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双擎驱动”中国发展新路径 ——看2014来临之际的中国政经方略走向

 中国商务部指出,服务贸易将是中国内地下一步对外开放的重点。据日前在香港中华总商会举办“CEPA10年 粤港共赢论坛”传出消息证实,为了应对中国国内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美国主导亚太地区推出TPP将在10月末上路,中国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高燕在这个论坛上说,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内地与香港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总体方案”,今年年底前将上报国务院审批,力争2014年初上路逐步实施。

朱小丹在会后表示,筹划中的粤港澳自由贸易区与上海自由贸易区定位不同,主要是发挥香港优势,带动珠三角发展。他表示,仍在筹划的粤港澳自贸区是一个区域性的自贸区,与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国际性定位有根源不同。粤港澳自贸区主要是发挥香港的优势,突出香港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朱小丹表示,未来规划中,将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包括推动贸易自由化、粤港高端服务的合作,带动珠三角发展。至于自贸区的具体内容、定位、功能以及立足点,仍在商议之中,初步涉及服务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商品贸易自由化以及金融创新合作。在是次联席会议上香港特首梁振英以“积极参与”“共同谋划”“互惠互利”形容粤港澳自由贸易区。梁振英表示,香港在内地各省市中,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因为香港的国际化程度最高,内地进一步开放是大势所趋,相信自贸区的建立,可以达致互惠互利。

11月上中旬召开的中共18届三中全会将为未来3-10中国经济发展绘制蓝图,但这是矛盾与出路、危机与契机共存的35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又一个承前启后的新时代……

中国启动双擎应对TTP上路

这是中国上海、香港双“东方明珠”双擎驱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举措。2013年是中国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CEPA十周年,中国内地与香港分别在多个不同经济领域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就中国内地而言,经过改革开放35年的国策、红利已经用尽,但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依然与主要国家的经贸、中国制造出国有巨大差距,深化、升级相关协议策略是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自由贸易协定”,体现中央政府对特区经济发展以及中国(上海)自贸区的中国“双龙驱动”的战略方向性支持。商务部副部长高燕出席论坛并致辞,高燕表示希望在符合“一国两制”、“WTO协定”等3项原则框架下,基本实现对港服务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将是内地下一步对外开放的重点,通过CEPA10年的实践,香港已是内地对外开放水平高水平、上质量、提高中国制造附加值的第一门户,为两地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与香港特区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须坚持三原则。为实现2014年内地对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这一目标,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原则:首先,应坚持“一国两制”,“一方面内地对香港开放的服务贸易行业应尽量开放,如金融、专业服务、航运与物流等,但由于两地之间具有明显的体制性差异,客观存在少数不可逾越、不可兼容的领域,短期内难以完全开放”。二)是、中国将按照国际通行的WTO服务贸易总协定分类标准与WTO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要求作为参照,推进内地与港澳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三)是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须遵循“循序渐进”——“统筹规划,分部实施”。高燕指出,按照WTO服务贸易的分类标准,内地现阶段对香港开放的服务部门已达149个,占世贸组织分类总数160个类别的93.1%。商务部将与特区政府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广泛征求香港工商业界协会、商会的意见和建议,并加强在广东省等重点地区的调研,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

香港一直是全球贸易开放度最高的自由港,将再领国际新秩序潮流一代风骚,需要驾驭知识与智慧的高屋建瓴,需要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

值得特别研究理论的是:目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正在致力于“服务贸易协定”(Trade in Services Agreement,简称TISA,初期称PSA)谈判的48个成员之间(包括全部欧盟成员国)改进和扩大服务贸易谈判,计划于2013 年底前缔约,TISA成员全部为“高收入国家”(按世界银行规定,2012年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标准为: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为12476美元以上者)外,参与TISA协定谈判成员中还包括香港、台湾。参与“服务贸易协定”缔约成员,标志着这些成员的“服务业贸易”水平都占其GDP总额的80%以上,除高收入国家和地区外几乎全球其它各国都无缘成为其成员。在TISA即将上路之际,中国内地与香港特区签定“自由贸易协定”,则意味着中国可以通过香港、台湾的间接加入了TISA协定,中国通过香港、台湾来“曲线”享受“服务业协定”所有好处和服务业的所有便利、国际政策规则。目前,中国是新兴国家中“服务业贸易”水平最高、最好的国家,约占整体GDP总额的近30-45%。

“服务业贸易”是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分出的一种贸易机制,广泛针对国与国服务业洽签各式FTA(自由贸易协议),目前服务业市场开放程度,已完全超越、突破了WTO的承诺内容。再加上全球各国新型态服务业日新月异兴起,必须订定新的游戏规则,美国、欧盟(全部国家)、日本、香港、台湾等48个会员组成“真正之友”(ReallyGoodFriends,RGF),共同推动“服务贸易协议”(TISA),希望加速21世纪的全球服务业市场深入自由化脚步,单独成立新的全球性“服务业贸易协定”(全亚洲只有“四小龙”及日本属于高收入国家,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为12476美元及以上者)。

到2013年,除已经衰落的WTO以外,中国已经没有任何国际游戏规则可玩了。TTP,2013年末上路亚太地区运行,美欧TTIP计划于2014初运行,超过全球半数以上人口的RCEP(10+6)有望于2015年完成谈判……全球过去的WTO经贸秩序已经被“自由贸易区”所颠覆,经贸全球化的新游戏、新规则、新秩序已经是大势所趋。

2013年以来,“自贸区”“服务贸易自贸区”已是全球经贸的大势所趋,全球所有的高收入国家(按照世界银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2012年为年人均国民总收入12476美元以上者,全球约有40左右国家,数个象台湾、香港这样的城市)已经全部加入自贸区,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加入自贸区之中。全球所有的自贸区谈判及其推动“服务贸易协定” (Trade in Services Agreement,简称TISA,初期称PSA)谈判,倾力打造国际服务贸易和投资新规则,TISA将于2013年末上路运行。TISA将在国内管制、国企竞争、信息通信技术、电子商务、金融、专业服务、海运、政府采购、服务业补贴、自然人移动等领域树立新规;BIT2012在传统国际投资协定基础上,纳入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国有企业、劳工标准、环境保护等新条款。美欧主导的TPP、TTIP等更高标准的新自贸协定谈判引领全球贸易秩序新规则。历史以来的全球所有贸易规则、经贸秩序就是一代一代更新换代、不停升级演变的结果。TPP、TTIP、TISA、RCEP等就是遵从了这一不朽的人文定律。全球第一个大自贸区TTP,要求成员所有产品实现零关税,服务贸易全面开放,实质性取消外资审批,兼容主要国际货币(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认可的国际货币),从源头遏制、斩断国有企业的垄断行为,并引入保护知识产权、环境保护、劳工权益、斩断国有企业垄断的根源(第18次TTP谈判会议达成共识,限期将国有企业一统改制、过渡期)、物联网互联网规则等“新一代”条款,就是极大可能将人类生存、生活、持续的成本降的减少、降的更低。

据参加8月26日“CEPA十周年粤港共赢论坛”的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表示,以广东省为试点的“先行先试”措施,涉及多个服务领域,包括旅游金融服务和运输等。除CEPA外,2012年9月粤港双方签订共同推进粤港率先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协议。两地政府会继续积极合作,争取在2014年粤港率先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这个目标,也就是与中国(上海)自贸区先后启动上路,达到“双龙驱动”舞动中国与TTP上路对接的功能,以迎接“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自由化”大趋势时代到来。有数据显示,粤港合作先行先试,成就有目共睹:2012年粤港进出口贸易额累计6000多亿美元,是700多万香港人的人均近10倍,是10年前进出口经贸总额的3.6倍.经过广东口岸到香港的游客每一年就超过3000万人,是香港总人口的4倍多,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人民币与诸国际货币“自由兑换”

不管是利还是弊,现在有两道关口值得借鉴:一)、是上海自由贸区关内28.78公里之内,要面临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全国各省之、以前“外汇券”一样聚集在区内之力量;二)、是凭上海自贸区28.78公里面积,核聚各国际货币USD美元、EUR欧元、JPY日元、GBP英镑、NZD新西兰元、AUD澳大利亚元、CHF瑞士法郎、CAD加拿大元(包括新加坡币、香港币、新台币等,约15种它国货币)等轮番狂轰滥炸的自由兑换人民币?有分析认为:在自贸区注册的公司可以拥有一个自由兑换人民币的账户,但它们必须关闭其在中国境内的其他账户(这就使所有企业兑换人民币“透明化”)。根据这项计划,上海自贸区的人民币兑换汇率将由市场决定。因为这关系到:

(a)、上海自贸区建设蛋糕将内部消化、外界难分食?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内,自贸区境内土地已均有归属,且“地主”旗下均有建设公司,外部公司参与建设的可能性有多大?(b)、上海自贸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手续将简化、简化到多大?目前,中国境内美元兑换人民币额度为每个人2万美元,上海自贸区的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将简化手续,将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甚至可以直接登记,简化便利到什么程度?(c)、自贸区设外资和中外合资银行审批从简、备案就是?香港及国际惯例是企业登记备案制,不用任何审批,上海自贸区将允许设立外资银行以及中外合资银行,相关审批手续会简化、简化到哪一步?

中国是否也会出现其他金砖国家及其面临的困境呢?一直以来,中国没有被卷入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国际资本在中国的流动并非顺畅以及人民币不能按市场自由兑换。中国抵御风险的能力到底有多大?有学者分析认为,中国同其他金砖国家有着根源的差异,中国是有着三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强大基石后盾的第一外汇储备大国,若中国都无法保障外汇流动,那么其他国际货币又怎样自由流通兑换?中国的问题首先是管理者能否习惯和适应资本的流入和流出,不知道究竟对资本双向流动有哪些担心?按照资本、房地产、股市的情形看,在开放的资本市场,允许人民币、其它国际货币自由流动,资本流入不会带来太大风险,反而会历史性促进低迷了十数年的中国股市,致中国房地产市场回落、回到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中国的外汇储备早已超过适度储备的标准,中国目前对资本实施的其实是一种管制下的“半管治”,反过来也就是管制下的“半开放”,事实上对全球而言,资本流动还是很方便的。与其这样,不如完全开放,促成自由货币流通、兑换的大环境,解决“中国制造”出口与大多数国家一样的自由贸易、货币流通。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改革,绝非以往“特区”所能“杀出一条血路”: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投资管理模式创新、扩大服务业开放、加快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建立与上海自贸区相适应的监管制度环境等。这一切都关呼到区内的企业,企业的自由度、资本来源、企业干什等,都是其自贸区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投资、金融、货币的深层次开放是“核心之核心”。可以预期,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金融市场产品创新、离岸业务、金融业对外开放以及内资外投资和外资内投等可能将在上海自贸区优先进行试点,成为全球货币聚集、最活跃的爆发引擎。

上海与香港竞争加剧?

与上海自贸区不同,9月16日中午,粤港联席会议结束后,广东省长朱小丹、香港特首梁振英共同与记者见面会,并就CEPA落实情况、深圳前海开发建设等问题作了详细回答。有记者问,两地实施CEPA的成效如何?朱小丹、梁振英不约而同拿出数字说话。

“香港与内地合作中与广东省的合作范围最广、成果最明显。”梁振英表示,到2013年8月,CEPA补充协议十正式签署,其中有15项政策在广东先行先试,累计对港服务业开放先行先试政策达79项。港资银行已在广东设立营业性机构152家,6家香港银行在广东设立异地支行58家,100位香港建筑专业人士在广东成功注册执业,22家香港律师事务所在广东设立代表机构,去年广东17所高校首次通过免试招收方式招收了524名香港学生。

朱小丹说,去年,广东与香港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已达554.6美元,比上年增长40.6%,仅今年上半年就达507亿美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增幅达70%。这些数据充分证明粤港合作成效显著,尤其是在银行、证券、建筑、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领域对港澳开放取得明显进步。对于下一步如何推进CEPA的落实,朱小丹表示,广东将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政策措施,进一步降低香港服务业进入广东的准入门槛,重点清除准入过程中的制约瓶颈和体制机制障碍。“在这些方面,广东将拿出诚意,希望通过CEPA的落实,借助香港服务业优势,既推动香港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又促进广东产业转型升级。”

会后,朱小丹与梁振英共同会见记者。朱小丹称:未来规划中,将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包括推动贸易自由化、粤港高端服务的合作,带动珠三角发展。至于自贸区的具体内容、定位、功能以及立足点,仍在商议之中,初步涉及服务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商品贸易自由化以及金融创新合作。梁振英说:以“积极参与”“共同谋划”“互惠互利”形容粤港澳自由贸易区。梁振英表示,香港在内地各省市中,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因为香港的国际化程度最高,内地进一步开放是大势所趋,相信自贸区的建立,可以达致互惠互利。

原上海市委书记、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周三派出“定心丸”称:上海获批设立自贸区,并不会影响香港的发展。但香港业界人士担心,一旦上海与香港支柱行业雷同的改革露出峥嵘,未来香港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难不受冲击,他们并建言,香港当前最重要是留意局势,赢回主动、寻求突破。亚洲首富李嘉诚9月17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上海自贸区将在短期内对香港产生巨大影响,包括对金融服务业的影响——一旦人民币能够自由兑换,对上海发展将更加有利。他强调,“如果香港不急起直追,便会落后于人”。香港香港金融发展局近日已接纳旗下内地机遇小组撰写的人币离岸中心发展研究报告,其中有20多项建议内容,包括发展人币计价商品期货合约、扩大本港人币资金池规模及跨境对流安排等内容正纳入“粤港澳自由贸易区”。

降低管理成本中国发展之利器

于2013年10月1日启动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内遵循国际惯例“法无禁止即为行”,从事前审批转变为事后监管。以整体“试验区”下“特区、新区”为载体,实施包括税收优惠在内的各类特殊与国际接轨的政策,才是中国这轮新改革开放要走过的路径。随着“普惠制”渐成趋势,制度创新取代政策优惠,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着力点。有资深学者论道“改革的需求很急迫,但是中国又处于发展的深水区,各种利益集团在黑暗的地方尖端博弈,因此改革应当引到体制上来改革,这才是中国与国际接轨的根源之变”。

除了国家当然的税收制度外,其它费用在自贸区内几乎不设生长的环境、更不得有野蛮生长,这是一些学者格外伸张的“市场经济地位”正义,也强调中国在上海自贸区将更加注重“市场经济地位”环境的建树与发展,力求更广泛的兼容美欧的“市场经济地位”大势。

自贸区的基本目标是:1)、货币要兼容主要国际经贸的全球流通,全面开放金融服务业;不兼容的货币只能一时,无法持续与国际接轨;开放资本项目流通,实现货币自由兑换、资本自由流通。2)、商品贸易全面实行零关税,企业有持续的成长环境。3)、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大自然(水、空气、土地)环境和安全标准达到国际标准(即美国标准)。4)、兼容国际规则,具有“市场经济地位”的公平性和透明性,减除对特定产业和国有企业的补贴、特别政策支持。5)、根源降低管理者成本——党政运行构架简洁、高质高效、与国际融合的法治化体系。

最能体现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有质量高度,当属在投资体制方面的深入大改革。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期表示,将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探索国际上通行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这一名词迅速成为经济领域的热词。所谓“负面清单”,实际上是定出一个投资领域的“黑名单”。在这个名单之外,“法无禁止即可行”,这和目前国内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向是一致的。“负面清单”把哪些产业不允许外国投资者投资,要明明白白列出来。其他的,政府的手就不要伸出去。上海自由贸易区的一个突破点就是突破了发改委所定的贸易规则——什么限制内、允许内,这套终止,统统不看!就搞一个“负面清单” ,这是中国投资领域、市场化、对企业的最大革命性改变。

管理的根谛在于:高效率,低成本,创造财富,能参与持续不断的国际市场竞争。今日全球人类,最简洁管理的国家是新加坡,最简洁的政府管理是香港,没有任何中间环节,直上直下。发达国家通常是3-4级政府构架管理(美欧国家基本是这种模式)。目前,全球政府最繁复、构架层次最多的是中国。中国党、政是双重7级构架:①中共中央、国务院,②省、直辖市、自治区级,③副省级(含州,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④地、市(含盟、行署)级,⑤县、区(旗)级,⑥乡、镇级,⑦村民委员会。欧美法治国家基本不超过4级单项构架。这也是中国党政运行64年成本越来越高、居高不下的根源所在,古今中外都绝对莫能与今比。上海自贸区的管理,就要借鉴和破解这种人类政府管理经纬迷津的高成本魔咒关系,以期达到降低成本、高效能运行管理与企业的恒久理念。否则昙花开过,岂不又迎来一代又一代的你花开过我花开、一次次的百花盛开,年年月月匆匆过……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巩胜利

本文作者信息

巩胜利(著名独立中国问题学家,财经、社会类评论家)

关注(341347)赞(400)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