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随着我国地铁、车站、机场、码头等公共交通设施迅速发展,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统称电梯)等特种设备大量服务于公共交通领域,成为人民群众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设备。同时,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电梯行业也正经历着一个高速发展期。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2-2015年中国电梯行业产销需求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电梯产量从1990年的1.03万台增长到2011年的40多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达近20%,国内电梯需求量从2000年的仅3.72万台增长到2011年的45万台,到2011年底,我国电梯保有量达到201.06万台,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产销和保有量第一大国。

近年政府采购项目已成为电梯市场一个新的增长点,政府项目主要集中于公共交通和基础建设领域,投资力度较大,为电梯行业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2011年,在1000万套保障房的刺激下,我国电梯产销量增长率均达到了23%。据测算,保障房大概有80%要装电梯,2012年保障房电梯采购量依然可观。根据2011年末召开的住房保障工作会议的决定,2012年国家计划建设700万套保障房,其中基本建成500万套,电梯需求空间非常大,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高增长。

但是对于政府采购市场而言,没有常胜将军,只要准备充分谁都有可能成为赢家。同样,即使一个企业品牌很响,实力强大,如果在态度上不重视政府采购、不熟悉政府采购规则,也可能与中标无缘。前瞻产业研究院电梯行业研究小组预计,未来3到5年,政府采购电梯市场依然会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随着更多电梯品牌的参与,政府采购市场竞争将变得更加白热化。

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尽管电梯产量飞速增长,中国电梯的市场需求远未达到饱和的程度。中国在用电梯的人均拥有量仍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与发达国家相比,则仅仅是1/10-1/20,随着中国经济逐步复苏,在中国城镇化建设加速的背景下,中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

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使得电梯行业成为外资较早进入的行业之一,目前全球主要的电梯知名企业都在中国建立了独资或合资企业,这些外资品牌凭借其先进的技术水平、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一直占据着高端电梯产品市场。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2-2015年中国电梯行业产销需求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显示,2010年12家外资品牌约占中国65%的市场份额。而500多家本土电梯生产企业大多数集聚在中低端产品市场,同质化现象日趋明显,主要表现为技术同质化以及营销策略的同质化,让中国电梯行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

同时,近年来电梯安全事故频发,企业生产面临更高的技术和质量要求。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从2003年至今,八大类特种设备的安全事故起数以及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的分类排位,电梯的安全事故一直在前三位。特别是2010年以来先后发生深圳地铁1号线“12.14”自动扶梯事故和北京地铁4号线“7.5”自动扶梯事故,造成乘客伤亡,引发较大社会影响。

2012年1月19日,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交通领域电梯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电梯生产和使用单位以及各级质监部门采取更加严格有效的措施。意见提出,为避免事故,将推行由电梯制造单位对公共交通领域电梯的质量和安全性能负责的制度。

电梯的“节能化、环保化、科技化”已成电梯未来发展趋势,电梯生产企业需要更大的投入和创新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升级。因此,电梯行业在享受良好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总体而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是电梯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受国家政策调控影响,近期房地产投资增速会有所放缓,但是“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将提升对电梯的需求量,同时大量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节能改造更换和出口都将推动我国电梯的产量。

前瞻产业研究院电梯行业研究小组预计,到2015年,我国电梯产量有望突破75万台/年,其增长速度保守预测在20%左右。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电梯生产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产品创新和升级上需硬功夫,避免同质化,同时能走在市场的前沿;同时还需关注政府采购这块大“蛋糕”。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章诵兰

本文作者信息

章诵兰(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597193)赞(557)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