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菜篮子”产业发展痛点分析 产业信息化或是良方良药【组图】
本文核心数据:菜篮子产品价格指数、价格传导机制、产业机械化率、生鲜农产品损耗率
1、“菜篮子”产品供应稳定性不足
“菜篮子”产品具有周期生产消费、市场供应季节性的特点,造成价格走势呈现明显的季节性,通常表现出“两头高、中间低”即春节高位、年中低位的特征,这也形成了“菜篮子”产品价格走势以12个月为1个周期进行循环反复。从2019-2021年我国菜篮子产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来看,我国菜篮子食品每年2月出现价格高点,7月出现价格低点,个别年份因天气因素有所偏差。因此,菜篮子产品受周期影响,产品供应稳定性不够。
2、易受到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影响
我国蔬菜市场异动往往与灾害天气密切相关。一旦洪涝灾害、台风或寒潮暴雪等灾害天气发生,蔬菜生长受损、采摘困难、运输受阻,而蔬菜囤货需求激增,甚至可能出现居民抢购、商品断销脱销现象,市场供求短期内严重失衡,难免会造成菜价快速大幅上涨。如2021年10月,大范围的降水和连续的降水降温导致以菜花、茄子、菠菜、豆角和芹菜为代表的蔬菜价格大幅增长。
此外,食品安全问题等其他突发事件也可能诱发“菜篮子”产品价格异动。如2010年1-2月“毒豇豆事件”导致海南豇豆大面积滞销,市场价格短期大幅下降。对于肉类产品,猪瘟、禽流感等突发卫生事件对于短期供给平衡也有着重大影响。
3、产销信息不对称
市场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我国部分菜农、养殖户盲目跟风种植、养殖,造成“菜篮子”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养猪行业为例,有着“一年涨、一年平、一年跌”的说法。即如果猪肉价格上涨,生猪养殖户便会加大扩张力度,供过于求使得猪肉价格于高位出现拐点,开始下跌;价格下跌后生猪养殖户进行减产,供不应求导致位于低位的猪肉价格再次出现拐点,开始上涨。对于其他“菜篮子”产品而言,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价格波动原因从本质而言基本一致。
4、机械化水平有限
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三大主粮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农业的不同产业间、不同区域间机械化发展还很不平衡:果菜茶等作物的机械化率不到40%,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等机械化率只有30%至35%。畜禽养殖以中小养殖场户为主体,其养殖量占比超过80%,但机械化程度低于30%,其中生猪养殖机械化水平在30%左右,蛋鸡和肉鸡养殖的机械化水平在40%左右,肉牛、水禽等机械化水平普遍低于30%。
5、产品流通损耗率高
根据中物联冷链委发布的《2019农产品产地冷链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欧美国家已经将生鲜产品的损耗率控制在5%的稳定水平,其他食品的损耗率也已经降到了1%以下,而我国的生鲜平均损耗率在10%以上,是欧美国家的2-3倍。
当前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藏运输率分别为35%、57%、69%,而发达国家平均冷藏运输率高达90%以上。国内冷藏运输率低使得大多数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得不到规范的保温、保湿、冷藏。
目前我国“菜篮子”产业仍存在着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不高、物流组织化产业化水平不够、信息技术服务保障能力不强等问题。新形势下要紧紧围绕以推动“菜篮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进一步完善全国“菜篮子”产业发展规划顶层设计,不断加强“菜篮子”产品生产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信息技术服务保障“菜篮子”产品生产消费惠农利民能力建设。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