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预镀镍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一)——技术篇:预镀镍将取代后镀镍成为主流工艺【组图】

杜永芳

预镀镍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东方电热(300217.SZ);甬金股份(603995.SH)

本文核心数据:国产与进口预镀镍钢带力学性能对比;国产与进口预镀镍钢壳漏铁率对比

预镀镍钢壳取代后镀镍钢壳为大势所趋

目前锂电池常用的外壳材料主要分为三种,分别为钢材、铝材、铝塑膜。圆柱形锂电池多采用具有较强物理稳定性的钢材材料作为外壳材质,为了防止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对钢壳的氧化,生产企业通常采用镀镍的方式来保护钢壳的铁基体。根据镀镍环节所处顺序的不同,圆柱电池钢壳可分为预镀镍钢壳和后镀镍钢壳。

预镀镍是一种在电池壳冲压之前对基础钢材进行镀镍,再通过高温回火处理从而让钢层和镍层之间相互扩散渗透形成镍铁合金层的技术工艺。后镀镍则是将冷轧钢板冲制成钢壳之后再进行滚镀。

从工艺特点来看,后镀镍无扩散钢材在弯曲加工时,容易发生电镀层的龟裂;而有扩散的预镀镍加工性能良好,不易发生电镀龟裂。预镀镍工艺不仅可以更加准确地控制镀层的薄厚以实现轻量化,还可以大大提升冲压后电池壳的一致性、耐腐蚀性、气密性等关键指标,满足高端锂电池的性需求。

图表1:预镀镍钢基带与后镀镍钢壳的工艺流程对比

当前,仅有日本新日铁及国内少数企业能掌握预镀镍生产工艺,大部分生产厂家采用后镀镍钢壳,因为其生产率高、成本廉价。但是后镀镍钢壳的生产存在环境污染、能耗大等问题,且预镀镍较后镀镍钢壳镀层更均匀、加工性能更优,预镀镍钢壳替代后镀镍钢壳是产业趋势。

图表2:预镀镍钢壳与后镀镍钢壳的技术优劣势对比

完整工艺流程包括冷轧、退火、电镀、热处理等

根据《预镀镍钢壳在电池中的应用展望》,预镀镍钢壳制作需要选用冲制性能优越的电池钢专用基带如新日铁、宝钢、九天等企业研制的基带,经过连续电镀镍机组进行镀镍,然后再进行K处理(热处理)以获得一定的合金层,为了消除热处理产生的屈服平台最好还要进行精整处理,然后根据客户需求的宽度进行分条,形成成品的预镀镍钢带。预镀镍钢带经过专业的高速冲床冲制成预镀镍电池钢壳,然后进行清洗去除油污,除油完成后立即进行封闭处理,良好的封闭剂可以增加钢壳和切口的防锈性能。

图表3:预镀镍钢壳全工艺制作流程图

国内预镀镍厂商技术获突破

国内预镀镍厂商技术在不断突破,东方电热产品性能与海外公司的差距逐渐缩小。通过对比进口材料与国产材料力学性能,发现两者并无较大差别,而力学性能的好坏主要表现在冲制方面,如是否容易出现卡模具、冲裂、划伤、掉屑、顶伤等问题,九天生产的预镀镍钢带冲压性能一直很稳定。

图表4:国产与进口预镀镍钢带力学性能对比

预镀镍钢壳的漏铁率作为碱性一次电池钢壳检验的标准执行,漏铁率的高低决定了电池气体量的高低,漏铁率越低气体产生量越低,电池的安全性能越高,反之亦然。对比九天产品和新日铁产品发现,国产预镀镍钢壳在漏铁率方面与进口材料相差无几。

经过数年技术积淀,东方电热已在高速连续预镀镍的生产设备、电镀液配方、扩散退火温度参数以及钢带平整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成为了国内少数可以批量生产锂电池预镀镍钢基带的公司。据东方电热披露,公司自行研制的国内第一条预镀镍连续退火线分别于2023年9月中旬和10月中旬完成两次试车,整体工序运行情况良好,产品质量达到预期要求,取得较大技术进展。

图表5:国产与进口预镀镍钢壳漏铁率对比(单位:μm,%)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镍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 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可行性研究报告
杜永芳

本文作者信息

杜永芳(产业研究院、分析师)

关注(1069338)赞(20)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