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价格回落有望提振中药行业

 

 

自国家发改委6月份开始查处整顿中药材市场及价格及各种游资闻风撤退以来,中药材价格指数已从历史最高点2011年7月25日的2905点跌到11月5日的2225点,在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内,已下滑了将近31%。而我国官方发布的由1275种代表品种价格编制而成的成都中药材指数显示,中药材价格已由2011年6月最高时的130.77点下降至2011年10月30日的110.86点,降幅为18%。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

 

资料来源: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2011-2015年中国中药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中药企业的生产成本可分为材料成本、人力成本、动力成本和制造费用四个主要部分。对于一般的中成药生产企业而言,在各项生产成本中,中药材原材料成本占比最高,个别企业高达60%。中药材价格自2009起至今启动了一波价格急涨急跌行情,据中药材天地网以200种常用中药材价格编制的综合指数显示,该指数2009年6月从1000点左右的点位一举突破了2011年7月的2900点,整体上涨幅度已接近两倍。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药行业研究员向君指出,在此轮中药材暴涨行情中,大多数中药生产企业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产成本上涨压力。而且,由于目前中药价格管制等因素,中药企业也不可能迅速将成本上升压力成功地转嫁给患者或消费者,导致毛利率迅速降低。数据显示,目前中成药生产企业毛利率已降至31.6%,为五年来的最低点。

而随着中药材价格的下跌,中成药生产企业的盈利拐点来临。向君认为,预计未来在国家调控中药材价格以及流通性收紧的背景下,中药材价格继续回落的可能性较大。随着中药材价格的下降,中成药生产企业的毛利率将得到提升,盈利能力将逐步增强。

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中药行业正面临着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是中药传统国家,中药的疗效和多方面功能是通过数千年实践所证明了的。中药以其在预防、治疗和保健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当前社会条件下释放出较大的需求。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1-2015年中国中药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我国中药行业成长趋势明显,销售收入从2001年的613亿元迅速增长到2010年的2768.2亿元,平均复合增长率在15%以上。我国正在进行的医疗体制改革和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扶持政策,为中药行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001-2010年我国中药行业销售规模统计(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2011-2015年中国中药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此外,国际日趋盛行的绿色回归理念也为以天然动植物为原料的中药提供了走向国际舞台的契机,2005-2010年中药外贸出口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15%以上。向君预计,受上述新增长引擎的驱动,未来3-5年内中药行业有望保持25%左右的增速发展,行业内领先中药企业亦将有望充分分享行业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收益。

可行性研究报告
董世高

本文作者信息

董世高(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405524)赞(258)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