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韦斌:奥巴马下台后 美国对华经济政策有何变化

于韦斌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意识形态和政体截然相反的中美的外交关系成为改变这个世界格局的主要议题,中美两国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市场、资金、技术等方面间的互补符合中美长期发展的共同利益,而中美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

建交三十余年,中国与美国双边经济贸易关系极速发展。两国贸易额自1979年的大概25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5000多亿美元。中美经贸合作已从单一经贸扩展到方方面面。

后冷战时期,随着中美双方接触加深,两国在国际和地区问题广泛磋商与合作。中美关系从冷战到蜜月期起伏过程中,波动巨大。这主要源于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奉行“模糊策略”,即把中国当成“非敌非友”的国际关系,因此中美关系常摇摆不定。奥巴马在2009年底访问中国,中美联合声明“积极,合作,全面”来巩固中美两国双边关系的定位。但到了2010年,中美关系又因奥巴马一连串举动而又使两国关系再次紧张。而到了2011年,中美双边关系又取得新的定位—即,合作伙伴关系。

当前,中美两国关系正朝一个更光明的前景而不断前进,但所伴随着的摩擦与争执是不可避免的。在目前,中美关系从总的趋势来看是朝着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发展的。而今年,美国进出口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和作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中国贸易摩擦加剧,这又为中美关系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总体而言,中美在矛盾和冲突中寻求着协调发展,回到冷战时期的外交关系的概率较小。

如希拉里最终上台,将会对中国采取更加鹰派的姿态。2016美国总统大选中,呼声最高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是希拉里·克林顿。由于她曾经的第一夫人背景,又遇到了美国经济复苏的契机,如果当选,曾经与克林顿前总统共同的丰富治理经验将不可避免的成为她今后所采取的对华政策的主要框架。加上WTO保护期即将到期,中国经济体系开放程度更高,中美贸易摩擦将会升级到新的高度,知识产权手段预计后续在希拉里执政期也会被频繁使用,成为再一次阻碍中国经济迈向全球的道具。希拉里作为铁腕派的共和党代表人物,将会对中国采取更严厉的措施,这或许是尚在婴儿期的开放型中国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

奥巴马时期“G2”的提出和流产

哈佛大学经济史教授尼尔·弗格森于2007年提出的“G2”(两国集团,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一个非正式特殊关系)构想,旨在由美国与中国来主导世界经济增长并扮演重要角色。弗格森把China(中国)与America(美国)合成一个新词“Chimerica”(中美国),并宣称“中美国”这个概念是指最大消费国美国和最大储蓄国中国构成的利益共同体:美国和中国不是两个国家,而是同属于一个叫“中美国”的国家,它们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一个储蓄一个消费,一个出口一个进口,一个提供产品一个提供服务,一个储备外汇一个印制美元。他声称“这是极好的联姻,相互补充”。G2的重点则是强调中美不应再纠缠于效率低下的国际社会或国际组织,而应通过两国单独的密切合作来应对金融危机。该方案由奥巴马总统向中国政府提出,但未被中方接受,设想遭遇搁浅。

“G2”虽在名义上承认中国的地位,但美国实际是希望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通过中国实行其在亚太区的利益,进而保护美国在全球霸主的地位。“G2”希望通过中美两国来使得世界前2大经济体紧密合作,实现跨界的联合,并重塑由WTO、IMF、G20所构成的世界秩序,成为超越此秩序的高一级的存在,而实际依然是实现美国的全球制霸理念。对于中国而言,并无野心成为霸主,且不愿意成为美国在亚洲的又一利益代言人,而希望在现有国际秩序下保持已有的地位,并把亚洲的问题留给亚洲自己解决,以全球协调发展作为理念寻求发展。中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北受俄罗斯钳制,东亚受美日侵扰,“G2”的实行并不利于中国长远的利益。

“G2”的流产表面了中国不寻求超出现有世界大框架的态度,此举使得美国重回鹰派姿态。今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美取得49项共识后,10月 奥巴马在声明中表示:“当我们超过95%的潜在客户都居住在国外时,我们不能让中国这样的国家制定全球经济规则。”即,在美国的利益受到挑战时,美国不惜牺牲任何国家伙伴的利益来保护本国利益。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美国对华政策依然如旧,较难取得进步。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于韦斌

本文作者信息

于韦斌(高级分析师)

关注(21254)赞(21)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