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信披报告不能像“天书”那样让人看不懂
在此前的文章,笔者就指出网贷信披制度的建设已势在必行,然而这一路也将“任重而道远”。其原因除了这是一个系统、专业性的工作之外,其实还要解决另一个“棘手”问题:信披如何让绝大多数的普通投资者者也能看得懂的、用的着。
很多网贷从业人员或许对此深有感触:投资者当中,尤其是那些初来乍到的网贷小白,对网贷产品项目的具体信息其实也并不会深究,也极少人会进一步去查证的;然而,他们却普遍对其安全与否极为敏感。也就是说,他们最关心网贷项目的安全系数是多少、利率多少以及投资周期这三项,至于其他的,最好能省就省,毕竟他们没有相关的专业辨别能力
为什么需要专业性?因为信披是件专业而复杂的“脑力活”
信披制度并非是互联网金融首创的,它在传统的金融行业就被广泛应用,例如,银行、基金、信托行业等等。目前,它已经变得十分专业。
以银行为例,披露的内容就有财务会计报告、各类风险管理状况、公司治理信息、年度重大事项等等,当然不良资产余额、不良贷款率、利润(亏损)都是硬性要求披露的。而不良贷款率(或者说数额)则是银行根据国家规定做出拨备覆盖率的重大依据。众所周知,拨备覆盖率是银行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考察的是银行财务是否稳健,风险是否可控。
简言之,银行的信披事关风险,是一件很专业而准确度要求极高的事情,不能有半点马虎。
而上市公司的信披更为规范而制度化。其更被要求应当真实、全面、及时、充分地披露自身的管理和运营信息,信披报告还要有监管部门进行事前或事后的审核,报告有固定的格式与编制规则等等。
由此可见,就算是业内人士,要分辨其中隐藏的风险大小,也不见得是件容易的事。而就目前我国投资者教育严重滞后的情况而言,普通投资者当中,真能看得懂平台所披露的信息的,恐怕就没有几个,而能分辨其中是否隐藏风险的,那就更少人了。
笔者就十分同意一位专业人士的提法: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参与者,有些人如果因为没有专业能力,没有专业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他(她)就是一名“消费者”,而不是投资者。
而我们所说网贷行业是具有普惠性的。而所谓的“普惠性”,就是人人都能参与,并且人人都能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实惠。因此,在建立权威而制度化的信披制度的同时,作为从业机构,也应该好好琢磨一下怎么样的信披文件可以让投资者看得懂、还能用得上,而不是类似于上市公司的公告,板着一副高高在上的“难懂样”。
建议信披应上“双保险”
俨然,这是一场智慧的较量。这个重任,自然而然就需要监管部门、第三方权威机构和网贷平台共同担负起;当然其中也少不了需要社会公众这个监督力量的积极参与。
笔者建议,可以结合定期公布黑名单与设立独立第三方审核机构来为信披上“双保险”。黑名单,就是定期公布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及时、不完善的平台榜单,对于严重者可以取消一到两年的各类评选活动资格;而设立独立第三方审核,则是为了避免出现暗箱操作,从而保证信披的权威性。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