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QE只能进一步加剧社会贫富分化

徐斌

旁白:三季度过去了,下周一统计局出GDP数据了,现在各路算命先生一致不看好:

央行QE只能进一步加剧社会贫富分化

市场普遍下调中国三季度GDP增速

下周一中国统计局将公布三季度GDP,根据彭博对25位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将滑落至6.7%(按照26位经济学家算,预期中值为6.8%,此数据可能还会出现调整),低于官方在年初制定的全年“7%左右”的目标。今年前两个季度GDP增速均为7%。这一调查预期与目标值的落差为2009年一季度来最大,当时中国经济增速跌至6.2%,远低于全年8%的目标,不过在2008年四万亿的刺激下,2009年全年经济增速被拉升至9.2%。

旁白:GDP这个东西,其实是表明一个态度,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数,没多大意思。今年上半年两个季度,居然还维持7%,你说这统计数据有什么意义呢?而市场预期三季度6.7%,背后态度是,经济下行但还未崩溃,不过按这个趋势,肯定要崩掉。当然,也有不同意见的:

德意志银行:有关中国的悲观都错了

德意志银行中国经济学家张智威和曾丽却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有关中国的悲观判断都错了。在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中,两位分析师列出了3项主流市场观点的“谬误”:1. 2015年经济增速全面放缓。忽视了地方政府融资工具的积极影响,这对财政刺激产生了直接拉动,房产开发商的情绪数月来同样有着显著复苏。地方政府融资工具是各地进行财政公共投资设置的经济实体。在调低商业银行抵押贷款购房首付比例至25%,之后,有助带动政府收入的房产和土地出售预计将持续改善,“新政将刺激房产市场,数月来楼市表现抢眼,而且已形成向上的趋势。”2. 人民将进一步贬值,8月曾有外媒报道称,部分国内机构认为人民币兑美元年底前可能会跌至7元兑1美元,很多市场人士也认可这一预测,但德意志银行认为,这其实很难实现,因为当局已采取行动放缓或比的急剧波动。为平复全球投资者情绪,中国人民银行已在8月调降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从而舒缓人民币当时贬值造成的冲击。“中国人民银行多半将在年内剩余时间内致力维护市场稳定。”3. 政策刺激无效政府调控失控。政策刺激效果往往会滞后1-2个季度,而中国的财政宽松刺激举措最早在今年5月启动。时至今日,已有各项刺激举措开始生效的迹象出现,例如地方政府自6月来可利用的投资资金更为丰富。“投资者时常会问我们,政府是否会启动新一轮财政刺激。我们的回答是,财政刺激已然在列。”德银预计中国3季度GDP增幅可达7%,4季度进一步提速至7.2%,全年整体经济增幅维持在7%。

旁白:是的,三十年凡是唱空中国的空头,要么破产,要么声誉扫地,基本没得混。但麻烦是今年中国经济确实不好啊,就算政府刺激到位,市场有反应,那也得到明年才能看出来。大家看看9月份出口数据:

9月中国外贸出口同比下降8.8%

中国9月外贸数据喜忧参半。尽管出口连续第三个月为负值,但9月降幅收窄。进口跌幅则进一步扩大,连续第11个月出现负值,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连跌。据海关统计,9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22万亿元,同比下降8.8%。其中,出口1.3万亿元,下降1.1%;进口9240亿元,下降17.7%;贸易顺差3762亿元,扩大96.1%。

旁白:舆论对此看法是“高于预期”,也就是“事情虽然不好,但也没差到让我们大吃一惊”。现在问题,不仅是市场分析人员对此悲观,就连老百姓现在也悲观起来:

央行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对未来一片悲观

中国人民银行于三季度在全国50个城市对2万户城镇储户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股票的热衷度大降。此外,居民当期就业感受与未来就业预期双双下滑,以及当期收入的满意度和对未来收入的信心均有降低。中国人“爱存钱”。通过资金流量表估算的中国国民总储蓄率从1980年的略高于30%上升至2010年的峰值52%,尽管随后在2013年略回落至50%,目前仍是全球最高。根据央行的调查,2015年第三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44%,较上季提高4.1 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 的居民占20.4%,较上季提高3.5个百分点。但是,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35.6%,较上季下降 7.6 个百分点,或许是来自于股市的打击令人民对投资这件事意兴阑珊。房子对中国人至关重要。然而,过去十多年间中国的房价出现了平均数倍的上涨,北上广深的房价更是上涨了5倍。这对于居民的压力着实不小。央行调查显示,49.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下降 1.8 个百分点,46.5%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可以接受”,3.8%的居民认为“令人满意”。

旁白:这个情况,老实说,除了2008年之外,还真没见过。这说明形势其实差到什么地步。有趣的是,尽管普通居民家庭对炒股寒了心,炒家却依然不见少:

融资客卷土重来

昨日A股融资余额增加241亿,创下6月2日以来最大单日增幅,达到9450亿元人民币,上海市场交易量中逾15%是融资买入,创下5月19日以来最高记录。随着十一长假后A股三连阳,沪深两个交易所的融资余额也出现三连升,目前余额已回升至9月14日以来最高水平。

旁白:但汇率市场显然不认可股市炒家的乐观情绪,今天9月份外贸出口数据出台后,人民币兑美元报价,已经跳跌。事情搞到这一步,几乎都没辙了。股市炒家显然是预期央行放水,从而刺激股市大涨。但其实不好说,你看看下面:

麦格理:为何QE然并卵……

在美联储花了七年时间、无数的论文、国会证词和报告解释为什么QE应该会起作用后,圣路易斯联储上月终于承认,QE实际上并没有用。当然,也有人会坚持不懈:如果QE3不管用,就推出QE,或者负利率,或者双管齐下。不过,麦格理显然不在其中之列。该澳洲投行以简洁明了的话语,指出了QE的问题所在:QE持续释放的流动性阻止了过剩产能(过去三十年的加杠杆进程所致)的理性化出清,同时又阻碍了需求的加速增长,因为私营部门前景的“能见度”下降。因此,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促使货币刺激规模扩大至前所未有的水平,而这又会进一步抑制货币流动性速度,进而要求更多的QE。同时,随着各个国家货币竞相贬值,全球需求也受到了压缩,因为这些国家经常帐盈余的上升得益于进口的萎缩快于出口的萎缩,而非出口增长快于进口。这对全球经济来说,意味着需求减少。

旁白:投行分析师报告本来就晦涩难懂,下面给他们翻译一下大白话吧,麦格理分析师的意思是这样的:本来那些产能过剩或乱烧钱的项目马上要破产了,但央行印钞放水,又救了他们一命,这让那些靠谱做生意的正经企业家犯迷糊,搞不清形势究竟怎么回事,所以宁愿放慢脚步停止扩大再生产脚步,也不愿意到银行拆借资金做生意,货币流通速度因此下来了,央行QE不起作用,只得再次加大分量,由于上述逻辑不变,不管你搞多少次,结果依然然并卵……;由于所有央行都这么干,结果货币贬值竞赛,导致钱都不值钱,大家一起上街要饭,需求都萎缩或干脆消失了,央行QE对内导致企业缩减生产,对外削弱本国居民购买力,两者交织在一起,不是刺激了生产,恰恰相反,是抑制了经济活力。当然,QE效果也不是没有,不过是负的,那就是贫富悬殊更厉害了,看看下面:

美国贫富悬殊水平即将创历史之最

美国的贫富差距有多大?机构估算,占总人口0.1%的最富有家庭拥有财富已经和占人口90%的家庭不相上下。以下美银美林的1917年以来美国家庭财富分配图表显示,近三十年来,占人口90%的美国底层家庭拥有的总体财富在全国所占比例直线下滑,从36%降至23%,而占人口0.1%的最富有家庭财富占比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一直增加,已经升至22%。不过,从图表上看,目前最富有家庭的财富比例还没有1929年高。当时是美国贫富差距最大的年代,最富有家庭财富比例高达25%,而其他相对“贫困”的90%美国家庭财富仅占比16%。美国100个人口最多的大型都市区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根据房价划分的区域居民贫富收入差距触及1969年有记录以来最大值。去年10月,美联储主席耶伦公开谴责美国的贫富差距,称她“极其担忧”持续扩大的收入和财富差距。她说:“美国贫富差距在大萧条时代之后的40多年间持续缩减。然而,过去几十年贫富差距却在扩大,而且是自那时起持续扩增最长的一段时期。”“美国人一直都在追求机会平等。但这(贫富差距扩大)与植根于我们国家历史中的价值观是否兼容?”

旁白:耶伦大婶这是贼喊捉贼啊,贫富悬殊这么厉害,就是她干的啊,QE目的就是刺激资产价格,然后刺激投资和消费啊。问题是你可以刺激资产泡沫,但不能刺激出现金流啊,老百姓收入还是那么多。贫富悬殊这么厉害,归根结底就在于富人手里的资产是QE的直接受益者,而穷人能有多少资产?所以啊,这个时候,万恶的美帝国主义,就不要看啦,移民的筒子快回来吧,祖国要建设社会主义全面小康社会啊:

十三五期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备受瞩目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会期正式确定,将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昨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做出了上述决定,并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十三五”)规划重大问题。审议“十三五”规划建议稿也将是五中全会的核心议题。昨日的政治局会议听取了规划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建议稿提请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会议同时提出,要把文件制定好,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勾画蓝图,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一位官方智囊人士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是本次规划的最大看点。“一直以来,关于全面小康的具体内涵存在着一些疑惑,近几年一些地方还生硬地将全面小康挂钩于部分数字目标,‘十三五’规划的出台,能够更明晰地展示全面小康的全景图。”这名人士表示,此前提出的一些全面小康硬指标已经实现,如何在环境等软指标方面实现突破,将是这次规划值得关注的地方。

每日综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调调儿吧,大家听听也就算了。今年财政刺激算是够到位了,后面还能打多大的财政赤字口子去搞这调调儿呢?中国央行年底再出台降准、降息政策的概率还是很大,因为三季度的GDP数据肯定难看,四季度再不想点办法,别说全面小康社会,中国经济能维持温饱都很困难了。十八大之后,大家本来指望上点麻药,再做改革大手术,给中国经济来个洗骨伐髓,同志们好重新做人的。现在么,没有谁对这个,做太多指望了。央行如此作为,到时真能刺激出几个大泡沫,让大家嗨皮一下,也就算完美的啦。当然,然后就是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至于最后结果,谁会太关注呢?

可行性研究报告
徐斌

本文作者信息

徐斌(麒麟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究总监)

关注(50706)赞(12)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