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超武器”来了——基于24新兴经济体国家货币全部贬值 中国引领全球大环境之高屋建瓴

货币,是一个国家权重最大幅度的核心之“蛋黄”,是人类至今非人为革命、政变国家权力更替、国力衰竭之外、大于政治资源、经济资源、财富之源等最大的国家源头恒动力。一旦这些主权货币(或超主权货币)开始翻滚、波动、导致连续贬值,那么这个国家根底内在的、非人为经济动乱稳定、紊流就已经始乱开启……2014年开年这轮新兴经济体24国的货币贬值混乱固然源自各国固有的历史问题,但导火索则是受第三轮超宽松货币QE3规模缩减的影响,全球性资金迅速出现这些新兴经济体国形成一个强大的逆流。这24国货币贬值案例均无可争议的凸现出,金融有可能成为攻击的现代手段,也就是现代及未来版的货币“超武器”。那么,美国是否打算使用这种超武器呢?使用、或不使用这种“超武器”,新兴经济体24国又会怎样呢?让我们拭目以待2014。

正值美国经济复苏明朗化之时,新兴经济体却在2014年1月创下近五年来最差、流年不利的开局。最新MSCI(总部于纽约公司MorganStanleyCapitalInternational发布,简称MSCI,是唯一囊括全球、最大专业数据的投资人指数公司)和彭博新兴市场国家指数显示,继2013年全球新兴经济体国家24国货币下挫7.1%后(除人民币外),2014年1月份这些新兴经济体国家货币币值再度下滑了3%。随着美联储QE的深入,新兴国家体资金缺乏、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加息上路等也将频频出手……在这关键一触即发、千钧一发之际,一旦政策实施操作失误、不到位、或实施过火等抵达,将酿成新兴国家体市场逆转的无法阻挡趋向、多米诺效应、无中流柱的乱象等等。

2014年3月、4月,中国列席“两会”召开与一直蔓延的24个新兴经济体国家货币贬值风暴与奥巴马掀起的亚洲风暴形成2014开年全球绝无仅有、独特景观的第一条风景线。

英镑风靡全球300年后、美元开始取代第一国际货币的历史借鉴是:在19世纪欧洲半岛战争(Peninsular War)的艰苦消耗战中,英军拥有一项拿破仑(Napoleon)军队没有的宝贵优势,这就是当英军在采购补给时,当地人乐于接受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发行的钞票,而迟疑于接受法国发行的钞票……如今,只有美元能像当年的英镑那样风靡全球、获得普遍当然的认可。它是毒贩和军阀的首选钞票,也是国际贸易和资本市场中流通的主要货币,还是跨国之间硬通的当然货币。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其他货币通常以美元报价、与美元交易,有时还盯住美元。美元的无处不在,巩固了其作为世界头号储备货币的地位:各国央行需要建立起长期外汇储备,以便在危机时期方便地使用,储备货币应具有规模大、稳定性强、市场流动性高的特点,而只有美元能同时满足这些要求。现在,每一天美元在全球流通交易超过4.6万亿之巨,没有任何货币能以之对垒。

(Ⅱ)

港币,囿与美元有“联系汇率”制度的游戏规则,其实质港元就是美元体系的第一先锋(因为与人民币最靠近而无法分离清晰,所以冠以“第1”)。由于美元货币体系纽带与其规则的必然传导性,亚洲中国周边的港币、日元、韩国元、新加坡元、泰铢等等,都是美元航空母舰体系中的一艘艘舰船。

人民币对港币贬值,就等于是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只不过港元的这首舰船还不够大,不及美元航母那样威力无边、所及全球绝大多数国家货币都纷纷贬值。那么,人民币会步新兴国家经济体24国之贬值之路吗?

人民币对美元大幅贬值需要这样的中国国内、以及全球格局的大环境:(1)形成人民币与美元对赌,而超级发行人民币。根据国际基金组织属下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2013年8月发布的货币报告:美元每一天在全球交易流通量为4.6万亿美元,每天人民币交易流通量为1200亿美元,美元与人民币全球流量之比为近400分之1。这就是说,人民币与美元对赌只有一种必然的结果;(2)是中国需求美元超过了人民币,也就是1997年拉美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中出现过的美元被挤兑、本币对美元大幅贬值、超级通货膨胀发生等,中国无法用外汇储备3.6万亿美元来抵挡、缓解美元的天量需求、超大通货膨胀、本币大幅贬值等等之合力;(3)中国周边国家以及美国、欧盟将中国制造、中国出口创汇围逼回中国国内销售,美元、欧元、日元、韩元、港币等等同时发力,中国出口创汇锐减1/3以上的国力,那么在这种全球大势、以上三种情况之一的情况之下:人民币对美元大幅贬值就在所难免。

除此之外,还有人民币至今65年多毛泽东一手撑天、发起的大跃进、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等十数次路线斗争前30年到底有多大黑洞?还有中国改革开放35年来金融、银行业到底积累了多大的黑洞?是否可足以使人民币颠覆?这也是一个重器大国所要考量中国这道算数题的国家货币分母的多少,不象欧元、新台币等主权货币,都一清二白的国家见底阳光。人民币,是没有任何人能说清楚的一种“人治”的国家货币,从1948年10月1日正式运行至今的66年整,人民币跨越了半个多世纪,再到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谁能将人民币家底——存量、黑洞、发行到底有多少?没有任何人能说清楚?

值得历史可圈可点借鉴的是,人民币与美元对赌,不是没有可能,而是大有历史佐证可能的前科。曾经否?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之际,由“拉美金融危机”燃烧蔓延至“亚洲金融风暴”,亚洲国家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亚洲“四小龙”等无一幸免(见2001年11月20日出版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家》杂志第2期第112-117页《金融危机速写》,作者巩胜利)。亚洲重灾——香港岌岌可危,当时的中国中央朱镕基政府就主张支持香港当局与索罗斯“玩一把”,幸亏当时的美国政府没有支持索罗斯与香港当局“玩一把”(美国政府没有“玩一把”的法律空间,因为美国政府所有的货币进出,都要有国会及两院授权或通过法案票决才能够实施。若当年美国政府就用半个微软资本3000亿或4000亿美元的当量),就可以将中国1997年(当年中国外汇储备总额为1398亿美元,2001年首次达到2121亿美元,到2013年末中国外汇储备达到3.8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秋风扫落叶般一网打尽,连根拔除,寸草不留),否则中国的外汇储备早就功亏一篑。今天,在世界近100年上下,还没有出生哪一个国家能与美元来“玩一把”。

到2月上旬,正值美国、欧盟经济复苏明朗化之际,新兴经济体却在2014年第一个月创下近五年来最差开局。最新的MSCI和彭博新兴市场国家指数显示,继去年新兴市场货币(除人民币外)下挫7.1%后,今年1月再度下滑3%。这其中印尼、南非、巴西、土耳其和印度等五国的货币贬值幅度最为突出。如今年以来俄罗斯卢布和土耳其里拉对美元贬值分别超7%和9%。2014年1月以来,南非(兰特贬值25%)、印度(卢比贬值15%)、阿根廷(比索贬值17%)、巴西(地纳尔贬值17%)、等对美元都大幅贬值,及土耳其的政治动荡也破坏了投资者对新兴市场货币和股票的兴趣。全球近25个新兴国家,唯有人民币没有出现大幅贬值。全球全部近25个新兴国家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还可能随着美国QE的进一步推进缩减而更加举步维艰,俄罗斯、阿根廷等国都出现了货币挤兑风潮,阿根廷还实施了取消自由外汇兑换、实行限额管制。

到1月末,多个新兴经济体国家央行已经出手干预,以迅速应对通货膨胀的飙升。巴西央行1月16日宣布上调基准利率50个基点至10.5%,创下两年来最高;土耳其央行1月28日意外宣布将隔夜贷款利率从7.75%大幅上调至12%,此举旨在稳定本国货币里拉,希望加息可以促使投资者涌入土耳其的银行,以防止里拉过度下挫;还有印度央行加息25基点至8%,南非央行加息50个基点至5.5%。新一轮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加息正潮在风起云涌。全球最主要的24个新兴经济体国家货币中,仅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其余全线贬值,其中有3种就在2014年开年的一个多月之际,货币跌幅超过5%以上。

2014年1月末,当美国宣布计划第二次缩减QE后,阿根廷央行放弃维持阿根廷比索外汇兑换价,一天之内,阿根廷比索暴跌11%。穆迪报告称,2014年前段阿根廷比索还将贬值50%。同期,南非兰特、土耳其里拉兑美元的汇价也持续暴跌,其中前者最大跌幅达4.5%,后者达3%。2月初,非美货币贬值浪潮延伸至富裕的产油国,2月11日,哈萨克央行宣布,为了防止热钱撤离,哈萨克坚戈兑美元的基准价一次性下调19%。同期,乌克兰宣布,为了防止本币暴跌,将实施更严格的外汇管制。

人类至今首次爆发的全球性金融海啸,历时超过5年3个月时间(自2008年9月15日爆发,到2013年12月底以缩减100亿美元购债为止),美国实施了三次QE货币支持行动。美联储QE1、QE2、QE3货币、时间、策略实施节点表(由巩胜利研究绘制,全部数据来自美联储公开公告,货币为美元/亿/单位)表1:

  QE12008/11-2010/9月 QE2 2010/11-2012/9月 QE3 2012/9-2013/12月
实施货币策略 先后10次降息:由原基准利率5.25%降至0-0.25%。 1、再投放6000亿美元量化宽松;2、每月购买财政部长期国债750亿。 1、每月采购400亿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2、扩大购买财政部债券每月850亿。
2007年8月房里美、房地美引爆次贷危机,布什政府约用5000亿美元救市。 购买1.25万亿抵押贷款支援债券、3000亿美元国债、1750亿机构债券。    
三次QE累计: 共实施20个月累计1.725万亿美元。 共实施21个月累计约2.1万亿美元。 共实施了15个月,计约1.5万亿美元。
2008年9月—2013年12月底合计: 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啸爆发5年零3个月(总计:63个月、1900多天,自2008年9月15日爆发,到2013年12月底终结):共约花费6万亿美元(此数据未包括“次贷危机”所注入美元)    

(Ⅲ)

2014年是发达国家(或称高收入国家,全球约有40个左右这样的国家,按照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则,其每人年均收入在12616美元以上的经济实体)开始快乐的一年。

这一边,你千万不要忘记:QE退出大幕才刚刚拉开了1/4不到,美元退出的大戏还在后面……

另一端,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政府的财政部长曾经对焦虑的欧洲人说,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你们的麻烦”,如今的新兴经济体国家正实践着这种伟大的寓言。但全球世界各国普遍希望终结这一局面。但现在什么能替代美元?人民币能替代美元?全球世界都远未找到答案,最起码30年、半个世纪都无从答案。

每一天管理着在全球支付、交易4.6万亿美元(美元两天的交易量就超比中国一年GDP还大。中国2012年GDP为8.2622万亿美元,中国GDP数据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度公报)、占全球货币交易、支付超过63%的美联储(见2013年8月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属下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英文简称:SWIFT,所发布的报告,而中国人民币只占全球支付交易货币的2%,进入全球第8大交易货币行列),主导着全球货币大环境的一统江山的美联储做出任何一举一动都可能令全球货币市场波澜起伏、上下翻腾。关注美联储的一举一动,也就是关注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央行、13亿中国人自己的命运,怎样看好中国人民币的病症、号脉、下药、收放币,是中国央行的第一要务,让中国经济安然度过2014美国QE退出不曾有过的滔天巨浪来畅通。美联储举动之鉴,对中国货币进、出有着不可或缺、永不枯竭、用不尽的未来意义!

目前,新兴经济体国家货币贬值等,大有越愈烈之势,洞穿新兴经济体国家其国家央行管理货币杠杆政策难以为继,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了新兴市场经济,以及欧美经济复苏对新兴市场的外溢效应下降,但美联储QE退出才刚刚拉开帷幕。事实上,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重大影响就是国际经贸体系的重塑。随着数字技术等的发展,国际市场需求越发趋向个性化、小众化和定制化,传统的规模化生产越发面临规模魔咒,国际贸易开始由商品贸易主导转向知识产权和服务贸易,加之中国等传统比较优势趋向式微,欧美制造业回流变得有利可图,发达市场的进口替代显现,导致欧美经济复苏对新兴市场经济的外溢效应减弱。

还有,当前欧美与全球所有发达国家(也称高收入国家)正在加紧构建规则《服务业贸易协议》(简称TiSA)及知识产权贸易游戏规则和TPP、TTIP自贸区等,而且绝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国家都被排除之外(中国、印度、俄罗斯、南非等都被排除),使唯一全球贸易规则——“WTO巴厘岛宣言”还正未有穷期、落定。这是新兴经济体国家2013年国际资本大幅撤离的一个至关重要因素。而且,鉴于这种全球性国际贸易和分工体系的重塑规则有绝对不可逆转性,若是TiSA及TPP和TTIP等的成型上路,那么未能搭乘TiSA、TPP和TTIP等的所有新兴经济体国家将逐渐被当然边缘化,遭受到没有贸易规则秩序可用的灭顶之灾,其结果是这些新兴经济体国家货币贬值将会长期化、继续恶化。

到2月20日,美联储现正实施方案策略是:再次将QE量化宽松政策缩减100亿美元,至当前的每月650亿美元,同时维持0-0.25%的超低利率水平不变。这一决定取决于:使失业率触及FOMC考虑加息的6.5%门槛,美联储仍有可能在之后一段时期内维持当前0-0.25%的超低利率政策不变。而2月7日出炉的最新非农报告显示,美国失业率已经在1月份进一步降至6.6%,距离美联储考虑加息中轴线6.5%门槛已是近在门前。

从2014年1月到2014年10月,是美国QE3即将褪净的时候空间,距时还有6个多月的时间可以穿梭过渡期,新兴经济体国家就要乘这6个来月时间采取断然改革和主动去美元货币杠杆的组合拳来加以应对,降低经济、产业运行的成本,政府运行尽可能最简洁有效、低成本化,那么新兴经济体国家日益式微的传统比较优势就会逐渐显现柳暗花明。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国企普遍有资产泡沫,将进一步加速国际资本撤离,触发类似1997年先拉美金融危机、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而致今天刚刚起色的欧美经济复苏再次沉重、囿积重难返。

2月22日至23日,G20国家财政部长、央行行长联会将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联席会议。美欧等发达国家将与新兴市场国家参加的二会议将就如何应对美国缩小量化宽松或造成资金流出新兴市场国家一事进行探讨。美国将有意继续缩小量化宽松,新兴市场国家则希望避免此举对本国经济的影响,两者之间预计将展开激烈交锋。日本共同社2月14日援引述美国财政部高官的话说“日本的经济政策应当主要着眼于扩大内需”,意在牵制日本通过日元贬值扩大出口。关于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大幅贬值,该高官指出原因是在于各国国内的政治、经济问题。不是美国QE宽松货币收与放美元的问题,该高官则反驳道“对全世界来说,美国经济的发展应该令人高兴”。

今年进入2月后,印度和巴西、阿根廷、土耳其等新兴市场国家正在加强对美国的批评。美国推行量化宽松导致大量投资货币涌入这些国家,但现在这些资金一举又流出这些国家,将无法避免当地致当地经济发展因货币贬值、美元匮乏而使市场混乱而经济减速。生成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危机。有尖端评论则认为,如果一昧顾及一些落后国家、管理混乱等的对美元货币需求,那么就没有今日237年强大的美国了;新兴经济体国家要深度反思,依靠别人的货币美元来发展自己的路,毕竟是行不通的,毕竟QE是应对美国国内历史上第一次金融海啸自己国家的内部事务,不管是谁批评QE退出,都显得苍白无力。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巩胜利

本文作者信息

巩胜利(著名独立中国问题学家,财经、社会类评论家)

关注(341330)赞(400)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