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云南“吃苦”

周天财经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周天财经(ID:techfinsight),作者:周天

咖啡大战「根本停不下来」。

4 月 18 日,瑞幸咖啡宣布完成 1.5 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 29 亿美元。最耐人寻味的是,这一轮投资中,华尔街资管巨鳄贝莱德领投了其中的 1.25 亿美元。在此之前,贝莱德已经是星巴克的第二大股东。

显然,贝莱德真正瞄准的不是瑞幸咖啡,而是中国咖啡赛道的一张门票。

据有关研究机构统计,2017 年中国咖啡消费市场规模超过 1100 亿元,并且已经连续 10 年保持超过 15% 的增长速度,作为对比,世界咖啡市场每年增长只有 0.2%。玩家们普遍相信,到 2025 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突破一万亿人民币。没人愿意掉队。

在中国,云南省的咖啡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 99%,很大程度上,云南咖啡可以直接和国产咖啡划上等号。不过有些出人意料的是,这里的咖农感受不到战事的焦灼,更谈不上从中获益。

云南省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黄家雄称,「全省咖啡面积的情况…去年面积是 160 多万亩,比 2014 年还少了 20 万亩,为什么?价格太低,比较效益下降,很多就被砍掉了。」

据金融数据研究服务平台 JingData 测算,在咖啡产业链中,上游种植环节的价值贡献约为 17.1 元/公斤,中游深加工环节烘焙豆的价值贡献约为 83 元/公斤,下游流通环节的价值则暴增至 1567 元/公斤,三个环节利益分配占比分别为 1%、6% 和 93%。

咖啡产业当然有钱赚,只不过对于很多咖农来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01

坐在前往云南保山从岗村的客车上,我需要不时吞咽口水平衡气压,让耳朵舒服一些。这里的海拔接近 1200 米,全年降水 850 毫米,并且拥有 PH 值在 5~6.5 的土壤条件,是小粒咖啡绝佳的生长环境。

但近年来,国际咖啡豆价格一路下跌,由 226 美分/磅跌至不足 100 美分/磅。这直接影响到了丛岗村咖农的收益——咖啡属于期货商品,其价格会随着国际期货市场价格而波动,而云南的种植以散户种植为主,标准化程度低,咖农面对采购商就更没有话语权。

在云南当地,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周天财经,期货价格低,大 B 采购商仍会把收购价格「按到地板上」,确保自己有得赚。

目前云南超过 95% 的咖啡是阿拉比卡的变种卡蒂姆,该品种通过杂交得来,在抗干旱、防叶锈病等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不过口味偏苦,并且因为是「大路货」,和期货价格挂钩,目前收购价只有 10 元每公斤。

一年下来,20 亩坡地净收益只有 3000 块左右,对,平均每户家庭一年只赚 3000 块。

由于利益有限,丛岗村的咖农们在生产周期无心管控,导致咖啡豆先天养分不足;后期采摘时,又为了省事红绿果一把捋,以至于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都不符合收购商的标准——勉强合格的拿去做速溶咖啡,其余则全是废果。

在这样的情况下,依靠社交拼购模式迅速崛起并在去年上市的拼多多,正在云南保山进行一项名为「多多农园」的创新试验,目的是实现消费端「最后一公里」和原产地「最初一公里」直联,带动深度贫困地区的农货上行。

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表示,「多多农园」是拼多多在「拼农货」体系构建过程中,「迄今为止团队实践的最具挑战性的工程」。

1

保山丛岗村道旁的「多多农园」标识牌

难在哪里?

以「多多农园」第一站的云南保山为例,项目覆盖从岗村和赧亢村,涉及建档立卡人口 792 人,在这两个村子的档卡户中,很大比例都是不通汉语的高山直过傈僳族移民,沟通不便而且受教育程度很低。

所谓「直过民族」,系指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村里,他们被称为「半山移民」。

另一方面,按照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著名扶贫专家李小云的观点,咖啡产业的价值分配十分复杂,无论期货价如何变化,咖农都很难分得太多收益。

实际上,把第一站放在云南保山的咖啡农园,拼多多有着「先挑难啃的骨头」的考量。拼多多的规划是 5 年内在云南、贵州、甘肃等 8 个省份及自治区落地 1000 个多多农园。

正如李小云所说,「帮助咖农改变弱势地位,能更好地验证『多多农园』模式的可行性。」

02

经过近三个月的前期筹备和与产业、农业专家的多轮商讨,拼多多最终确定了利益引导、精品种植和品牌致胜的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在 3 月底拼多多联合云潞咖啡、比顿咖啡、景兰咖啡等 6 家平台商家,以 40.76 万元的价格,溢价收购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42.53 吨咖啡豆等原料。

说白了,通过先让贫困咖农「尝到甜头」,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第二步,在云南热经所专家指导下,引入毕卡、蓝山、贡山 1 号、波邦等多个高端品种,筛选出最适合该纬度和海拔的高品质咖啡,用精品咖啡策略让咖啡价格与期货脱钩。

与现有的卡蒂姆品种相比,实验品种的市场价格为 30 元每公斤,每亩产出将有 850 元至 1000 元的提升。

2

位于山上的精品咖啡试验田,试种瑰夏、可纳、铁皮卡等品种,这里将筛选出最适合丛岗村海拔与纬度的精品咖啡

拍摄 / 周天财经

同时,还在山腰和山顶的 740 亩生态种植示范基地中,引进芒果苗、澳洲坚果等经济作物,正与咖啡树复合套种,以提升每亩土地的经济收益。

最后一步,是通过长期的努力,引导农户创立一批高品质、高认知的品牌,按照多多大学负责人蓝天的说法:

这套机制的形成和落实,是「多多农园」最大的挑战。平台每个项目都会扶持 3 年,我们相信,3 年后,即便「新农商」分配机制没有完全达成既定目标,也必然会引导整个产业实现良性循环,显著提升档卡户的收益。

其实这些举措,说起来轻描淡写,比如混合套种、科学种植,很多年前就能在中央七套的农业节目上经常看到。当地的农民和村干部们就想不到吗?

因为太穷了,就算想到了也落不了地。

蓝天向周天财经透露,没有政府对口扶贫的帮助和拼多多这样的企业撬动,村子里很难请到各行业专家来频繁考察、出谋划策,就算引入了新品种咖啡也很难养活。

03

通过让农货触网,同时解决供需两端的问题,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拼多多的多多农园变革,主要基于以下三个优势,对应着需求、供给和连接。

首先是在需求端,拼多多的社交拼购模式和半计划经济的商品展示形式,能够快速有效的聚集消费需求,让农货不愁卖。

2018 年,拼多多上农货订单总额达 653 亿元,相较 2017 年同比增长 233%,可以说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农产品销售网络之一。

周天财经在去年就曾深入到河南中牟县考察,受益于拼多多的订单爆发力,中牟的优质大蒜可以实现产地直发,绕过层层经销商,最终以北京商超四分之一的价格递送到消费者手上。

有产就有销,这是拼多多集中精力在供给一侧解决问题的底气。

第二点是供给端,拼多多于 2017 年低开始通过「新农人返乡体系」和「多多大学」,针对性地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电商头脑稀缺的问题。

所谓新农人,简单来说就是农民的创业带头人,这些人懂电商运营的基础知识,也能够在机制监督下,切实代表建档立卡户的实际利益。

根据此前拼多多发布的《2018 拼多多扶贫助农年报》,2018 年,拼多多累计带动 18390 名新农人,其中超过 11000 人是返乡人才,过去三年累计带动新农人超过 62000 人。

最后一点,也是经常被忽视的一点,就是拼多多的供需匹配技术能力。拼多多将其称之为「农货中央处理系统」。按照达达的说法,

该系统将输入各大产区包括地理位置、特色产品、成熟周期等信息,经由系统运算后,将各类农产品在成熟期内匹配给消费者。

据悉,今年 3 月初,丛岗村和赧亢村的地理、物流、产品等信息,已经被纳入系统,怒江山岭之间的两个小村庄,成为覆盖中国主要农产区「天网」中的小点,就此进入比特洪流。

正是依靠这三个抓手,拼多多才能将「授之以渔」顺利实施。

「拼多多这样一个战略计划,和一般企业的慈善行为不一样。」李小云表示,很多时候企业、个人的扶贫是慈善行为——只是把钱和物资交给地方政府或者第三方组织,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帮扶脱贫,不应该被作为直接目的,而应该是产业升级的自然结果。「要通过企业内生动力,才能形成长久效应。」

结语

2019 年,多多农园还将有 5 个示范项目在云南逐步展开,分别涉及茶叶、核桃、雪莲果、花椒以及菌菇等 5 个特色产业。

中国喝咖啡的人口已经超过两亿,并且仍在不断增加。我们可以坐在北京、上海的咖啡厅里,点两杯咖啡、高谈阔论,但也应该有更多像拼多多这样的商业力量愿意「吃苦」,把目光投向播种的人。

可行性研究报告
周天财经

本文作者信息

周天财经(互联网新媒体平台)

关注(19068)赞(0)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