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石油加工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吴小燕

石油加工产业链包含了上游油气开采、中游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学工业、下游应用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油加工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形成了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企业为主导的行业格局。目前,中国的石油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广东、江苏等地,其中山东的石油加工企业集群规模最大。

石油加工产业链全景梳理:炼化一体与基地化紧密结合

石油加工产业上游的油气开采为中游提供原料基础,中游的石油加工是产业链的关键。其加工方式可分为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石油炼制以原油为基础进行深加工以制造成品油;

石油化工以石油初加工的馏分油为基础进行热裂解、催化重整等加工手段制造石油化工的中间体,如乙烯、丙烯等。石油加工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工程建筑、机械工程、日化用品制造、合成橡胶、合成塑料等行业。

图表1:石油加工产业链结构图

石油加工产业链上游为油气开采,我国的油气资源开发主要被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央企所垄断,俗称“三桶油”。“三桶油”凭借其在上游资源的垄断地位,逐渐掌握了油气产业链的关键节点,并将业务拓展至全产业链。

石油加工产业链的中游分为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在过去,我国石化行业的盲目扩张导致了石化产品的产能过剩,“十三五”起,我国开始石化行业供给侧改革,主要改革方案为“炼化一体化”、“基地化”、“规模化”,鼓励石化企业间的兼并重组。该政策的出台促进了石化基地的建成,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促进了石化相关技术的进步。

图表2:石油加工产业链全景图谱

石油加工产业链区域热力图:山东炼化企业密度最高

下图为我国石油加工产业链中上游续存企业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已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石化产业集聚区,其中以山东省和广东省为主。

图表3:石油加工产业链中上游制造业区域热力地图

我国石油加工企业主要分布于山东和广东。其中山东石油加工行业以地方炼油厂为主导,依托于山东的胜利油田和当地政府的宽松政策支持,山东地方炼油厂自上世纪末开始蓬勃发展,鼎盛时期炼油总产能可达2.1亿吨。

但随着2018年国际油价的飙升,山东的地炼厂开始大面积的倒闭。最终,山东政府开始对山东地炼厂进行重组,重组完成后山东地区实际经营的炼化企业为30家。纯民营地炼企业仅剩9家。

不同于山东省,广东省的石油加工行业以“三桶油”为主导,相较于民营的地炼厂,“三桶油”拥有更雄厚的资金和更先进的技术。同时,随着广东省外资政策限制的解除,巴斯夫、埃森克美孚等国际石化大厂纷纷在广东投资石化新项目。

根据《广东省发展绿色石化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广东将围绕广州、惠州、湛江、茂名、揭阳五地建设炼化一体化基地。争取到2025年,广东省形成炼油9000万吨/年、乙烯900万吨/年、芳烃500万吨/年以上的生产能力,产业规模和工业增加值力争超2万亿元和4800亿元。

图表4:石油加工产业链代表企业区域分布图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院交流互动。

可行性研究报告
吴小燕

本文作者信息

吴小燕(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17981347)赞(340)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