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地利人和,新能源汽车行业蓄势待发
导读:2021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兼具了“天时”(完善的市场环境)、“地利”(各领域的政策推动和成熟的产业基础)以及“人和”(接受程度高的消费群体),注定了2021年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元年,同时也彰显了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的生机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一、新能源汽车的“天时”
要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天时”,则必须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历史。回顾历史,展望将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发展萌芽期、快速成长期、市场过渡期以及马上将会面临的全面市场化时期。
图1: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四个阶段
(1)发展萌芽期(2001-2008年)
2000年,我国将电动汽车被列入“863”计划12个重大专项之一。从2001年开始,“863”项目共投入20亿元研发经费形成了以纯电动、油电混合动力、燃抖电池三条技术路线为“三纵”,以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动力总成控制系统三种共性技术为“三横”的电动汽车研发格局。
本阶段主要为行业的战略规划期,行业准入政策的制度建设和汽车厂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批准,生产出来的新能源汽车主要集中在公共领域的一些示范推广项目,大多以政府、企事业单位为主导,示范意义多过实际应用。
(2)快速成长期(2009-2016年)
这一阶段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受政策的促进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也可以说是补贴造势期。
2009年1月,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启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在北京、上海、重庆、长春、大连、杭州、济南、武汉、深圳、合肥、长沙、昆明、南昌等13个城市进行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示范。主要内容为,通过提供财政补贴,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涉及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
2013年,财政部等部门于9月13日印发了《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规定2013-2015年继续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另外全国各个地方政府也对于区域内的新能源汽车给予了二次补贴,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总体来看,中央联合地方的财政补贴加码,直接导致了这一阶段下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发展。20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4884辆,2015年我国新能源车产销量首次居世界第一,2016年销量一举突破50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1.81%年,完成了百倍的增长。
(3)市场过渡期(2017-2020年)
由于政策制度存在漏洞,部分企业居心不良,虚构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业务非法获得“补贴”,严重阻碍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良性发展,这一段时间,政府加快缩进政策补贴力度,进一步提高纯电动乘用车续航里程、电池能量密度等门槛要求,加快降低补贴力度和金额,严控地方补贴,倒逼整体行业走向正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速严重下滑,行业进入波动调整期。
补贴政策的改变加速了尾部企业的出清。车企需要先行拿出资金生产销售完成,才有可能拿到补贴,这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车企的资金压力。由于回款难、现金流紧张、技术缺乏等问题,有企业由于资金压力经营不善面临倒闭,在很大程度上,补贴的退坡加速了整体行业的良性竞争和发展,促使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4)市场化时期(2021年以后)
这一阶段也称后补贴时代,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完全退出,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引导作用也基本结束,整体行业将会正式由政策补贴型市场向市场化市场发展,市场竞争环境逐渐趋于健康良性。
2021年作为行业进入全面市场化的第一年,不管是从上半年整体行业的产销量的增速,还是从上半年行业整体融资规模上都比2020年同期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足以彰显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快速成长阶段。在我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广阔的前景下,随着资本、人才、政策的推动以及市场的逐渐成熟,专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兴企业迎来了黄金发展的时期。
二、新能源汽车的“地利”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中已经具备了让其快速发展的土壤,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政策成熟度,二是汽车产业链完善程度。
(1)政策引导产业发展
新能源汽车是国家坚定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长期成长趋势确定性明显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性产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正在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另外,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实现跨跃式发展的切入口,并能够有效缓解原油对外依存度和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国家政策将会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而绝非仅仅限于补贴方面。
在补贴退坡的同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继续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比如双积分政策、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基础设施建设等。
(2)新能源汽车完善的产业链基础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结构上来看,其核心主要分为三大领域,即为汽车制造链、三电系统和软件系统,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和培育,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产业链结构,便于一家新兴企业快速进入行业。
图2: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备了完整的产业链
数据来源:SAE,中银证券,前瞻产业研究院
具体来看,先说汽车制造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地,产业链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非常完善,智能制造水平均领先于国外,具有非常强的产业链优势;再说三电系统,即为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由于该板块进入难度相比于传统汽车制造行业而言较低,再加上我国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时代下的激励,涌现了像宁德时代、比亚迪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技术水平已经接轨国际水平;最后说软件系统,核心板块即为智能化系统,目前各类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开始跨界入行汽车智能化领域,例如百度、小米、华为等企业均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化产品。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在政策环境、产业基础等方面均利于新能源汽车新兴行业的萌发和壮大,在供给端和政策端均利于整体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新能源汽车的“人和”
经历了从补贴到补贴退坡到补贴逐渐取消的阶段后,我国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和态度呈现出了明显了的改善,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同度明显提升。
根据艾瑞咨询的调研报告来看,超过半数以上的消费者表示会购置新能源汽车,追溯其购买原因,其中对于新能源理念的认同成为了超过半数用户的选择,而除了理念上的认同外,用车成本低(46.4%和有税费减免和价格补贴(45.4%)也成为了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因,体现了新能源汽车的用车成本优势以及部分用户在购车时对于价格的关注。而上下班代步和接送家人朋友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用途。
图3:2020年中国用户购车原因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前瞻产业研究院
四、新能源汽车的展望
在2020年11月落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下一个十五年发展的总体部署及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比要达到20%。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天津大学中国汽车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中国汽车市场中长期预测(2020-2035)》。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呈现缓慢增长态势,未来五年汽车市场也将会稳定增长,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预计在2630万辆,同比增长4%。其中,新能源汽车预计销量180万辆,同比增长32%,2025年汽车销量有望达到3000万辆,到2035年销量分别达近3500万辆。
结合总体数据以及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的表现情况来看,可以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容量进行预测。简单来看,如果产销率(渗透率)于2025年达到20%,按照汽车整体销量3000万辆的整体数字估计,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应该在600万辆左右,2021-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34.4%,行业潜力巨大。
图4:2019-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