因为物流基因太重,所以顺丰做不好电商,京东也不得不减压。

对于顺丰来说,尽管物流会造成某层面业务出现漏洞,但物流依旧是顺丰的筹码,只不过自成立以来一直孤军奋战,不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顺丰是否要考虑一下抱团站队?

而于京东而言,裁员就意味着资金预算要开始缩减,但是要京东切掉自营物流不太可能,京东物流是京东业务的三驾马车之一,京东不可能放弃。只不过未来在智能物流的道路上缩减开支,会比较现实。所以京东即将要解决的问题,是物流与其他业务重心重新分配的问题。

总的来说,顺丰的不顺、京东的动荡都与其强带的物流基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孰轻孰重,各家公布的数据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最后,互联网也经历了激烈竞争的阶段,而当市场走向存量,与其明知继续争斗会导致两败俱伤,倒不如抱团以求损失不要太重。尊重对手,也要敬畏市场。未来顺丰与京东将会在物流这块大业务上如何作出调整,调整之后会市场的格局是否会发生变化,我们拭目以待。

可行性研究报告
刘旷

本文作者信息

刘旷(海南三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关注(59952)赞(4)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