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与罪恶都归于美元

叶 檀

全球资产价格重估,重心在美国,而不是中国。

2008年之后,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大行其道,全球货币似乎用之不竭,实际上并非如此。

美国的货币政策发生了变化。美联储收手第四轮量化宽松,这已经给全球资产品价格当头一棒,更严重的威胁是,美联储准备加息,这使得全球市场如台风呼啸而过,所有的资产价格进入紧缩。

其他国家在量化宽松,但用处不大。9月3日,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德拉吉表示,欧央行量化宽松将持续至明年9月底,必要时可能延长。这源于欧洲低迷的经济数据,欧洲央行下调今年欧元区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期分别至1.4%和0.1%,远低于预期目标。目前维持欧元区超低的主导利率0.05%不变。欧洲最多能够缓解欧债危机,但对黄金、石油等价格束手无措。

荣耀与罪恶都归于美元

其他国家更是如此。日本央行在不断扩大量化宽松政策,希望达到通胀目标、让日元实际汇率贬值增加出口,从源源不断的量化宽松中,可以推断出日本离达到目标还早得很。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汇率与美元如影随形,实际汇率并没有下挫,但全球经济因此好转了吗?别开玩笑了,就算中国汇率兑美元上升到5:1,也不会让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相反,因为汇率上升中国经济预期下行,大宗商品价格有了进一步下跌的借口。

欢迎来到美元的世界。

据IMF数据,全球央行外汇储备从去年年中11.98万亿美元的峰值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11.43万亿美元。德银称,全球央行“(外储)大膨胀”时代已经终结,全球正进入量化紧缩期(QT),这将导致全球出现系统性的流动性下降,从而导致之前因流动性充裕被推高的资产价格受到重估。

从美元指数来看,确实如此。次贷危机后美元指数上升,而后进入80、90震荡区间,2014年7月后美元指数进入明显上升周期,今年3月份突破100,而后进入又一个震荡期,市场还在心惊胆战地预期美联储会加息,如果美联储加息,美元指数还会继续上升,回到上世纪的1973年并不是不可能。

一旦美元指数上升,全球资产价格必定重估。1973年出现第一次石油危机,到里根时代美元指数上升到164.72的历史高位时,在这一前后出现了南美债务危机,而后蔓延到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加拿大投行BMO Capital Market完美验证“资产价格重估”,从去年年中开始,美元指数上升,下半年全球央行外储下滑开始,此时敏感的债券市场出现同步下跌,而股票市场在今年开始剧烈调整。恰好此时,中国由于人民币贬值、股市暴跌等因素,用烟幕弹掩盖了背后手持核武器的大佬。

全球市场正在经历一轮剧震,资金从股市与债市中流出,流到货币基金中,并不奇怪,汇率市场找不到北,美元与欧元没有明确的涨跌,黄金忽涨忽跌难以摸到头脑,大宗商品市场似乎看不到底,从拉美到亚太,新兴市场如万马踏过,投资者在猜测哪个国家会进入债务崩溃区间,希腊被欧元区拉住了,俄罗斯和中国修了条货币互换渠道,拉美面对外部冲击,无法大规模实行宽松政策任由货币贬值,因为内部的通胀在上升。

中国站在了风口浪尖,从股市到实体经济被仔细审视。中国显然没有这么大的能量影响全球市场,但中国市场有能量在下挫时恰好被全球关注,并且与其他市场形成完美共振。

只要美国不松口,其他国家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没有什么用,而中国只能用内部的改革与对外汇储备的审慎应用度过难关。

不难看到,全球资产价格在重估,甚至不亚于广场协议、次贷危机之时。这一轮重估会影响到美国,美国股、债也在下跌,但考虑到2008年之后美股的涨幅,如果下挫不深,对美国而言不算太大的问题。

  相关推荐
金融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最新行业动态,解密市场盈利点,把握行业竞争主动权 详细>>

   大丰收金融杨汉链:P2P网贷应成常规投
   传统企业进军互联网金融 大趋势下的大不
   国内首家金融投资及财经知识在线教育平台
可行性研究报告
叶 檀

本文作者信息

叶 檀(著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

关注(399206)赞(121)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