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集团CEO凭什么拿天价薪酬?
近年来,国企高管的薪酬问题颇受争议。一方面,在国企整体实力迅猛壮大的同时,其还富于民的效果却并不明显。另一方面,国企高管薪酬与绩效的挂钩考核形同虚设,巨亏上市国企的高管却能够享受天价的薪酬确实令人感到愤慨。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14年4月28日,已披露高管薪酬的国企有323家,相较于2012年,2013年国企上市公司高管的人均薪酬达到77.3万元。其中,中集集团CEO麦伯良以869.7万元位居榜首,已连续多年稳居上市国企高管薪酬的前列位置。
谈及中集集团,它以近400亿的流通市值规模,在A股市场中的影响力确实不容忽视。同时,它作为一家大型国企,它的兴衰也将会深刻影响到当地经济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
中集集团现任CEO麦伯良早在1982年入职该企业,为该企业创造出巨大的价值。不过,面对近千万的天价薪酬,麦伯良又该不该值得拥有如此巨额的薪酬回报呢?
2008年,全球经济遭遇金融海啸的袭击,中国也不能幸免于难。中集集团,作为一家主要从事海运集装箱等业务的企业,也必然遭到巨大的冲击。同期,中集集团的净利润出现了明显地下滑。
2010年,因受集装箱业务的显著回暖,中集集团的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水平均实现了大幅增长的态势。其中,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7.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2.8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3.03%。
至此,中集集团的高管们也顺理成章地提升自身薪酬等福利。
以中集集团CEO麦伯良为例,2009年他的薪酬仅为59.52万元,2010年却暴增至596.22万元,一年间增幅高达10倍!
随后几年,中集集团的整体盈利水平呈现出跌宕起伏的格局。
据数据统计,2011年至2013年中集集团的净利润分别为36.59亿元、19.3亿元以及26.34亿元,对应的每股收益分别为1.39元、0.73元以及0.82元。
不过,对照同期麦伯良的薪酬水平,并没有因企业盈利水平的调整而发生变动。就在中集集团业绩发生滑落的2012年,其薪酬更是创出998万元的最高水平。此外,在2010年至2013年间,麦伯良的薪酬水平一直稳守在500万元以上。
一边是上市国企高管薪酬的飞速飙升,另一边却是高管与普通职工薪酬距离越拉越大的真实写照。
以2009年至2012年期间的数据为例,中集集团高管平均年薪分别为25万元、184万元、272万元以及324万元。与此同时,中集集团普通职工的平均薪酬分别仅为6.2万元、6.44万元、7.9万元以及8.2万元。换言之,在此期间,前者较后者的薪酬水平分别高出4倍、28倍、34倍以及39倍。
不仅如此,国企高管除了拥有巨额的薪酬收入外,其巨额的隐性薪酬却令人震惊。
以中集集团CEO为例,截至2013年底,其持有中集集团股票达到49.4万股,目前对应的持股市值已经高达737万元,达到其过去三年的平均年薪水平。
其实,中集集团CEO的隐性薪酬还不算明显,部分上市国企的高管仅持股市值一项就是数千万之巨。
显然,随着企业的逐步壮大,中集集团高管与普通职工的薪酬矛盾也愈发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因国内特殊的国情,无论是国企高管的选拔机制,还是国企高管的薪酬设定都具有很大的模糊性。
其中,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国企高管基本由中组部、国资委直接任命,其选拔机制具有极强的行政色彩。此外,国企高管的薪酬设定一般由基本年薪和绩效奖金等因素组成。而从过去多项的制度内容分析,国家也多次强调了国企高管的薪酬与业绩等因素挂钩,即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因缺乏严格的监管机制,国企高管的考核机制频繁出现漏洞。更有甚者,还存在自定薪酬等乱象。
笔者郭施亮认为,无论是中集集团CEO,还是其他拥有数百万年薪的国企高管,他们的本质工作其实是为企业服务,实现国企利润还富于民的目标。因此,他们全心全力服务好企业,其实属于一项义务,也充分体现出个人对企业乃至国家的责任感。
遗憾的是,当国企发展壮大后,国企高管们更关心的是他们的薪酬福利。此外,还有不少高管热衷于推动企业上市,实现资产的迅速膨胀。至此,在国企红利上缴比例持续低下的大背景下,国企发展的成果已被相关利益者瓜分,其还富于民的本质已经发生了改变。
不可否认,国企高管获取天价薪酬并不利于企业的健康成长,而“羊毛出在羊身上”,国企高管的天价薪酬,最终还是由广大老百姓来买单。
所以,大幅削减国企高管的薪酬收入,严格控制国企高管的隐性薪酬,进一步收缩国企高管与普通职工的收入差距,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