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减重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GLP-1靶点药为市场主流【组图】

李嘉瑜

减重药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华东医药(000963.SZ)、恒瑞医药(600276.SH)、信达生物(01801.HK)、信立泰(002294.SZ)、丽珠集团(000513.SZ)、诺泰生物(688076.SH)、圣诺生物(688117.SH)、翰宇药业(300199.SZ)、爱美客(300896.SZ)、甘李药业(603087.SH)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减重药行业产业链全景图、中国减重药企业区域竞争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下游涵盖医院与零售端

减重药产业链由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减重药研制与生产、下游医院与零售端构成。在上游环节,减重药原材料包括氨基酸、缩合试剂、固相载体等;中游的减重药则主要包括原研药、类似药/仿制药、创新药三大类;下游医院与药物零售为主要的消费场景。

图表1:中国减重药行业产业链

在减重药产业链的参与者中,上游原材料厂商有氨基酸有梅花生物(氨基酸)、昊帆生物(缩合试剂)、蓝晓科技(固相载体)、分离纯化(纳微科技东富龙楚天科技)等;中游减重药制造商有华东医药、恒瑞医药、信立泰、仁会生物等;下游消费端主要为医院和药店。

图表2:中国减重药行业全景图谱

经销商模式为减重药行业主要销售模式

2023年7月,仁会生物研发的贝那鲁肽为国内首款获批减重适应症的原创新药,也是继诺和诺德研发的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之后,全球范围内第三款获批的GLP-1类减重新药,为超重肥胖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选择。

仁会生物自建专业化学术推广团队对外推广产品,并以经销模式实现产品销售。公司通过组织专业化的学术推广向内分泌科医生介绍公司药品的药理特性、适应症、使用方法、安全性以及相关的学术理论和最新临床研究成果,推动治疗观念的转变。经销商主要负责对终端客户的销售和配送,并不承担市场开发及推广职能,仅根据其配送区域内终端客户的临床用药需求,向公司提出采购订单,并完成产品配送及销售回款工作。公司的主要经销商是国药控股华润医药集团等具备GSP资质且在配送区域内覆盖能力较强、资信状况较好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及其下属公司。仁会生物学术推广及销售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表3:中国减重药行业代表性企业销售模式分析-以仁会生物为例

中国减重药行业产品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Glucagon-like Peptdie-1)是由人胰岛高血糖素基因编码并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属于肠促胰岛素家族,其分泌受进食活动调节,具有血糖浓度依赖性降糖效应。GLP-1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而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靶点。由于采用GLP-1靶点的利拉鲁肽及司美格鲁肽严重副作用较小,而且可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目前已成为减重药市场的主力产品,其中又以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两大类产品为核心。

与单一GLP-1靶点相比,多靶点药物的开发将提供更大的治疗潜力。新的开发方向致力于将GLP-1RA与涉及能量和营养方面的其他治疗路径相结合,如与葡萄糖依赖的促膜岛素多肽(GIP)、调节能量代谢的膜高血糖素(GCG)等相结合发挥协同作用。其中,礼来公司是全球多靶点减重药研发的领先厂商,多靶点减重药物主要有替尔泊肽、玛仕度肽和瑞他鲁肽三大类。

图表4:2023年中国减重药行业产品一览图

中国减重药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中国减重药行业发展机遇包括: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卫生支出增加促进医疗行业发展、居民收入和患者支付能力不断提升、行业政策推动技术创新、资本市场的支持等。而我国减重药行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新药研发及工艺开发难度大、国产新药竞争力有待提升等。综合而言,随着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正逐渐从仿制走向创新,从医药大国走向医药强国,减重药行业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

图表5:中国减重药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分析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 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可行性研究报告
李嘉瑜

本文作者信息

李嘉瑜(产业研究院、分析师)

关注(1116160)赞(13)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